查字典论文网 >> 研究历史文化,不可恣意曲解史实

研究历史文化,不可恣意曲解史实

小编:

三国名将周瑜,其籍贯哪里、究竟何方人氏?从相关史料所知,早于清朝始,相毗邻的庐江、舒城两县便开始了周瑜籍属之争。虽说双方都没有留下相互争辩的具体文字,但在现存的清康熙、雍正、光等版本《庐江县志》和《舒城县志》中,两县均以周瑜为本县历史人物立传入志。一说“今庐江县人”,一说“今舒城县人”。

时至当代,周瑜籍属之争方兴未艾。庐江、舒城两县,除了在续修地方志书中,继续将周瑜列入本县历史人物载入各自县志中的“人物篇”,并相继成立了“庐江周瑜研究会”、“舒城周瑜文化研究会”(以下简称“舒研会”),对周瑜生平开展全方位的研究活动,以佐证周瑜籍贯所属。

应该说,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权衡,对历史名人籍贯存在区域争议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深入研究,辨明出处,积极开发此类宝贵的文化资源,对于弘扬历史文化,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但是,在历史文化资源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愈来愈凸显的今天,历史名人籍属之争已不再是历史的专属问题,而是跨出了学术的边界,成为一种文化产业的竞争。2012年,“舒研会”在周瑜籍属之争未落尘埃之际,即抢先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周瑜故里”商标注册。其商标注册成功与否?笔者无意关注。因为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关于名人故里商标抢注案累见不鲜,并且把本是学术领域的观点碰撞与交流,主角演变成了地方政府。在这里,作为一名业余文史工作爱好者,仅就“舒研会”所研究发布的关于论证“周瑜故里在舒城”的几个“重要证据”,浅谈一己之见,以就教于“舒研会”同仁并切磋。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即东汉末庐江郡舒县人)。在有关申报“周瑜故里”商标注册中,“舒研会”强调的重要证据之一:

“西晋・陈寿《三国志・周瑜传》……陈寿是西晋时期人,他所记载的周瑜庐江郡舒县人,是指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舒县人,而不是汉时的庐江郡舒县,属于当代人记载当代的地理。”

从这段记述中,“舒研会”告诉我们三个层次的小问题:

其一,认同《三国志》所载的“周瑜……庐江舒人”即为“周瑜……庐江郡舒县人”;其二,在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建置中,有汉朝(西汉、东汉)“庐江郡舒县”和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舒县”;其三,《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西晋时期人,他所记载的庐江郡舒县,是指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舒县,而不是汉时的庐江郡舒县,属于当代人记载当代的地理。

在这三个层次的小问题中,应该说“舒研会”对其

一、其二两项的阐述是准确的、符合史实的。但关键是第三个小问题:“作者陈寿是西晋时期人,他所记载的周瑜庐江郡舒县人,是指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舒县,而不是汉时的庐江郡舒县,属于当代人记载当代的地理。”

这一点就值得商榷了。关于“庐江郡舒县”的建置沿革,《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记载的十分清楚――

庐江郡,乃秦分九江郡江南西南地区置,以境内有庐江水为名。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撤销江南庐江郡,在江北区以原衡山(今天柱山)郡东部与九江郡南部地区并,组建新庐江郡。这时的庐江郡只是沿用原庐江郡旧名,境内已无庐江水了。《汉书?地理志》载:“庐江郡领县十二:曰舒、曰居巢、曰龙舒……,郡治舒(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池埂)。”

东汉(25~220),沿西汉旧制,庐江郡属扬州,在今安徽省境内设有10个县(侯国)。他们分别是:

舒县(治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池埂)、居巢侯国(治今巢湖市区东北)、临湖侯国(治今无为县湖垅百胜乡临壁村)、襄安县(治今无为县襄安镇)、皖县(治今潜山县梅城镇)、潜县(治今霍山县南岳乡上元街村)、龙舒侯国(治今舒城县龙河口)、六安侯国(治今六安市区北西汉故址)、安风侯国(治今霍邱县邵岗乡许集村)、阳泉侯国(治今霍邱县临水镇),郡治仍设在舒县。

三国时期,庐江郡一分为二,撤并部分汉时旧县。时魏国庐江郡设3个县,全在安徽境内:阳泉县(治今霍邱临水镇)、六安县(治六安市北区)、博安县(治六安市淠联乡);吴国庐江郡设2个县,也全在安徽境内:皖县(治潜山县梅城镇)、松滋县(宿松县柳溪乡)。时魏、吴两个庐江郡都没有设舒县。

咸熙二年(265)十二月,袭封晋王的司马炎逼魏主曹奂禅位,在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65~316)。西晋疆域和地方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均继承两汉之旧,实行州、郡(国)、县(侯国)三级管理。合吴魏两庐江郡为一,恢复三国时期废除的旧县。合一后的庐江郡在安徽境内辖10个县,他们分别是:

皖县(治今潜山县梅城镇)、居巢县(治今巢湖市区东北)、临湖县(治今无为县百胜乡临壁村)、襄安县(治今无为县襄安镇)、龙舒县(治今舒城县龙河口)、舒县(治今舒城县城关镇,兼郡治)、潜县(治今霍山县南岳乡上元街村)、六县(治今六安市北城北乡张巷村)、阳泉县(治今霍邱县临水镇)、枞阳县(治今枞阳县下枞阳镇)、松滋县(治今宿松县北凉亭乡)。

韦曜(204年~273年),本名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人。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东吴四朝重臣。他著作丰厚,有《吴书》(合著)、《汉书音义》、《国语注》、《官职训》、《三吴郡国志》等。在《吴书》里,记载周瑜就是“周瑜……庐江舒(庐江郡舒县)人也”。三国时期,魏、吴两个庐江郡都没有置舒县。由此足以证明:韦昭的《吴书》所记载的地理是(人物生活时期)汉时的地理。所记载的“庐江郡舒县”即汉时“庐江郡舒县”。

陈寿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十分真切。《三国志》里所记载的所有人和事,多取材于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和韦昭的《吴书》。蜀国无史,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作品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可以肯定,西晋陈寿所记载的“周瑜……庐江舒人也”,是采用韦昭的《吴书》史料,其“庐江(郡)舒(县)”指的是汉时的庐江郡舒县,而绝不会是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舒县。

其次,如果说陈寿是西晋人,他笔下的行政建置及其人物籍贯是“属于当代人记载当代的地理”,那么,在同一部《三国志》里,其《武帝纪》记述曹操:“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又如何来解读呢?!

谯县(治今亳州市区,兼豫州刺史治)、郸县(治今涡阳县丹城集乡包河南岸)、相县(治今淮北市相山区)、虹县(治今五河县双庙乡董嘴村西南)、侯国(治今古镇县濠城镇)、谷阳侯国(治今古镇县谷阳乡)、向侯国(治今怀远县古城乡杨河村)、薪县(治今宿州市薪县镇)、符离县(治今宿州市灰古镇附近)、竹邑县(治今宿州市老符离集)、县(治今濉溪县临涣镇)、萧县(治今萧县郭庄乡欧村北)、抒秋侯国(治今萧县黄口镇西孙庙乡老黄口)、龙坑侯国(治今怀远龙坑集)。

其曹操“沛国谯人”,即当时的“沛国谯县人”(今亳州市人)。

但是,到了西晋时期,东汉的沛国一分为二,析原沛国之一谯县为谯国。两国建置分别为――

沛国:领9个县,在今安徽境内7个县:相县(治今淮北市相山市区,兼国都)、县(治今古镇县濠城镇)、虹县(治今五河县双庙乡董嘴村西南)、符离县(治今宿州市灰古镇附近)、竹邑县(治今宿州市老符离集)、萧县(治萧县城北2.5公里沙滩,今为郭庄乡欧村北)、抒秋县(治今萧县黄口镇西孙庙乡老黄口)。

谯国:领7个县,在今安徽境内有6个县:谯县(治今亳州市区,兼国都)、龙坑县(治今怀远龙坑集)、薪县(治今宿州市薪县镇)、县(治今濉溪县临涣镇)、山桑县(治今蒙城县坛城镇)、城父县(治今亳州市城父镇)。

时沛国、谯国地位平等,同属豫州。如果说陈寿著《三国志》所记载的行政区划建置及其人物籍贯“属于当代人记载当代的地理”,所载周瑜“庐江(郡)舒(县)”是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舒(县)”,那么,所载曹操就不是“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而应该是“太祖武皇帝,谯国谯人也。”因为西晋时期,谯县是谯国的国都,沛国已无谯县了!

我们总不能说在一部《三国志》里,陈寿记载周瑜用的是西晋时期的地理,而记载曹操却仍沿用东汉的地理吧!

至于“舒研会”称:周瑜是哪里人,早在唐朝就已经非常明确了。这里最为代表的是唐朝史学家许嵩的《建康实录》。该书记载:“瑜字公瑾,庐江舒城人”,即“周瑜是庐江郡舒城县人”。

研究历史文化,必须了解所处历史朝代的体制。唐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是道→都督府→府(州)→县。许嵩撰写《建康实录》的时候(唐肃宗时代),已经没有庐江郡,只有庐州,庐江县和舒城县同属庐州。

如果按照“舒研会”的理念,“当代人记载当代的地理”,《建康实录》所载就应该是“瑜字公瑾,庐州舒城人”,即“庐州府舒城县人”。而“瑜字公瑾,庐江舒城人”,就无法解读了。因当时只有庐州(府)、庐江县,而无庐江郡,我们怎不能把“庐江舒城人”解读为“庐江县舒城县人”吧!

由此可见:《建康实录》所载“瑜字公瑾,庐江舒城人”,沿用的仍然是《三国志》所载的汉时地理,即“庐江(郡)舒(县)城人”。只是许嵩的文风笔调之异而已。

我们十分赞成“舒研会”的观点,即“弄清楚今天的舒城县、庐江县与汉时龙舒县的关系,对于明确周瑜是什么地方人很有帮助,可以消除一些误区。”

舒县、龙舒县,均始置于西汉。《汉书・地理志》载:“庐江郡领县十二:曰舒、曰居巢、曰龙舒……,郡治舒。”即当时的庐江郡下辖12个县,有舒县、居巢县、龙舒县等等。舒县治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池埂,兼郡治;龙舒县治今舒城县龙河口。

东汉(25―220),沿西汉旧制。永平元年(58年)四月癸卯,明帝封楚王刘英舅子许昌为龙舒侯,改龙舒县为龙舒侯国(县级建置,治今舒城县龙河口)。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西晋代魏,复置龙舒县(治今舒城县龙河口)。

“朝代变更,陵谷推迁。”几经沿革,《旧唐书・地理志》注舒城:“取古龙舒县为名”;《江南通志》载“舒城为汉龙舒县,汉舒县为今庐江县。”方志乃一方之全史,其史料价值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可是,“舒研会”却择其所需,推出宋《太平寰宇记》:“舒城为古舒县”,“舒城县,取古舒县城名。”以对《旧唐书・地理志》、《江南通志》所载予以否定。

首先,我们来看看史志界是如何看待《太平寰宇记》的这种记述―― 早在清光绪年版《安徽通志・辨讹》一书中,所载《古舒县古龙舒考》专记:

“旧说及府县志皆以舒城为古舒县,而以庐江为古龙舒。按,萧《齐志》庐江郡舒县注:建元二年为郡治。《隋书》庐江县注:齐置庐江郡,梁置湘州,据隋志所云置郡之地与齐志合,是舒与庐江皆为郡治,而今之庐江即古之舒县明矣。又按,汉志庐江郡所领有舒、龙舒二县,杜预注庐江南有舒城,舒城西南有龙舒,明是舒县在东,龙舒在西。今舒城在庐江之西,则舒城之为龙舒尤为明证,且其县唐时所置,上取古舒城为名,后人泥其名,以为即古舒县,遂反以庐江为龙舒,误矣。”(重修《安徽通志》卷三百五十)。

专记引用西晋著名学者杜预(222~284)对《左传》的注释,以庐江(郡)“南有舒(县)城,舒(县)城西南有龙舒”的地理常识,有力地证明“遂反以庐江为龙舒,误矣”。

时至今日,庐江县西南为舒城县,舒城县境西南有龙舒山,山下有龙舒河(上世纪50年代末在龙舒河源头修建龙河口水库,今名万佛湖);历代《舒城县志》所载、被舒城县人民引以为骄傲的“龙舒八景”,全都分布在今舒城县境内东、西、南、北方,这些都是大自然的物证,亘古不变,并非笔墨所能杜撰。面对这样明显的地理位置和史实,“舒研会”却不分东南西北地说“龙舒县范围包括今天的庐江全境、舒城西南、桐城南、怀宁北等地区”,真的让人啼笑皆非。

其次,我们再参阅部分近现代、当代的志书和相关专著是如何记述汉舒县、龙舒县与今庐江县、舒城县的历史沿革(以出版时间为序):

一、《续修庐州府志》卷

十.(清)黄云修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

“庐江郡龙舒,今舒城……

舒,今庐江……周荣,舒人,举明经,有传。周兴,荣子,举孝行,尚书郎。周景,兴子,辟将军府。周尚,舒人,丹阳守……周瑜,舒人,有传。”

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31年版――

P.933:“【舒县】春秋时舒国。汉置舒县。故城在今安徽省庐江县西。隋更名庐江县。”

P.934:“【舒城县】春秋群舒地,汉龙舒县,唐置舒城县,清属安徽庐州府,今属安徽安庆道。”

P.596:“庐江县,春秋时舒国地。秦属九江郡。汉置舒县,为庐江郡治。南梁天监末置庐江县。”

P.697:“舒城县取古龙舒县为名,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汉置龙舒县,属庐江郡。后汉改龙舒侯国,后复置龙舒县。南朝宋废。南梁时为潜县地,隋属庐江县地。唐开元二十三年(735)析合肥、庐江县地始置舒城县。”

四、《舒城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版――

五、《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

六、《汉书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P.145:“舒县,莽曰昆乡。【补注】先谦曰:后汉因。《一统志》,今庐江县地,故城在县西。【编者按】治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

“龙舒,所谓舒鸠、舒庸者也。《续志》,后汉因。有龙舒山、龙舒水。《一统志》,今舒城县地。故城今县治。【编者按】治今舒城县西南。”

七《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P.179:今地名:舒城县

沿革变迁: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析合肥、庐江二县地置舒城县,治今址。”

废置地名:龙舒县―西汉置,治今舒城县西南。

P.181:“今地名:庐江县

沿革变迁:南朝梁置县,治今县西。唐景龙二年(708年)迁治今址。

废置地名:舒县―西汉置,治今庐江县西南。

……

应该说,通过上述志书和相关专著的记载,已经清晰明了汉舒县、龙舒县与今庐江县和舒城县的历史沿革。即:汉舒县,今庐江县;汉龙舒县,今舒城县。

特别是《续修庐州府志》所载文字,更是十分清楚地说明了两点:一是龙舒即今舒城,舒即今庐江;二是当时庐州府管辖合肥县、庐江县、舒城县、巢县和无为州,《续修庐州府志》把周兴、周景、周尚、周瑜等周氏名人列入“舒人”(庐江县人),而非“龙舒人”(舒城县人)。

但是,“舒研会”却无视上述史志典籍所载之史实,竟然声称:“认为东汉时有龙舒县是错误的,把龙舒县当作今某个县也是错误的。”甚至连《舒城县志》所载史实内容也被全盘否定,实在令人不解。

开展历史文化研究,是为了进一步挖掘和丰富历史文化内涵,使优秀历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关于历史名将周瑜,其籍贯哪里、究竟何方人氏?作为历史文化研究机构,应本着尊重历史和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切切不可为某种利益所驱动而无视历史,恣意曲解史实,穿凿附会,误导后人。惟如此,才能不负一名历史文化研究者的社会责任和忠于历史的良知。

热点推荐

上一篇:史学功用观视角下的高校历史教学改革研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