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奠基精神:道德教育的发展性使命

奠基精神:道德教育的发展性使命

小编:

摘要:真正的教育永远是精神的寻求。重拯“精神乾坤”,道德教育必须走出宏大主题的精神遮蔽、多元文化的精神流沙、社会转型的精神困扰;必须明确传播精神价值,积极褒扬精神成就,以广阔的精神图景激励大学生的精神志向与精神理想;必须循着真善关的精神路向,对大学生应有的基本精神与核心精神予以凝练与揭示,并由此型塑民族优秀的精神品格,实现道德教育精神塑造的发展性使命。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大学是精神的殿堂,道德教育作为调整、规约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精神准则,对大学生精神领域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是大学生精神培育的天然领域和可靠路径,积极为大学生的精神奠基是道德教育的发展性使命。

一、道德教育的精神流失

促进大学生的精神发展是教育的核心,因为真正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和人生的意义等终极问题交织在一起。…作为培育人德性的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和精神方面的品质及心智习惯,促进其精神成长、精神成人是其重要目标。可由于种种原因,“精神缺失”成为现代道德教育的“中国问题”。

1.宏大叙事与精神遮蔽

我国具有重精神、贵道德的传统,但由于现行大德育较多地从政治思想教育的角度探讨大学生的精神归属问题,对政治信仰、社会本位、道德理想等宏大主题的绝对强调,对意识统领、外在规约、理论灌输等内容手段过于强制,使道德教育更多地悬浮于大学生的个体精神生活与日常情感体验之上,难以形成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精神需要。道德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强烈反差,使一些大学生精神涣散、信仰困惑,严重地影响了他们对内在精神生活质量的追求和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适应。当下的道德教育体系对大学生精神培育的目标、功能、内容等悬缺不明,对大学生的精神实践缺少筹划,对大学生应有的基本精神、核心精神等缺少凝练和清楚传播,对大学生存在的精神走低、意志薄弱、境界不高、理想迷失等问题缺少有效干预与引领。道德教育过程过多地着眼于改变和限制大学生的不合理精神需要,过多地强调外在的行为规范和纪律约束,忽视了如何更好地满足其精神需要,压制了大学生自由精神、批判精神、民主精神、创造精神、超越精神等主体精神的生成,削弱了大学生的精神活力,促狭了大学生的精神视野,钝化了大学生的精神创造,延误了大学生的精神耐挫能力、精神复原能力、精神更新能力的锻炼,使得部分大学生无力化解生活积聚的焦躁和抑郁,难以承担和消化外在的精神风暴,造成精神冲突与精神危机的频发,同时也导致道德教育精神的缺失。

2.文化冲浪与精神流沙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深刻的“精神道德危机”,社会转型、价值多元、精神嬗变使大学生在精神基础上的变动巨大,精神的物化、类化、表浅化日益加剧,物欲的强劲、主体的膨胀、工具理性的盛行、超越品质的遗失,导致部分大学生生命意义的失落、精神创造力的萎缩和高尚精神的放逐。空前开放的文化境域加剧了大学生精神的流浪,各种社会思潮、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的承传流变,相对封闭统一的文化意志已不复存在,现代社会正在多元文化中经历不断的精神冲浪,充斥着反传统、反理性、反主流的精神气息,传统精神强力稀释,新的精神变动不居,核心精神尚未明确揭示。社会变异加深了大学生的精神困扰,社会转型期的文化断裂、异质集聚,加剧了精神的变异,信息化、技术化、市场化、世俗化的洪流冲击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商品化、娱乐化、低俗化、去健康化的精神产品侵蚀着大学生的精神健康,在社会的精神流沙中,大学生的精神难以落地生根,精神的流浪和无根状态加剧了精神危机,出现了有文化没精神、有能力没道德、有知识没视野、有个性没品位、有欲望没底线的生命群体。道德教育急需对当下存在的精神偏误、价值干扰、文化震荡等进行批判与匡正,重视大学生基本精神、核心精神的凝练与培育,并以反思的态度检讨自身的精神取向,引导大学生走出享乐、自私、迷惘的精神泥沼,热忱追求富有精神的生活。

二、道德教育的精神寻求

“真正的教育永远是精神的寻求”,在学校教育中加强指向人健康、充盈的精神生活的精神教育,是摆脱当前社会精神危机的唯一出路,道德教育唯有回归精神、传播精神、培育精神才能承担重建精神家园的使命。

1.道德与精神天然契合

道德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唤醒精神”,在传教受教双方的精神相遇中进行精神互勉、精神共享,进而实现精神的再创造。道德与精神共生共荣,讲道德就是人为自己的精神立法。道德文化与精神文化互为你我,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精神一开始就是生命的表现与表达,所谓“精、气、神”,后来成为伦理学最重要的概念。在德国哲学中,“精神”被当作是包含着“人类整个心灵与道德的存在”,伦理、道德内在于精神之中,并构成精神直接的、主要的、乃至在严格意义上全部的内容。作为培养人品德的精神事业,道德教育必须守护高贵的精神气质,确立精神教育目标,明确传播精神价值,积极褒扬精神成就,并对大学生应有的基本精神与核心精神予以凝练与揭示,以广阔的精神图景激励大学生的精神志向与精神文明。

2.道德教育的精神使命

首先,践行道德教育的精神使命,必须致力于大学生的精神启蒙与唤醒,引导大学生自觉塑造精神自我。提高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理解、自我期待、自我调节、自我认同能力;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的精神进行承诺,对自己的精神视界、对学校教育的精神视界、对社会的精神传统、对多元的精神文化进行批判,增强其精神的辨别能力、洞察能力和理解能力,鼓励大学生成为精神高尚的人。其次,培养精神主体。主体是精神存在的宣言,人之为主体,其真正的本质并不在其肌体,而在其意识、精神,在于其所独有的主观能动性,缺失了精神内涵的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更不能成为主体。道德教育应引导大学生学会以精神的方式把握社会人生,使其不断体验和享受到精神自由、精神批判、精神创造等人类高级的精神状态,促进大学生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道德维度上的主体精神、仁爱精神、合作精神、生态精神、公民精神的全面养成。再次,促进精神实践。“精神是任何教育实践的核心”,本着促进大学生精神的发展性原则,积极开展道德教育的精神实践,确立道德教育的精神祈向,建立健康向上的精神期待,扩展个体的精神生活,积极为大学生搭建精神发展的支架,维护大学生的精神卫生,引导其内部精神状态的调适,使他们能够以一种有见识的、敏感的、明智的精神态度去为人处世,凝练并宣传时代的核心精神,养成大学生与现代生活方式相协调的“精神稳定因素”。 三、道德教育的精神路向

真、善、美是人精神存在的三种基质,循着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路向,引导大学生走向真、善、美的精神高处,可有效预防大学生精神的消极位移与不良嬗变,实现道德教育精神塑造的使命。

1.道德教育“真”的精神

道德教育的精神基础是“真”,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培育大学生立诚求真、立信求是的精神气质是其应有之意。教人求真,强调道德教育应以真立教、以德树人,面向大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关注其真实的精神需求、精神渴望、精神困惑、精神矛盾、精神利益,建立道德教育的精神特区,允许大学生真实的自我精神表达,以最自然、最保真的路径,辨明大学生的精神来路;尊重大学生精神发展的主观现实,关注其对于世界和生活的精神想象和精神意愿,在传教受教的精神对话、精神诊断、精神批判中把握其精神发展脉搏,获得真实的心灵洞察:施行真教育,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和道德发展规律,以教育者真心、真情、真诚、真言行、真胸襟、真精神,以情真理足的内容与形式将大学生带入精神充实、富于理智挑战的真实的道德教育活动中,引导其正面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困惑和冲突,审视自我,叩问灵魂,坦对挫折,攻坚克难,保持做人的本色。

2.道德教育“善”的本质

善是人性的本质要求,善良是人最为基本、最具人性光辉的精神,道德教育旨在培养人的迫切向善之心、执着为善之能。首先,知善、体善。道德教育应扩大大学生对善的认识和体验,重视培养大学生身上“携带着的人性的种子”,帮助大学生体味、积累生活中善意、善举、善德,培养其求善意识,激发其向善的情感,增长其善良的愿望、驱动其向善之心:学会“善恶评判”,对生活中的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高尚与卑劣等行为进行价值判断,通过赞善抑恶、惩恶扬善等培育大学生迫切向善的需要;帮助大学生寻找、理解和运用尽可能多的友善、慈善的形式,丰富其道德上以及精神上的爱人行善的能量。其次,培养大学生选择善良的意志。由于“善”更多地具有利他性与克己性及与“不善”的对抗性,选择善良常需要意志的努力,道德教育应加强大学生的善良意志的淬炼,帮助大学生在私德上不断完善,不自私自利、不损人利己,向人性的精神性升华。

3.道德教育“美”的境界

美是道德的象征,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的强大源泉,完善的道德人格与精神境界应当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与提升。道德教育应强化求美意识,培育大学生以美立德、以美立心的精神追求。首先,应加强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的审美化建构,提升道德教育的精神魅力。加强道德教育中主体接受的美的设计,使道德教育的过程真正成为传教受教者视界融合、心灵相通的过程,成为大学生精神发展的愉悦之旅与自由之旅。加强大学生的行为美引导,梳理大学生行为美则,培养其追求美的能愿态度,感受美的敏感心灵,创造美的内在激励,使大学生及早运行于美德相长、美善相乐、以美为荣的轨道上。其次,发展大学生审美判断能力。引导大学生对什么是道德美、什么是道德丑,进行追问与反思,通过赞“美”向荣、审丑知耻等审美锻炼,揭示和警醒其言行和灵魂,培养大学生塑美化丑能力,促进其见美思齐、见不美而自省的精神运动。再次,塑造道德的自由人格精神。美具有令人自由解放的性质,美的投射使道德教育不舍情趣,使生命因无需看守而自由呈示,道德教育不再是对大学生精神的强索,而是纯朴、真诚生命的精神诉求,从而使大学生在道德教育中获得享受精神成长的快乐与幸福,自觉追求精神的风骨高致和美德的崇高境界,实现人格精神的优秀,走向成就美德之路。

四、道德教育的精神视野

人的道德生命活动存在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道德教育就是应培养大学生在各个关系中所具有的心理价值感与向善行动力,培养他们能够用精神的尺度去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能够在一种正确的精神信念的导引下,去追求一种完善的精神生活。

1.超越自我

人与人的道德关系中,包含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两个维度。人与自我的精神维系于人如何处理与调适自身(肉体自我)和自心(精神自我)的关系中,每一个体内部都存在肉体我与精神我、自然我与道德我、存在我与本质我、现实我与理想我之间的自我矛盾、冲突和斗争,道德教育应将人的灵与肉、身与心、情欲与理性等纳人道德调节范围,引领大学生关爱自我、热爱生命、享受生活的同时,超越本我、守望精神、和谐心性、更新自我,维护其心理健康和完整的生命表现,由自然生物存在向人格式的精神道德存在超越。由于个体德性和社会道德规范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中形成的,人与人的道德关系的最基本实践方式是交往,道德教育应回归生活,贴近生活,切实引导大学生的精神交往与人际交往,引导其在公平竞争中的交往,在互助合作中交往,在平等、友爱中交往,在矛盾冲突中交往,通过交往实践,丰富学生道德上以及精神上的爱的能量:培育责任、尊重、理解、合作、同情、信任、仁爱、正直、诚实等基本精神品质。

2.和谐物我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自然对人类具有无可替代的伦理价值。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最紧要的是和谐物我,充分认识大自然的“赋予性主体”地位,充分肯定其内在价值,确立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伙伴关系,欣赏、敬畏大自然的灵性与美丽,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建设与维护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扼制对大自然地掠夺与侵害;“人类的未来取决于与地球的适当关系,而不是自身利益的无休止满足。”道德教育应培育大学生“自然道德”、“生态良心”,超越自私的视野,自觉成为“大自然的善良公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应是“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只有视自然为人类的伙伴,才能以朗朗的诗心,博爱世间万物,葆有“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的精神气质,才能以悲天悯人、与物为春的情怀尊重与爱护人格化的自然,才能珍惜有限自然,呵护健康自然,将人类的道德关怀延伸到自然,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傲睨万物,在热爱自然、建设自然中找回庇护我们身心的美丽家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3.成就大我

人的精神品性,既来源于自身又来源于社会,是人与社会合作的结果,爱国精神与民族精神是人与社会道德关系中最核心的精神。由于祖国、民族的辽阔与庞大,同时也因为国家、民族概念的相对抽象与宏大,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培养需要大情怀,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亲社会情感教育等需要恰当的感情寄托与移情想象,爱国如家的家国意识培养可真切帮助大学生精神寻根,热爱祖国的国家意识教育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精神认同。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培养需要大境界,道德教育不仅应走向历史深处,通过接通祖国优秀的精神传统、精神文化,通过无数精忠报国、不辱使命、捍卫尊严、忧国忧民的精神榜样,激发大学生的精神壮志,点燃其爱祖国、爱民族的精神之薪:同时还应走向时代生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公民道德修养教育,催生大学生现代公民精神;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培养需要大气魄,道德教育应引导大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寻找祖国的方位,谛听祖国的呼唤;同时还应培养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以及指点江山的批判精神,通过对社会领域中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及社会公共生活中暴露出来的道德问题等进行批判,对当代社会产生的伦理转折、价值位移、精神异化予以“明察”,增促社会进步,建设文明祖国。

精神的荒芜总是意味着它将焕发出更大的魅力。精神植根于培育,道德教育必须禀存精神教化的理想,担当重拯大学生“精神乾坤”的重任,实现“精神战略”转移,实化精神教育目标,褒扬社会精神成就,传播精神价值,探寻大学生精神生成路径,展开精神的平等对话,克服精神专断与精神禁钢,以广阔的精神图景涵养精神气象,淬炼精神意志,实现精神创造,从而真正培育“有精神的德性”和“有精神的人”。

热点推荐

上一篇:后现代主义的遮蔽:教师的主体性危机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