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及改进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及改进

小编:

【摘 要】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如何更好地培养面向第一线、面向基层、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高等学校创特色、求发展、提质量、促就业的根本途径。文章针对当前计算机科学类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进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改进

计算机科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当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型、技术型、创新型特色,强调采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平台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具备优秀的职业素质、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计算机软硬件设计与实现能力、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国际竞争参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然而,在计算机科学类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改进。

一、应用型计算机科学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一)课程体系与社会现实脱节。传统教育模式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传承的系统与完整,而忽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产生严重脱节。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不断出现,以学科为本位的学术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形式更是难以适应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高等学校的计算机科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不断进行改革修订,以适应社会对计算机科学类多样性人才的需求。既要重视理论知识教学,更要突出实践环节教学;突出基础理论教学的应用部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核心课程强调专业基础性,努力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方向课程,按学科方向划分模块,结合地方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加大实践实验环节比例,强化动手能力、应用能力。

(二)实践教学环节弱化。现行教学模式是重视系统理论知识的讲授,而轻视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对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对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重视不足。因此,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在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要根据学生特点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成才。结合地方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加大实践实验环节比例,强化动手能力、应用能力。改变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研究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互动型模式,探讨案例教学法、实地考察法、项目训练法和双语教学法等教学模式。

(三)学生应用能力不强。造成计算机科学类人才紧缺与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就业率下滑的矛盾,主要原因是当前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缺乏清晰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培养的人才在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专业素质要求上基本相同,趋向于理论型。研究型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规格、层次和类型上区分度不高,缺乏特色;各种层次的大学培养目标差别很小,致使全国同一专业培养目标基本相同,从而导致人才培养在整体结构上“千校一面”。上述情况在计算机科学类人才培养方面表现为:重点高校、普通高校,高职类人才培养模式大同小异,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应用,难以满足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二、改进应用型计算机科学类人才培养的建议

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加强学校和IT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以应用性为特色的课程、教材、基地等方面的校企合作建设,保证人才培养的先进性。如何实现企业实习和专业实训各环节紧密结合,如何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核心问题。

(一)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整个培养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通识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专业技能教育。通用课程是指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由一些素质类课程和工具类课程组成,重点是培养计算机应用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专业教育课程又称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由专业原理性知识构成的课程。其中包含软件基础课程群、硬件基础课程群、理论基础课程群、智能基础课程群等。专业技能教育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本专业社会所需要的技能、技术等应用能力。可以根据社会对计算机科学类人才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专业方向,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选修课程时可以跨专业方向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样新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兼顾计算机科学类课程的完整知识架构,也充分考虑了社会对计算机科学类人才的需求。

(二)加强实践教学的研究与落实。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每一门专业课程要设置综合性实验和课程设计。针对课程模块群,设置复杂的综合性设计,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的知识来完成。专业实习能够使学生直接接触专业的生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综合而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改革毕业实习和实习实训的要求,增加学生掌握的知识与IT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衔接,全面加强学生综合运用专业技能的实践能力。

(三)加强应用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了解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探索学校培养人才和企业使用人才的无缝对接方式。加强学校和IT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以应用型为特色的专业、课程、教材、基地等方面的建设研究;切换教师的双重角色,建立双师制――通过教师进IT企业锻炼、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等方式,保持人才培养的灵活性;突出教师对专业应用能力的掌握,把理论、技术及应用结合起来,培养社会最紧需的应用型人才。

热点推荐

上一篇: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引领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