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低影响开发”(LID)理念之见

“低影响开发”(LID)理念之见

小编:

摘要:文章简介了城市市政道路雨水收集排放的新理念,简述了新理念的原理、优势、做法。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雨水排放 低影响开发(LID) 原理

1 概述

面对大规模的城市和高密度的人口,城市在排水方面压力非常之大,要进一步完善排水功能,妥善处理好各种水的问题,就需要市政府不断转变观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理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2 下凹式绿地原理

典型的传统道路雨水收集和排除系统,是在车行道和人行道相交处形成低点,在该处设置雨水箅子,车行道雨水和人行道及绿化带雨水均通过设计形成的坡度径流至雨水箅子进入雨水管道,从而形成道路雨水的收集和排放系统。该种雨水排除方式是典型的“重排不重用”的理念,该种方式至少有四项不可避免问题:①由于道路硬化程度高,没有任何缓冲和滞留设施,瞬间形成的雨水径流量很大,因此需要设置一套容量很大雨水排除系统才能有效的防止内涝,雨水系统投入庞大;②尽管设计形成了一套庞大的雨水排除系统,但是当超出设计重现期的降雨来临时,由于没有任何缓冲,仍然会出现内涝现象,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伤害;③降雨初期对路面造成冲刷的初期雨水,直接进入管网系统,排入自然水体,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④“重排不重用”的理念在硬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导致地下水缺失而水位下降,形成沉降漏斗,在造成建筑安全隐患的同时,严重破坏地下水循环,造成生态灾难。

上述四个问题是传统排水方式不能根治的顽症。我国新的规范和相关技术资料提出了“低影响开发”(LID)的理念,其中采用下凹式绿地的市政道路排水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雨水排水系统存在的相关难题。

采用下凹式绿地的道路雨水收集和排除系统引入了“低影响开发”(LID)的理念,其核心的雨水排除思想为“以用为主,用排结合”。所谓“以用为主”是指利用自然循环的强大潜力和容量,引导降雨参与地下水的生态循环而实现生态回用,尽可能减少雨水的排出量和削减洪峰;所谓“用排结合”是指对于极端情况下的降水,生态循环不能吸纳部分,再通过雨水排除设施排入水体,避免造成内涝。

为了实现上述的雨水收集和排除的设计理念,需要充分利用市政道路上设置的绿化带,将道路绿线范围内的低点设置在绿化带内,形成下凹式绿地。车行道和人行道均坡向该绿地,以方便形成径流,同时在人行道下设置车行道雨水的排水涵洞,方便车行道雨水顺利进入绿化带。在绿化带内设置雨水箅子,箅子设置高程应高于绿化带,同时应略低于车行道的低点,以方便绿化带不能完全吸纳的雨水溢流排除,而且不会造成路面积水。

3 下凹式绿地优缺点分析

显然,与传统雨水排除方式相比较,下凹式绿地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①由于大部分降水被绿地吸纳而渗透入地下,雨水量和降雨洪峰被大幅度削减,市政雨水排除系统的容量可以大幅度减小,可以节约大量投资;②由于降水通过绿地吸纳以后剩余部分才进入排除系统,而自然缓冲能力又很强,即使出现超出设计重现期的降雨,也不会出现严重内涝现象,有效的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③市政道路的初期雨水,首先进入下凹式绿地,通过植物和土壤的生态处理,污染物质被有效降解,进入管网系统的雨水均为后期洁净雨水,可有效缓解初期雨水的污染问题;④“以用为主”的理念可以有效涵养地下水源,地下水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充,不会出现地下水位下降,有效的实现了水的自然循环,保护水环境。

但是,下凹式绿地也可能存在在绿化带内或雨水口附近聚集落叶、垃圾等情况,因此在雨后应及时进行清理。

4 下凹式绿地做法

雨水收集及排出引入低影响开发(LID)的新理念,对于有绿化带的路段采用下凹式绿地系统对雨洪进行削减、利用和处理。道路雨水的雨水口收集系统包括车行道雨水收集雨水口和下凹式绿地内过量雨水溢流雨水口两个部分。

对于车行道雨水收集雨水口,雨水口布置于车行道的外边缘路沿石处,雨水口采用砖砌立箅式单箅雨水口,铸铁井圈,上部采用铸铁井盖,雨水斗底设置深30cm的沉砂槽;设置横穿人行道的雨水斗与下凹式绿地连通管道,将雨水斗内收集的雨水输送至下凹式绿地,连通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连通管道坡度为0.01,坡向下凹式绿地。下凹式绿地连通管道排出口处应结合景观设计堆放粒径≥5cm的卵石,将管口掩盖;对于道路直线段,雨水口设置在雨水井位置上游或下游约7-8m处或道路最低处;对于道路交口处,雨水口设置在道路最低点处,将雨水排入就近的绿地内。

雨水下凹式绿地内过量雨水溢流雨水口布置在下凹式绿地内对应雨水检查井上游2m处,雨水口采用铸铁预制混凝土平箅式双箅雨水口。雨水口上部四周加砌混凝土堰,堰高为10cm(即雨水箅子低于堰顶10cm),堰顶标高低于雨水口所在位置对应道路桩号处车行道外边缘4cm。

下凹式绿地段人行道设置要求:人行道应设置坡向绿地的横坡,并宜采用透水性铺装。

5 小结

低影响开发(LID)新理念是解决市政道路雨水排放问题的趋势。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热点推荐

上一篇:国有林场森林分类经营初探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