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小编:

摘要:大学生村官被视为目前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的新鲜血液和最具活力的人才力量,受到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大学生村官普及化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中潜藏着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笔者从农村“熟人社会”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大学生村官的尴尬处境及其原因,并提出大学生村官“乡土化”的重要意义,试图解决其身份认同缺失和角色定位模糊的问题。

关键词:熟人社会;大学生村官;乡土化;身份

为了解决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中的人才短缺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需要,“大学生村官”成为了大学生就业扎根基层的典型代表,受到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同时,越来越多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中潜藏着各种问题和矛盾。大学生村官,尤其是异地大学生村官与农村民情存在现实差异。

在我国的广大农村,由于自身完善的内部结构秩序和“熟人社会”的排外性,使得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屡遭困难,难以顺利进入和引领农村政治、文化生活。此时,该如何引导实践大学生村官乡土化的路径,使之在入乡随俗的前提下尽快融入乡村政治、经济生活。为村民办实事?我们认为,唯有推行大学生村官的乡土化转型,才能“使其身份从农村的‘外来者’转变为‘村民”’。而正是“大学生村官与村民双方之间的了解、认可与接纳的过程”,…以及这种基于“熟悉”的身份,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熟人社会”环境中才可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村民。

一、大学生就业环境

“熟人社会”是费孝通《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中国传统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它建立在亲缘、地缘、业缘的基础上,具有明确的地域界限。农村熟人社会具有维持私人道德、礼治而非法治秩序、长老统治、无讼、重视血缘和地缘的关系等特点。胡拥军和周戎桢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检验作为“熟人社会”的农村社区,认为农村具有丰富的结构性社会资本与认知性社会资本。前者包括共同信念、传统伦理、价值观、归属感等因素:后者包括自发的信用、规范、惯例、习俗等。二者都存在于各种私人关系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而这种信任和认同是处理日常村务工作不可缺少的。”

国内一部分学者对于大学生村官困境及解决方案的研究也是基于农村熟人社会的视角展开的。例如,彭飞武认为熟人社会内部结构完整,大学生村官不易打破并融入;王勇和陈家刚认为熟人社会的人情关系网络对于大学生村官具有不平等性,将大学生村官的瓶颈归咎为“宗族势力及其编织的人情关系网络”。

二、大学生村官的现状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为优化村级领导班子和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这一目标而推行的。大学生村官组织的主管部门和形式基本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教育部发起的,一村招收一名具有中专文化水平的青年,到高校进行学习培训,成绩合格者授予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然后回村担任村干部;另一种是由当地政府部门面向社会通过一系列的选派程序,公开招聘具有大专文凭以上的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

(一)大学生村官发展概况

大学生村官计划可以追溯到1995年江苏省丰县的“雏鹰工程”,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1999年,海南省推出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定安、临高等市县先后组织招聘大学生村官。同年。浙江省宁波市采用公开招考的方法,成为全国第一个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地区。

(二)大学生村官发展阶段

大学生村官计划得到迅速推广和普及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国家为了建设新农村的需要,在当前农村中普遍存在村干部学历浅、年龄老化等问题严重制约农村发展的情况下,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填补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人才洼地;另一方面,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也是解决基数庞大的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出口。

二、大学生村官难以发挥作用的现状及原因

(一)制约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因素

1.“截留任用”大学生村官现象普遍

调研数据显示,乡镇截留任用大学生现象在各地都极为普遍,尽管政策上不允许镇政府长时期使用大学生村官,但是等大学生下了乡,他们真正的领导不再是学校里树他们为典型的校领导,不是国家鼓励他们下基层的政府官员,而正是当地乡镇干部。在这个严密的熟人社会里,不仅大学生村官无从进入,甚至任何个体都无法打破,大学生村官唯一能选择的只能是顺应固有的内部秩序,才能不被排斥。

2.大学生村官在当地任职并无实权

尽管大学生村官的身份不断被制度化,既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又由法律文件的保障,但在熟人社会里与当地村支书、村主任等村官相比还存在很大的不同。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村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官,也就更没有实权。在中国乡村内部结构完整、自身秩序有加的“熟人社会”里,大学生村官、尤其是异地任用的大学生村官成了名副其实的外来人员。他们不仅不能真正解决农民的问题.不能替他们做主,甚至引发村民怀疑“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会改变村庄的关系结构和权力平衡,从而会有损自己的利益”。因此,村民在某种程度上排斥大学生村官也就更为正常了。 3.缺乏信任导致大学生村官工作无力

大学生村官与当地村干部在管理理念上存在冲突,村干部多指责大学生村官“工作想法存在不切实际之处”。同时,村民也表现出对大学生村官的不信任。事实上,当地的农村干部盼星星盼月亮,本来希望盼来的是一个财主。寄希望于大学生为他们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对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村官’给村里带来立竿见影的变化抱有过高期望”。相反,大学生村官们来到农村之前规划的是一套校园里社团文化建设的组织理念,试图加强村庄的凝聚力,这一方面被当地村干部认为“很多想法不切实际”;另一方面,习惯了现状的村民也实在缺乏参加的兴趣。

(二)大学生村官工作无力的原因分析

1.部分村镇干部不支持大学生村官的工作

当地的村干部往往不能完全接受政策的安排和变化,心理上排斥大学生村官的更是大有人在――年轻的、稚气未脱的孩子反而管到了自己头上。村干部们早已形成惯例的权威受到了撼动,这在一个没有法律保障,全然依靠“熟悉”认知的乡土社会里是不能被允许的。

事实上,正像彭飞武认为的那样,村民组才是真正的熟人社会,而熟人社会的治理有着其内在的逻辑。贺雪峰认为,全国农村都有着以自然村、生产队或村民组为基础单位的人情往来,有着在生产和生活上的相互合作的传统。这种人情上的往来、生产生活上的互助合作。就形成了结构性的力量。面对熟人社会的这种内在特有的结构性力量,只有对本组村民极为了解的村干部能够与村民建立长期信任和“一种对自己人的认同”。这就是为什么在平日工作中大家都愿意听村干部的话。

其次,村务日常工作具有季节性、临时性、应急性等特点,这也决定了处理村务工作需要的不是抽象的知识和法律,而是地方性的道理――即村情、民性、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和适应当地的恰到好处的软硬兼施。这些都是建立在对村情极为熟悉的基础之上的,这并不是一个大学生村官在几年的书本中能够学到的。

2.大学生村官与当地村情的现实差距

王勇和陈家刚认为,正是“熟人社会”的排外性特征造成了大学生村官的融入困难。面对外来的陌生人,“熟人社会”内部的平等性即开始推演为对陌生人的不平等性,要么对其排斥,要么对其压制。不幸的是,大学生村官正是上级政府下派的“陌生人”。

事实上,大学生村官尽管在到任前接受过一些培训和思想教育,但这些知识远远不能够适应与解决农村的真实情况。因此,对农村村情认识的不够全面和缺乏工作经验共同导致了大学生村官在面对农村复杂工作环境时,显得举手无措,成为与现实极不相容的“外来者”。当然,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村官则更难以适应农村的生活环境。大学生思想的现代化和对于农村实际情况认识的不足,往往让他们不理解、也不接受老百姓的观念,更不要说融入老百姓,成为当地“熟人社会”的一份子了。

此外,从当地人的视角来看,村民短时间里对新事物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并不足为奇,更何况是对待他们眼中这些“没有成熟的毛头孩子”。不难想象。面对这些没有经历过磨练,没有实践经验,没有了解农村社会的环境和状况的大学生村官,老百姓的确难以把自家的出路都交给他们。因此,熟人社会环境下的村民对这些年轻的外来客通常并不买账。

3.大学生村官所学不切合农村实际需要

据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占4%:理学、文学、教育学三者占45%;经济学相关专业比例也相当小(见表2)。

大学生村官的专业技能偏离了农村发展的需要,在农村工作实践中很难有效应用.有54.96%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所学知识在农村发挥的作用很低。正是出于这种“专业不对口”和对农村实际情况的陌生,大学生村官们在校所学派不上用场,也就偏离了大学生村官下乡改造农村的美好愿景。在已经发现大学生所学无法应对农村实际工作需要的情况下,政府在制度上的培训也没有及时跟进,导致部分大学生村官遭遇无事可做或者遇到生产实际问题无力解决的困境。

(三)大学生村官乡土化转型的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村官的尴尬处境主要来源于其在农村身份的不明确。更深层次说,是他们在依靠“规矩”而非“法律”的“熟人社会”里不具有遵循规矩的“合法”身份。因此,大学生村官要想在农村发挥作用.首先应实现自己的乡土化转型,毕竟农村法制建设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立竿见影。而大学生村官以法律赋予而非熟人社会人情关系赋予的身份介入农村事务管理,往往导致不能够成为真的乡村代表,更不具有村民真正信任和赖以托付的发言权。从矛盾及原因出发,大学生村官的乡土化转型,以下的几个方法或许可以提一些益的借鉴:

1.大学生理想定位的乡土化转型

当前,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把三年的服务期当作一个跳板,三年后或者根本做不满三年就当了“逃兵”,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番事业与自己未来人生规划的一部分。既然大学生村官自身不具备扎根农村的决心,就更无法让村民发自内心地接受。要想真正融入村民,大学生村官在思想上、理想定位上应首先实现乡土化转型――即树立扎根农村的职业理想,将自己的位置放在村民之中,才能与村民们在一个平面内结成一张人际关系网络。

2.大学生村官身份的乡土化转型

郑明怀认为,大学生村官身份的转变是大学生村官乡土化的关键所在,并把身份的转变视作乡土化转型中的“农化”过程。而“农化”就是“政府部门通过政策的制定或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适当修改,促使大学生村官在户籍意义上由‘城里人’向‘农民身份’的转变。具体而言,一是在大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大学生村官的户口可以迁到农村,而具体权利与村民可以有所差别;二是户口不迁到农村,也可以享受到村民的部分权利,如选举权。”这里的身份“农化”转型,是从制度上对大学生村官身份提出的保障方法,虽然在依靠“熟悉”认知的乡土社会里,制度转型并不如大学生村官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乡土化转型更彻底,但多少能够削减大学生村官与农民之间的“城市一农村”身份差异,督促大学生村官在思想认识上放正心态。 3.大学生村官选拔方式的乡土化倾向

即便是本身在农村长大的大学生村官,因为接受城市化的转型以及大学的教育,在行为、观念与管理方法上都与乡村村民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如果是城里大学生下乡这种差异就更明显了。因此,在大学生村官人选的选拔聘用上,应有意识地向本土大学生倾斜。对于农村的建设,本土大学生有其自身的很多优点:一是对农村有一定的了解,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这是做好一个村官的前提条件。更重要的是作为农村社区的一员,在长期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也会与村民形成“类亲属”的关系,社会学家杨懋春指出这种关系“对社区团结感的形成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二是本土大学生村官因从小在村民的关注下长大,村民对其了解更多,心理上不排斥回乡的大学生村官,换句话说,村民对于本地回乡大学生村官基于“熟悉”而产生的信任要明显多于异地大学生村官。

4.大学生村官技能的乡土化转型

如上所述,很多大学生村官的学习背景与之后在村内承担的职务并不相关,难以在第一时间上手村务工作。大学生村官在技能方面的乡土化转型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通过加强培训就可以掌握的农业方面的技能。只有足够掌握有关农民生存和致富的方法及需求、生产生活习惯,才能真正理解农民的所需所求,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第二个层次是从乡村熟人社会的人际交往方法着手,熟知村情民情,最重要的是内化与村民打交道的方式,以一个内部秩序中的“局内人”的身份介入村民纠纷或利益纠葛,以更贴近人情的方式处理农民问的事务。

大学生村官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或权衡就业形势,抑或无奈地、抑或满怀憧憬地下了乡,准备在这里大干一场,或者期待3年后更好的出路。但是首先摆在他们面前的是顽固的农村熟人社会秩序,在这种坚实的人情网络面前,发挥作用的是大学生村官们根本不知道、也无从适应的村里习惯了的“规矩”。但不管现实如何艰巨.大学生村官在理想定位、身份认同、选拔任用、专业技能四个方面的乡土化是大学生村官融入现实环境、获得村民信任,并顺利开展工作的第一步。

热点推荐

上一篇:首届免费师范生就业与政策执行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综艺节目制作心得(实用17篇) 2023年民航服务工作总结论文(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