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论武术的美学表现形式

论武术的美学表现形式

小编:

摘 要:武术是世界最美的体育运动,是一种属于属于体育但高于体育的体育运动。作为审美对象的武术,具有悠久历史和浓厚民族意识的中华文化形式,其内部也充满了极为丰富的美学因素。本文着重针对“韵”、“气”、“趣”、“意”、四个美学范畴在武术中的具体体现进行研究。以便使人们更加了解武术美的形式。

关键词 武术 美学 形式

一、“韵”在武术中的体现

“韵者,美之极。”美学思想家把“韵”这一特殊语概括为“超然于世俗之外的节操,气概。从而表现出神态,风度”。武术的韵从何而来?武术,特别是武术套路,招招式式都沉醉在“韵”的追求中,实实在在是艺术式地专注于审美。“韵”的追求、形成、展现,实际上也就是武术内在精神、内在情感的追求、形成、展现。所谓“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是也。“韵”就是使各种变化表现充分、激烈,使变化清晰、层次分明、韵厚味醇,演练者也好,观赏者也好,都由之而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与满足。

中国武术大量的技术动作被冠以美妙的名称。如“白猿出洞”、“彩凤凌云”、“双峰拜日”“犀牛望月”、“青狮托球”、“百鸟齐鸣”、“金蝉脱壳”、“鹞子翻身”、“白鹤亮翅”,以及诸如“苏秦背剑”“、武松脱铐”“、哪吒探海”“、织女穿梭”等等。中国武术又讲究流派命名,戳脚全称竟是“九番御步鸳鸯勾挂连环悬空戳脚”。正如《体育美学》作者胡小明先生所指出的:这些名称充分体现了自然的人化,是非直接性描述,对美好的运动形象偏重于意会,偏重于形容。一同于比兴之法,托物取喻,借物发挥,集中而浓缩。朦胧、抽象、回味悠长。这些名称,是艺术的而不是科学的,是审美的而不是功利的,其着眼点,还是要符合一个“韵”字。

二、“气”在武术中的体现

“气”是一个重要的古典美学范畴,是武术美的本源,也是武术产生美的源泉。“气”、在武术这个领域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古往今来,武术的各派各家都强调“气”的极端重要性,并进而把“气”作为武术根本。如少林典籍中的《罗汉行动拳谱》序言中,详细论述了养“气”对武术的极端重要性。“天地万物皆一气之所结而成,天地无气则生机灭,养气固不重哉。而人为万物之灵,则养气尤为重”。历代拳师通过内修炼气,达到“元气充足”、精神健旺、体魄雄伟、动作敏捷、发力沉实,从而显示生命力的刚健和充实,这就是对人生命自由活动的肯定,这就是美。

“气”之所以对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因为它从哲学的角度涵盖了美的本质。,气是审美主体赖以进行审美活动的生理和心理基础。表现武术之美当然也离不开养气、练气、集气、运气,以气传达武术特有的韵味,使人进入难以言传的美妙境界。武术讲究“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练到一定功夫,生理上的快感与精神上享受合一,既养生又养气,审美主客体重叠,武术之美既为旁观者领略,又能被自身所感受。

三、“趣”在武术中的体现

“趣”生于自然而无所倚,是艺术家按照自己主观希望和感觉,把生活审美感受和体验加以改造提炼、熔铸而成的意旨,是作品再现的独特的风致情味,它是艺术表现的极致。“趣者,传奇之风致”。武术吸取了这一思想,取物于大自然,会融于人体。

武术主张师万物,法天地,从大自然的生化衍变中获得灵感和启迪。武术取各种飞禽走兽的形象、动作、攻防意蕴,融入拳术的技势之中.都是格物取意,追求崇拜物之神采。 虽模拟物象动作,但是更紧要的是观察飞禽走兽在捕食、猎物、御敌、争斗、逃遁、拼搏、觅生中的种种部分、身躯间的密切配合,如何调息、调气、调身,如何蓄力、积势、发力、发势、克敌制胜,从中悟通,启示灵性。如猴拳、螳螂拳、鹰爪拳、蛇拳等等均是模仿自然界动物的形态,结合武术技法而成拳。这种容自然物为一体的拳,是天人合一最形象的身体表征,是人对自然美的形态模仿。表现生命,表现自然,实际上是崇尚生命,崇尚自然,是求得自然与人的共鸣和统一。

四、“意境”在武术中的体现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文学艺术门类中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经由南北朝而形成于唐代。在概念上,意是艺术创作的情感理想,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指具体事项的客观反映,是形与神的统一。情、理、形、神,相附相依,有机融合,这种主客观浑然融合后而产生的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之质,就是意境。

对于意境的追求,构成了传统武术拳理技法上的主要文化特色,有本民国年间出版的《武松拳谱》,要求练武者在练打虎棍的时候,要处处学武松昔日打虎情形,则一气灌注,想象怎么和一个庞然大物,一只凶猛的老虎进行搏斗。因此练此拳时,拳法要非常迅速,如果时间一迟缓,这种拳法的精神就会失去了。这种描述主要是勾画出练拳时的精神气质,要表现出练拳者对周围环境的精神征服。这种精神征服力量是不可抵抗的,从而产生出一种浩然的审美情趣。武术的美学价值以它独有的情和景,就在与审美者审美心理的互感上。

参考文献:

[2] 曾天雪,王飞.20世纪武术美学研究的反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5月,46.

热点推荐

上一篇: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