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卡拉的两次逃离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卡拉的两次逃离

小编:

摘要:马斯洛的需求层理论科学的划分了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本文试从马斯洛需求层次角度分析艾丽丝・门罗的著名短篇小说《逃离》中女主人公卡拉的两次逃离背后的动机,和造成两次逃离不同结果的原因。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需求层次理论;逃离

一、引言

二、从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分析卡拉两次逃离的原因

《逃离》中的主人公卡拉,和丈夫生活在加拿大乡村以马匹训练出租为生,这样一位典型的加拿大乡村女性曾两次逃离,逃离父母、逃离丈夫、逃离平淡压抑的生活甚至逃离自己。两次逃离的结果及背后的动机完全不同,展现了女性典型的两极心理特征和内心挣扎,以及普通女性的典型生存状态。

出于生理、安全及情感需要,卡拉成功地逃离不幸的家庭走进婚姻生活,这第一次逃离是成功的;而第二次卡拉的逃离动机层次提高了,除了安全和情感需求外,卡拉希望被肯定被尊重,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经济独立,赢得尊重,但失败了。显然,第一次逃离的动机相对低级,容易实现。卡拉的生存模式没有改变,经济上,她从依附于继父变为依附于克拉克,始终没有获得经济独立。情感上,她在继父家中得不到的温暖与关爱在克拉克这里寻找到了。对于在经济和情感上都要严重依赖于他人的卡拉来说,第一次逃离是成功的。她不用担心自己的基本生活,并且克拉克还满足了其在继父家中不能满足的生理、安全及情感需求。

第一次逃离后第二次逃离的动机相对高级,卡拉需要摆脱传统的社会女性诠释,赢得经济及情感独立,这对于受到传统父权社会影响的卡拉来说是不容易实现的。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第二次,卡拉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生理、情感需求,她试图摆脱克拉克的暴力与控制实现自我独立。她渴望尊重与自由,实现自我价值,其需求层次提高了,完全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规律,但也意味着实现的难度加大了。要摆脱克拉克的控制,得到尊重,意味着卡拉不能再依附于克拉克生活,她必须实现经济独立。对于一直生活在小镇上的卡拉来说,其所受的教育及社会规范使传统女性气质深深内化于自己――亲切、殷勤、服从、谨慎、克制与平凡[3]p93,而且社会公众意识对于卡拉在婚姻生活中的遭遇没有强烈的反对。尽管其好友西尔维娅鼓励卡拉摆脱克拉克的控制,追寻独立的幸福,但其对卡拉的帮助和鼓励极其有限。社会伦理要求女性在婚姻中隐忍、妥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尔维娅点燃卡拉“逃离”的想法也只是星星之火,刚刚燃烧,便熄灭了。“她真是想象不出来。她会怎样去搭乘地铁或是电车,去照料陌生的马匹,去跟不熟识的人说话,每天都生活在不是克拉克的人群之中”[1]p34刚登上去往多伦多的大巴车,卡拉就对未来紧张起来。深受社会对女性气质的传统定义的影响,卡拉没有经济与情感独立的准备,其第二次逃离失败是意料之中的。完全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的规律:人类需求层次追寻的成功率与其经济、教育、文化和社会成正比率关系。因此,卡拉最终回到丈夫身边、抑制自己逃离的念头。

四、结论

卡拉的第一次逃离虽然成功了,但长远来看实际是失败的,经过短暂的甜蜜后,她的生活依然不幸福,只是从继父家辗转到了克拉克的家,她始终都是一名寄宿者,始终依附于别人在生活,这就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第二次逃离,卡拉的女性意识促使她萌生了独立生活的想法,但她的逃离还是流产了。从客观来说,卡拉中途辍学,婚后也只是帮助丈夫打理马场,没有一技之长让她有自信可以独立生活。从主观来说,卡拉一直依附于别人生活,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方式,想要实现女性独立,赢得社会尊重与认可是不容易的。卡拉的选择与内心挣扎倒映了许多女性的生存状态。他们渴望独立,渴望赢得平等与尊重,但又没有足够使之获得独立与尊重的生存技能与资本,并且一直依附于男性的生存模式使她们对未来充满恐惧与不自信,即使疼痛与不甘,很多最终还是选择了忍受,如同卡拉“埋在心里的那个刺痛她已经习惯了…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卡拉不再朝那一带走了。她抵抗着那样做的诱惑”。[1]p47-48(作者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2]马斯洛. 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布尔迪厄. 男性统治[M]. 刘晖译. 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2.[4]

[4]向玉乔.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幸福观探析[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

[5]于艳平. 《逃离》的背后: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成长[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 2011(3).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浪漫在和谐中沉淀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