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古琴艺术与当代受众对接现状

古琴艺术与当代受众对接现状

小编:孙鹤旭

1引言

2003年,古琴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8年,古琴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庄重亮相,琴声在世界瞩目中静静流淌。在这其中,媒体的力量让中国人重新关注古琴,关注属于我们自己的深厚文化。如今,古琴似乎热起来了,但现实是否与媒体传达的信息相符?笔者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利用网络等媒介收集整理了部分资料。同时,为了收集到第一手资料,笔者采访了琴家和学院教师,走访了琴馆,并以北京市为调研地,进行了问卷调研。

2古琴音乐创作与表演现状

(一)古琴音乐创作现状,在古琴与当代受众对接的过程中,作品是非常重要的媒介,一部好的作品,能够使人们关注并喜爱古琴。目前古琴音乐的创作主要包括新作品创作、曲目的移植与改编、古谱的化生性阐释,以及影视的配乐创作等方面。新作品的创作, 古琴新作品的创作,自古以来就绵延不断。目前古琴传统曲库中的作品,都是几千年来文人创作并流传下来的经典。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仅是琴人在承担着创作的重任,一些作曲家也纷纷加入到创作队伍中来,为古琴带来了新声。比如金湘先生于1996年创作的古琴独奏曲《楼兰散》,就是在极大尊重古琴乐器特色的基础上,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曲体结构所完成的创作作品。陈其钢先生也曾为古琴创作过一部名为《静音协奏曲》的作品,该作品是荷兰新乐团委约创作的。乐曲运用一些新的演奏技巧,对古琴的演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尝试以当代作曲技法来诊释中国传统音乐思想。在琴歌方面,青年歌唱家龚琳娜和德国作曲家老锣曾尝试将琴歌以歌、琴、箫组合的方式重新诊释,并出版了专《玄歌清韵》。

专辑中不仅演绎了《渔歌调》、《湘江怨》、《阳关三叠》等经典琴歌,还有老锣创作的《龙的眼》。这意味着琴歌领域己不只是音乐学者的专题,歌唱家正在逐渐把它作为创造自己表演曲库的一个源流(吴文光在《弦歌清韵》的序言)。《龙的眼》保留了传统琴歌的雅韵,并融入了西方作曲手法。歌、琴、箫三个声部时而分明时而融为一体,将琴歌的表现形式立体化,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2.曲目的移植

曲目的移植有两种方向,一种是将其他乐器的作品移植到古琴上来演奏,另一种是将古琴作品移植到别的乐器上演奏。在上世纪so年代,中国音乐研究所与北京古琴研究会共同出版了移植的琴歌曲集《古琴新声》,包括了肖彤移植的《东方红》、管平湖移植的《毛主席永远和我们在一起》等作品。虽然这些作品目前看来很难成为古琴经典曲目,但是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以及广大琴家的努力。作曲家刘援曾将二胡经典作品《二泉映月》移植、改编成为琴、箫、二胡三重奏,对中国室内乐的演奏形式进行了探索。另一方面,古琴的一些作品经琴人打谱之后,也被移植到别的乐器上演奏。这不仅丰富了其它乐器的作品库,也传播了琴曲。

热点推荐

上一篇:古琴艺术当代发展思考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