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文本记写的音乐曲调和曲牌

文本记写的音乐曲调和曲牌

小编:刘刃

一、工尺谱版本的曲调和曲牌

工尺谱是我国特有的记谱法之一,因其特有的记谱方式,在我国民问音乐的乐谱记谱中不为少见。其中,曲艺及戏曲音乐以工尺谱形式出现的也很多。据我所知,最早期整理出版的文场音乐曲牌、曲调主要有:金紫臣著,1935年由荔浦新民书店正式印行的工尺谱版《新式琴弦曲谱》(莫负时誊写)。金紫臣(1872-1968年)桂林人,清宣统年问拜文场艺人为师,好文学、精扬琴,集吹、拉、弹、敲、唱、念、做、打于一身,艺名享誉桂北一带。

他在继承传统文场扬琴音乐的基础上,融入多元文化的音乐思维,把文场扬琴弹唱及器乐曲牌演奏特征的实践体会加以整理,以理论和乐谱形式著书立说、授传后人,亲传弟了蒋秉卿、邓秉笙、黄秉智等均为文场扬琴高足。金紫臣先生不仅是文场扬琴著说立传第一人,也是为有关中国扬琴艺术著书立说的较早艺术家之一。

金紫臣所著《新式琴弦曲谱》中收录的文场扬琴曲牌曲目均以工尺谱方式记写编印,共收录文场传统音乐曲牌37首,其中,大调曲牌4首、小调曲牌29首、器乐曲牌4首。因其是记录文场音乐曲调曲牌的首本出版书籍,所以一经发行就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由此可见,此书在当时耍家、耍友问需求之迫切、地位之重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场唱腔、曲调在桂北各市、县、镇、好中受欢迎和追捧的程度。这一专著的出现和发行为研究广西文场扬琴音乐工尺谱版本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据。

二、简谱版本的曲调和曲牌

简谱,是17世纪由法国天主教僧人苏埃蒂创立,用于传唱和记录教会音乐的记谱法,18世纪中叶,著名思想家卢梭对其进行了改进,并大力提倡。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近代著名音乐教育家沈心工先生率先将简谱记谱法引入中国,随之得到迅速传播。简谱记谱法之所以在中国至今仍长盛不衰,原因是其使用首调唱名,易唱、易记,在民族器乐演奏中有旋律清晰的优势特点。在广西文场扬琴音乐的历史发展中,首次出现以简谱记谱的文本,是1935年由广西荔浦新民书店正式印行的简谱版《新式琴弦曲谱》;该书在1937-1940年问,经金紫臣修订,并更名为《琴调词谱》,由荔浦鸿兴石印局、益兴石印局和上海文华公司相继再版印行,更名为《琴调词谱》目的为的是吸引更多的文场票友,和扩大发行量,增加营业额。在这一背景下,把文场音乐编写成简谱版书籍也就显然说明了文场扬琴音乐的其中文化事象的内涵性,更说明了文场扬琴音乐文化事象的发展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大量出现了广西文场音乐的简谱版本文献,主要有:《广西文场音乐》(张悦记录整理,1954年中南人民文学艺术出版社出版)、《曲韵一一广西文场音乐研究》(何红玉编著,1995年12月漓江出版社出版)、《戏韵桂林文场戏考》(何红玉、苏兆斌编著,1999年12月漓江出版社出版)、《音韵一一广西文场音乐集成》(何红玉、苏兆斌、张梅编著,2003年8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等。在这些简谱版本的文献中,还新增了不少经挖掘整理、创新的曲目。在唱腔曲牌和器乐曲牌的谱例后注入注释,并在注释中附有文场唱腔、唱段内容、音乐特点及艺人生平介绍和解释,为研究文场扬琴音乐形态及其社会文化活动内容提供了丰富的文献参考。

3小结

借鉴以往民族音乐学在音乐形态方面的研究来看,文场扬琴曲牌音乐的个性特征是文场音乐形态的一个重要体现。而文场曲牌音乐的个性特征主要集中体现在其音阶、调式调性、旋律、节奏、曲体、伴奏形式等核心内容中。由于文场曲牌音乐的音乐形态在长期衍变过程中呈现出的繁杂和多样性,文章篇幅有限,所以本文将不进行依依论述,只对曲牌音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形态进行描述归纳和描述。

热点推荐

上一篇:文场扬琴音乐形态的时代特征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