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安徽民歌在安徽高师音乐教育中传承方式

浅析安徽民歌在安徽高师音乐教育中传承方式

小编:师恕兰

近年来,国际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潮,对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倡导的是建立各国多元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体系,来替代以西方音乐教育为单一内容的教育体系。在深受欧洲音乐中心论影响的中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提出,唤起了音乐教育工作者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视。作为培养基础音乐教育接班人的高师音乐教育,首当其冲地肩负起了传承发展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历史重任。

安徽是音乐文化大省。在这片江淮大地上,千百年来沉淀了品种繁多, 且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安徽民歌与安徽民间乐曲;有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黄梅戏;还有宗教音乐九华山佛教音乐和齐云山道教音乐等等,这些都构成了丰富的安徽民间音乐文化。安徽民歌作为最富于表现世世代代安徽人民智慧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长期以来一直被音乐工作者所重视, 不断得到研究开发,其中不乏优秀之作,被纳入表演与教学之中。正由于安徽民歌具有丰富表现形式与地域上的艺术特色,其中的当涂民歌、巢湖民歌入选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五河民歌、大别山民歌、徽州民歌入选了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繁昌民歌、铜陵牛歌、九华山佛教音乐等也入选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丰富安徽民歌的声乐宝库,彻底改变由于时代变迁及传承方式单一等原因造成的安徽民歌不断流失的状况, 使安徽民歌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广大音乐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采风、创作、表演等方式,不断展示安徽民歌的风貌,提升安徽民歌的艺术价值。近年来,随着教育部、文化部倡导的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不断深入开展,安徽民歌也作为安徽民间音乐的重要表演内容,不断唱响安徽高校。安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老师与学生们,也担负起了传承并发展创新安徽民歌的重任。下面就安徽民歌在安徽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一些基本传承方式,作一些探究。

一、田野采风传承

所谓风,就是古代民间歌曲的称谓。田野采风从中国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由于当时的统治阶级与下层社会在空间上是完全分隔开的,不能直观地体察民间舆情,因此统治阶级需要了解民情的话,就必须借助一些联系下层社会阶层的方法。而最能表达人民内心情感和当地民情的便是民歌。在封建社会时期,田野采风更多的是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这种民歌采集的方式延续了几千年,为我们搜集、保存了丰富多彩的民歌艺术瑰宝。

田野采风就是指音乐艺术工作者深入基层民众中,搜集他们口头传唱的民歌以及演奏的乐曲。这些音乐艺术工作者们的田野采风活动,一般持续时间较长,通常要与当地的民众同吃同住,要去较偏远的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花费的精力就更大。

上世纪80 年代初期,由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以及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持编辑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这是中国民歌历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它搜集了全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为后代传承、发展、创新中国传统民歌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当时音乐艺术工作者去采风时的条件非常艰苦, 他们凭借一支笔、一本谱本以及一个老式录音机, 游走于各地的山野、田间,记录整理散落于各地的民歌,克服艰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为例,就搜集了安徽各个地区的经典民歌作品近千余首,涉及民歌的号子、山歌、小调等各个种类。这是老一辈音乐工作者们对安徽民歌传承的突出贡献。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在传承民间音乐文化的时候,既要继承老一辈音乐艺术工作者们的传统,深入田野身体力行,同时更要大胆创新,打破时代的局限性,开拓民歌传承的新思路。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为安徽高师音乐教育的带头人,针对安徽民歌的田野采风传承,采取了许多创新的手法。首先,实行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2005 年5 月与2007 年12 月,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办了两届安徽地方音乐研讨会,在此期间也成立了立足于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安徽地方音乐研究中心。此后,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邀请了十多位安徽省地方音乐的专家学者,来学院开设一系列的学术讲座,研讨安徽地方音乐的艺术特征、创编方法,以及如何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加以传承等相关问题。除此之外,还先后成立了十多支由高师音乐教育大学生组成的田野调查小分队,在经验丰富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老师带领下,前往皖南、皖北、皖中搜集各地的民歌、民间音乐,取得了累累硕果。采风获得的素材,经整理创作,改编成一场场地方民歌专题音乐会的精彩表演节目。安徽民歌作为反映安徽人民生活、情感以及风俗习惯的艺术形式,它来自于朴实的人民大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到安徽民歌源地去感受当地民歌手的演唱, 并亲身体验民歌的曲调韵味以及演唱特点,是生动、准确传承安徽民歌,切身体会安徽民歌艺术魅力的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乐谱与教材编撰传承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一直都是靠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传承,乐谱的出现虽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生命,但之前并未处于主要地位。我国古老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都在流失,其中重要原因就在于古老的艺术形式过于依赖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一种艺术形式一旦后继无人,这个艺术形式就将面临着灭绝的境况。随着乐谱的出现并被人们广泛运用,就缓解了由于口传心授所带来的局限性,它可以将民歌、民族器乐以及戏曲等艺术形式通过乐谱的方式记录下来,留给后人传承、研究并付诸演出实践。

国际上目前常用的乐谱有简谱和五线谱。在中国,则有古老的古琴谱和工尺谱等记谱方式。简谱与五线谱是较为科学规范的记谱法,对乐曲的还原度是最高的。随着这种记谱法在近代的传入,为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广大音乐工作者运用记谱法,记录了我国大量的优秀民族民间音乐。建国初期田野采风的乐谱记录,大多是靠音乐艺术工作者的纸和笔,这对音乐艺术工作者的专业要求是相当严格的。他们需经过专业的训练,要具备专业的识谱、练耳的能力,且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能将民歌、乐曲完整无误地记录下来。

安徽民歌也曾经历了这样的一个搜集整理的历程,首先是80 年代初由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持与整理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对安徽民歌做出了一个总体细致的归纳。其后又由安徽地方音乐艺术工作者不断整理编辑出版各地的民歌乐谱,再由安徽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院系建立起安徽地方民歌音乐资料库,编撰教材,并付诸教学、创作与实践,使得安徽民歌得到了立体的传承。

安徽地方音乐工作者所整理编辑的乐谱、教材与赏析资料,有崔琳主编的《安徽民歌200 首》、高开华编写的《可爱的安徽:安徽地方音乐名曲赏析》、曹玉萍等老师编写的《安徽民歌精选》、朱小芸等老师编著的安徽高等学校音乐学专业教材《声乐》等等。这些都丰富了安徽民歌在安徽高师的传承内容,并对安徽民歌的传播形成了有力的支撑。

安徽民歌形成于老百姓的各个生活细节之中,和所有艺术形式一样,诸多的安徽民歌的艺术价值也是良莠不齐的。如安徽民歌中的民间小调《小寡妇上坟》,歌曲情调低迷,内容与现代价值观也有很大的出入。而安徽五河民歌《摘石榴》,则旋律优美活泼,生动地表现了一对青年男女反对封建包办婚姻,追求美好新生活的愿望。在浩瀚如烟的安徽民歌中,被选出作为演出实践的乐谱,和作为教学内容编入教材当中的安徽民歌,需要在教育价值、艺术价值及传承价值上有一定的考量,应本着以下原则作些选择,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曲调优美动听且具有审美价值。而作为教材的民歌, 还要注意其音域及歌中蕴含的技巧,须与教学对象的程度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三、作品创作传承

民歌作品的创作是一种在原始的音乐素材内注入一些新元素,扩展其原有内容,丰富其表现形式,同时令音乐本体产生源源活力的一种传承方式。

西方音乐体系以科学规范著称, 它的大小调式、十二平均律、和声构建以及各种曲式结构定式,在世界各国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在深受西方音乐体系影响的近代中国,也开始使用这一音乐体系进行音乐教育及音乐创作。

作为拥有悠久灿烂文化的中国,对比西方音乐艺术, 中国传统演唱艺术更注重的是音乐旋律自身,及个人对于音乐的独到理解与主观表现。在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教授中, 即兴的方式在演奏、演唱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古老的记谱法工尺谱,就是这种即兴演奏、演唱的方式下衍生的记谱方式。工尺谱通常都注重记录一首乐曲或民歌的主干音, 演唱者根据当时的环境以及内心的情感变化,往往在演唱中会越出谱面,在乐句中加花润色。这使得我国的民歌演唱,常因此而独显中国特色,并形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这种记谱方式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西方音乐体系中的记谱法。实践证明,使用西方记谱法,也仍然无法准确还原民歌行腔中所独有的这种即兴的演唱方式。所以,在洋为中用的民歌改编创作中,不必完全拘泥于西方的记谱法,而应给演唱者保留即兴抒发的情感空间。

我国民歌发生的时代往往比较久远,且地域性也较强。对于民歌创作而言,为了能更好地在较为广泛的人群中加以传承,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有所发展创新,贴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在我国,由民歌旋律作为新作品创作素材的歌曲比比皆是,如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就是根据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曲调改编而成的;再如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赞歌》,是根据蒙古族科尔沁民歌《金叶玛》改编而成的。这些由传统民歌曲调改编的新民歌是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新形式,既很好地保留了传统民歌的韵味,又增添了时代感,容易为现代人们所接受。

安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和同学,运用自己娴熟的专业技巧,成功地改编了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安徽民歌:女声表演唱《徽之风,皖之韵》(张春林曲,周元琳词, 王琳等编导), 这首创作的新民歌是根据繁昌、南陵一带的民歌曲调改编而成的,曲调优美动听,赞颂了古老的徽文化。芜湖民歌:女声独唱《一绣荷包》(孙寅舟编曲,程炳杰编配)。南陵民歌:领合唱《打麦歌》(李叶编曲,程炳杰编配)。繁昌民歌:合唱《抗旱曲》(魏琪编曲,程炳杰编配)等等。这些新编配的民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经过精心创作,以崭新的面貌放歌于音乐会,它们甜美、活泼、高亢、奔放的旋律与丰富的表现形式,带给了观众全新的感受。这种民歌的改编手法是值得推崇的, 它增加了民歌的时代感,提高了民歌的审美情趣。

四、课堂教学及艺术实践传承

教育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复兴的根本,优秀的文化可以通过教育世世代代传承下去。音乐文化传承作为文化传承的分支,音乐教育给音乐文化传承也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量。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育传承,有着传承人数多、传承面积广、传承力度大等特点,无论是古老的口传心授, 还是现代的学校音乐教育,音乐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课堂教学。

有了以上几个传承方式的铺垫,安徽民歌的课堂教学内容就较为丰富全面了。通过课堂教学来传承安徽民歌,可以以集体课和声乐个别课的教学形式来进行。集体课的设置,可以通过中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等课程,介绍安徽民歌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让受教育者深入认识安徽独特地理环境下孕育的风格各异、形式多变的安徽民歌,让受教育者从内心深处找到一种对家乡安徽的情感共鸣, 再去聆听安徽民歌时,就不仅会深刻感受到安徽民歌的艺术魅力,也会体味到一种浓厚的乡音乡情,从而产生传承安徽民歌的强烈的责任感。个别课内容的设置,主要是声乐课的教学,通过声乐老师一对一的言传身教,使得受教育者能更好地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和表演技巧,从而在深入理解、准确表现安徽民歌等诸多方面,获得专业性的质的提高。

艺术实践是检验音乐艺术工作者专业技能的最终标准,也是安徽民歌传承的重要步骤。通过教学观摩、音乐会、民歌演唱比赛等传承形式,让传统的安徽民歌为现代人们所接受,让更多的人从中受到启发和熏陶,真正从内心去喜爱它,且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安徽民歌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安徽高师音乐专业的师生们在艺术实践中就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安徽师大青年教师王琳,在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荣获民族唱法铜奖,她演唱的《徽之风,皖之韵》《如今唱歌用箩装》, 以及青年教师曹晓燕与学生王亚楠演唱的男女对唱《摘石榴》《锄茶稞》在安徽地方音乐作品赏析汇演活动中,双双荣获一等奖。安师大音乐学院的民族乐团也编排了一些安徽民歌民乐,多年来坚持参加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活动,先后赴安徽几十所学校,为师生们带去了安徽地方音乐的饕餮盛宴,让成千上万的观众,为之欢腾、为之陶醉、为之感染、为之震撼。安徽民歌传承、发展、创新的成果,依靠艺术实践的形式得以充分展现,正如一位观众所言:是将有限的现实材料,展现出无限的社会内容,使之产生更强烈,更普遍与更深刻的意义,从而获得永恒的价值。

五、多媒体传承

多媒体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时代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应运而生,它方便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多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社会面貌,为人们带来了便利,也为音乐提供了新的呈现工具和展示方式。

由于录音机、收音机、电视机以及电脑等多媒体在音乐领域的运用,打破了古老的以口头传承音乐艺术的方式。在没有多媒体的时代,音乐艺术不能够很好地加以保存,常处于人在乐在,人亡乐亡的窘迫境地。多媒体的出现不仅能精准地将音响、音像完整地保留下来,而且还打破了音乐这一瞬间艺术形式在时空方面传播的局限性。作为时间艺术的音乐,它曾受制于多重传承因素与传播手段的影响,而在多媒体时代, 它在拓展了音乐艺术时空传播途径的基础上,又增强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安徽民歌在安徽高师音乐教育中,借助多媒体是必不可少的传承方式之一。在田野采风中,我们需深入民间寻找一些有影响的民间歌手来演绎当地民歌,并将它们完整录制下来, 这不仅能方便我们记谱,且这种精准鲜活的多媒体音像,运用于课堂,可以让我们直观地欣赏它,更易被其艺术魅力所感染;运用于艺术实践,可以方便我们的剽学,更易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特别是针对一些地方上有影响的民间歌手的演唱,以及针对一些濒于灭绝的民歌种类进行录音录像,意义特别重大,可以将这些有价值的地方民歌抢救过来,子子孙孙传承下去。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精心取舍安徽民歌的优质教学资源,将安徽民歌的艺术魅力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声乐个别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直观地欣赏乐谱中无法记录的即兴唱腔,捕捉地方民歌所独有的吐字、行腔造成的独特的韵味,从而令学生通过借鉴, 真正把握安徽民歌各具特色的演唱方法,深刻领悟安徽民歌的精髓。

安徽民歌在安徽高师音乐教育艺术实践中的运用尤为广泛,在音乐会中,可以运用音响设备,让观众现场感受各具特色的人声效果,明之以形,晓之以声。还可将这些汇聚安徽民歌小调之精髓,诠释传统民歌音乐艺术之美的专题音乐会录制下来,作为有价值的成果加以保存,用于后代的传承与研究。

热点推荐

上一篇:探究前世今生的信天游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