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中国画美感要素在数字电影画面中的应用

中国画美感要素在数字电影画面中的应用

小编:

中国画美感要素在数字电影画面中的应用 中国画美感要素在数字电影画面中的应用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

中国画美感要素在数字电影画面中的应用 文章来源3edu教育网

一、中国传统美学与数字技术的融合 数字电影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是目前视听领域的热点话题,被称为电影技术的第三次革命。其是以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并通过卫星、光纤、磁盘、光盘等物理媒体传送,将数字信号还原成符合电影技术标准的影像与声音,放映在银幕上的影视作品。从电影制作工艺、制作方式、到发

行及传播方式上均全面数字化,可视为完整意义上数字电影。电影的数字化,应该说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美好的前景。 传统电影给大众的认知更多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拍下来的,而数字电影在多方面是数字工程师在电脑机房里合成出来的,而且它可能比拍的更好看甚或更显得真实。无论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巨大灾难或人类永恒的爱情故事,没有什么是数字技术不能制造的。现代数字化技术加上富有传统韵味的中国画形式美感,使得当代中国电影更加受到观众的青睐,在国际上也掀起了狂热的代表民族文化艺术的高潮。中国电影受到高科技的引进和大量数字化的运用而产生巨大变化,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始终是为影片的内容服务的,而如何把传统美学思想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创造更加有意味的电影画面,这需要相关电影制作人具有很高的审美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影片《十面埋伏》中多处运用了数字技术来提升画面的观赏性,牡丹坊之战算得上重头戏,在牡丹坊的搭建、场景绘图、电脑制作等制作上花费了较大气力。而牡丹是被中国文人和艺术家极力推崇的对象,在影片中强烈凸显了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坊内雕花和仕女画多处呈现出电影的中国特色。电影在主色调上也突出了中国化的雄浑与华丽,以红、绿、蓝为主,表现一种富丽堂皇的视觉感受。而数字技术的运用则更多体现在章子怡使用3米多长的水袖击鼓与不符合力学原理的芸豆击鼓上,实际上是运用了长短不一的水袖进行击鼓并拍摄芸豆常态地运行轨迹,再通过后期特技合成来完成,为影片增加了强烈的视觉美感。“牡丹坊之战”之所以是影片里最美的一场戏,因为它很好地呈现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中的唯美、幽深、华丽和富贵之气,抓住了体现美的意象表现方式,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认识,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

中国的电影导演和制作人要有中国国画家的民族使命感,要拍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就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有深刻认知。相反,具有中国审美观和美感形式的数字电影方能在世界电影行业得到肯定和产生巨大影响力。

二、数字电影画面中承载的中国画形式美

中国画的形式美是在大小与横竖不同的画幅中,借构图将点、线、面、形、色等形式因素,按表现需要有规律地组合所呈现的多样统一的美感。逐步形成对意与境、形与神、感性与理性等关系的极其独特的美学理论,成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中国画依托于中国古典哲学和文化的深厚背景构成了高雅的艺术品位和丰富的艺术品类。正是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借助数字技术运用到电影画面里,使得中国的数字电影具有别样独特的视觉美感,并能展现一定的民族内涵。

影片《英雄》的成功不仅在于商业上的包装与推广,重要的是影片独有的意境之美在画面中的传达,其是对中国画形式美感很好的借用。中国画的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镜像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会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 的重要特征之一。所有关于中国艺术的视觉符号在《英雄》里都不遗余力地展现,如围棋、书法、剑、古琴、青山碧水、竹筒、弓箭、楼宇、漫漫黄沙、红墙绿瓦等,这些符号的组合使得画面富有了中国画的意境美,使影片画面极具艺术价值。电影画面中以汉唐特有的红与黑为基调,产生了即对立又相互碰撞的强烈视觉美感,体现了角色的不同性情,电

影画面充斥着唯美、淡雅和韵味。残剑、飞雪及如月等人物的服装均为红色,表现出了人物的感情特征和对爱、对美的崇尚的人性本质,与暗红色的场景空间熔铸为一体,形成烈火般的红调,给人以火热、丰富的心理感受,给观众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里,色彩展现的是自然、和谐的统一的对比关系,在影片中色彩的和谐运用给观众带来了舒适的审美感觉,画面的美感即符合了视觉要求,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

中国画讲究形式美,构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画面多采用散点透视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面空白的运用更是独具特色。如影片《无极》中对于平远、高远、深远特殊透视法的有效运用,追求电影画面宽广、幽远的视觉美感,把人的视知觉引向无限的空间。中国画的构图既具有稳定性,又展现出无限的内在活力,多样的构图样式能与不同审美需求相互依托和交融。在国内数字电影里,以现代数码特效与中国画独特的形式美感相互融合的影片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电影画面呈现出特有的意境之美,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博大的审美观。

三、中国数字电影画境的传达方式

传统电影艺术的鼎盛时期,曾出现一系列标榜直面现实的真实美学,一切以现实为基础,即使是一个假造的画面镜像也必须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种制作方式的核心是以现实反映现实。如果传统电影的审美特点被称为真实美学的话,那么数字电影就可以称之为虚拟美学。相对于传统影片的真实性和现实感,虚拟时代的电影更具有仿真性和全方位模拟现实的特征。成为中国数字电影在发展中出现的新的审美认知方式和美学标准,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画面境界的构建要求和哲理观念与大众的审美心理需要。同时,中国画多种画境的建构方式也是中国数字电影在制作上依循的美学基础,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新的表现手段,在增强影片视觉张力和美感的同时,也带给观众一定的审美愉悦,一定程度上打破人的正常思维方式及空间想象力。

画境是绘画的精神氛围,是由绘画形式结构所体现的整体气息,它是决定一幅画成败的关键。中国画追求的画境很多,如空灵、韶秀、清逸、朦胧、苍古、萧疏、荒寒、虚无等,这些充满生命力的画面境界都是艺术家从生命角度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层思考。中国当代数字电影的画境传达依托中国画画境的某些表现方式,从对表现对象的直接拍摄到传达活跃的生命底蕴,进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真谛的启示,电影画面境界展现出的更多是影片制作主体的审美体验和对美的创造性思考。

传达“虚无”的画面境界是影片《无极》中极力营建的画面空间结构,其依据中国画“全局有法,境分虚实”和“真境逼而神境生”的传统美学原则,极力在影片画面构图布局和情景设计上体现虚实的视觉对比,以实处映照虚处,以虚无的视觉感受掩藏画境,用视觉的空灵引发观者深深的思考,借此来提升电影画面的艺术表现力。影片中由创作者幻化出的背景和色彩组成超唯美的画面结构,人物则是这画境的精气所在,这精气是实有的,但终归又是虚无的,正是这种终极意义上的虚无观,使情境和整个画面趋向了幽深和极致的美感。虚无观和唯美的画面境界体现了影片创作者对中华民族精神和生命意识的超越,对现实的体验运用表现主义和象征的手段很好地体现了影片的主题和内涵。

中国数字电影在传达定势的朦胧境界时有着非常的手段,这种对影片韵致情趣的追求正是中国画的审美心理定势,通过艺术想象和非理性梦的形式完成大众精神的游弋,感受到自我与自然天地的吻合,从而产生无限精神愉悦。影片《英雄》《无极》中都充分运用了此法,在影片画面中强调艺术想象的驰骋和审美情感的激发,呈现出带诱发契机的朦胧境界,以求得影片和大众内心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在影片创作者看来,人在异常的意识状态下所见或梦见的奇异图像,是表现朦胧境界很好的方法,这种由梦境或幻觉成形的图像,即使在影片中制作得多么细致,画面境界也仍呈现朦胧性。电影画面中正常与非常态的因素和谐的结合,各种矛盾和异样的行为、幻化的背景和强烈色彩被并置在一个空间,表达不可言说的性质而产生朦胧的画面意境。

中国当代数字电影画境 的建构是影片创作者心中景象和艺术思维构想的意象境界,其空间形态样式是通过独特的题材和表现手段或重叠的构成等来营造空间感。在考虑人和空间的关系上,影片创作者很注重画面情节及人物形态的表达,通过背景、色彩和新颖的人物造型体现一定境界,给观者以联想。《英雄》中营造出的古典极美的意境和对红白黑色调的大肆渲染,电影画面中

人与场景的相互置换,无不透出穿越时空的古典美感和韵律,使观者的感触沿着某种特定方向延伸,让观者感到某种暗示、某种气氛的存在。中国数字电影的空间构造借助音乐和舞蹈所引起的空间感型来营建画境,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只是在更高的层面上满足了观众特别的心理需求。

四、结 语

数字技术为中国电影插上腾飞的翅膀,提供了多样化的艺术创造手段,这标明中国电影产业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深刻体验和坚持内容民族化的创作道路才是中国数字电影未来发展的方向,影片才能吸引人,感染和激励人,也会传达强劲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2] 邵牧君.中国电影创新 中国画美感要素在数字电影画面中的应用 中国画美感要素在数字电影画面中的应用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

中国画美感要素在数字电影画面中的应用 文章来源3edu教育网 [3] 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163.

[4]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10.

[5] 王新伟.超越视觉的艺术[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12

热点推荐

上一篇:简论借鉴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有效表现形式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