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从多模态话语角度对中国电影海报的历时分析

从多模态话语角度对中国电影海报的历时分析

小编:

从多模态话语角度对中国电影海报的历时分析 从多模态话语角度对中国电影海报的历时分析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

从多模态话语角度对中国电影海报的历时分析 精品源自地理科 态的动作或事件。概念性结构是对人、事物、地点等进行视觉性的定义、分析和归类。概念性结构中没有向量。就“互动意义的构建”而言,它由接触、社会距离、态度和情态四个要素构成。与观众建立了想象性的接触即“索取”;相反,与观众没有目光接触的图像就是“提供”。社会距离的大小通过镜头取镜的大小实现。就“构图意义的构建”而言,其包括信息价值和突出等。在构图中,置于图片上端的,较突出部分被称为“理想型”信息;位于下端的部分被称为“现实型”信息。图片可以通过位置、颜色、大小等方式,达到突出的目的。

二.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中国海报进行历时比较

(一)20世纪50-60年代电影海报特征,以《林则徐》(1958年)为例

就“再现意义”而言,《林则徐》海报上主人公林则徐居于图像上方突出位置,远处的海船炮火为背景。林则徐铿锵刚毅地面对读者,他的目光形成矢量,坚定不移,让读者感受到其正气。就“互动意义”而言,该海报中人物目光是指向读者的,旨在与观众建立了一种想象的人际关系,形成 “索取”型的图像。这样让读者有充分的想象空间来思考情节。设计者选取远镜头,拉开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能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就“构图意义”而言,林则徐站在海报较为显着的地方,是“理想化”的,暗示他坚韧不屈的精神;而位于下方的海船炮火属于“现实化”,暗示着政治风云变幻。主人公身穿紫色官袍与下方昏暗的乌云形成颜色上的强烈对比,更反射出主人公誓死拼搏。

(二)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影海报特征,以《山楂树之恋》(2010年)为例

就“再现意义”而言,《山楂树之恋》中男女主人公居于图像最突出的位置;山楂树与草地是背景。男主人公老三的形象阳光积极,目光投向远方,而女主人公静秋则安静犹豫,目光投向低处。两人的目光构成了一个矢量,使得读者并不知道他们看的是什么,引导读者去思考其内心世界。山楂树隐约投射过来的光晕也是一个向量,为海报增加了美好回忆的感觉。而这与静秋悲情的表情形成对比。这样,读者通过初读海报可以感知故事中的人物与性格,情节和基调。就“互动意义”而言,该海报中人物的目光没有直接指向读者,是“提供”型图像。设计者选取近镜头,拉近了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就“构图意义”而言,两个主人公人物形象为前景图像,占整个海报最大比重,读者可以预知故事内容主要是讲两个人的故事。

三.总结

通过对中国电影两个阶段代表性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本土海报这种多模态语篇的体裁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同有着鲜明的语篇特征。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电影海报主要是树立光辉人物形象,它们大都色块对比强烈,人物造型有力,构图简洁。当时的中国受到前苏联的影响很大,具有政治目的的海报因而在中国流行,多为英雄人物保家卫国,此阶段的海报呈现概念化的特征。直至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电影海报,多采用电脑技术与摄影图片结合的方式。因为这个全球化时代,在中国,人们生活改善了,但工作节奏更快,生活压力更大,所以此阶段的电影海报更多呈现生活化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Kress,G., & van Leeuwen,T. Reading Images[M]. London: Routledge, 1996.

[2] van Leeuwen,T.,& Jewitt,G. Handbook of Virtual Analysis [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2001.

[3] 赵长胜 《世界电影海报1》,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年.

[4] 赵长胜 《世界电影海报2》,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年.

[5] 胡壮麟 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 [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

(1):1-9.

[6] 朱永生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J].外语学刊, 2007,

(5): 82-86.

热点推荐

上一篇:中国电影新势力与电影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