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书法家”胤之

“书法家”胤之

小编:

在我们分水岭镇大大小小的名人中,“书法家”胤之自然算得上一号。

胤之从小多病,有“病秧子”之称。十八岁时,同龄人一担稻把子二百斤都挑三四趟了,他几十斤的一趟还挑不回。胤之受到的讥笑、责骂自然少不了。

不想,胤之也有时来运转的一天。

那天,就在胤之挑着一担稻把子跌倒在地、感到人生无望时,生产队长碰见了,叫他跟自己走。胤之捂着流血的膝盖,一瘸一拐地跟着队长,不知道要被怎么处罚。

到了生产队仓库,队长指着一张破桌子上的儿片红纸和毛笔说:“大先生的手昨天被镰刀割伤了,写不了,你写。”胤之的头“嗡”一下大了:自己虽说念了初中,但铅笔字都写不周正,哪还能写毛笔字?可是队长已经开始口述了:“打倒×××,再踩他一脚!”“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胤之硬着头皮拿起毛笔,一笔一划写下来。斗大的字不识一筐的队长左看看右瞅瞅,点点头,又拍拍胤之的肩:“嗯,秀才就是秀才,写得好!哪像大先生的字,鸡窝草都不如。”

就这样,“病秧子”胤之成了生产队的专职写标语员,还拿上了和壮劳力一样的工分。

不知是感恩队长还是有自知之明,胤之找来旧报纸,铲下锅底灰兑水做墨汁,没日没夜地练字。报纸没了,就用手指在沙上练。手指磨破了,用树枝在地上练。吃饭时,用筷子在桌上练;睡觉时,用手指、脚趾在被子里练……不出半年,“病秧子”胤之的字就有模有样了,就成为“书法家胤之”了。

胤之爱琢磨,宁很快有了特色。譬如,“打倒”两字的两个竖钩,经他的手,有时是一把利剑,有时是一把鬼头大刀,有时又是一把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大扫帚。更绝的是“斗争”的“斗”字(繁体为“T”),左半部,一竖像一条正在下跪的人腿,“王”像一张低眉垂眼的苦脸,苦脸下还巧妙地溅了两三滴酷似泪水的墨滴――左半部看起来就是一个正在卑躬屈膝、泪流满面接受批斗的被打倒者;右半部正相反,高大,挺立,“王”恰似一张大义凛然声讨敌人的脸,竖钩中的钩,活像一只踢向敌人的脚.整个“斗”字,生动形象,又切合“东风压倒西风”的口号。因此,胤之的字一上墙,贫下中农们一看到,就会义愤填膺,打了鸡血似的投身于斗争;而那些被打倒的人一看到,就浑身哆嗦,自觉罪恶深重,死有余辜,以至于有些人仅仅听说胤之开始写自己了就自杀身亡。

胤之名气传开了,被分水岭公社要了去

胤之一到分水岭公社,分水岭的阶级斗.争形势就焕然一新,独秀全县。受到县里表扬的公社书记很高兴,给胤之转了正。胤之从此吃上了皇粮。

这时候的胤之,全分水岭,上到公社书记下到普通社员,没有谁不敬他三分惧他三分,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明天,甚至马上,会不会因为一句话、一个眼神而被打倒――他们只希望自己一旦被打倒,胤之能笔下留点情。 所以,当胤之看上了公社书记高中毕业的女儿时,公社书记立马将女儿嫁给了他。

当那个荒唐的年代被宣告结束时,书法家胤之一开始很是想不通。他不明白,那些曾经板上钉钉的“叛徒”“坏蛋”怎么就成了被冤枉的?难道那么多的人,包括自己,都错了吗?

从不断被揭露的真相中,胤之认识到了那个年代的疯狂和荒唐,反省因为自己很多人遭受了过多的痛苦和屈辱,甚至丧命。胤之开始痛恨自己。妻子和岳父都劝他:“那不是你的错,是一个时代的错。”胤之只说:“没有我,时代就少一些错”

自己为什么能给人那么大的伤害呢?是字!书法家胤之于是把家里所有与写字有关的东西统统烧掉,而且至死都再没写过一个字。

热点推荐

上一篇:东西方新闻自由中理性对比下的我国媒体社会责任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