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虚妄”的历史中隐渗的文化诉求

“虚妄”的历史中隐渗的文化诉求

小编:

摘 要:与电影《黄金时代》同期上映的《亲爱的》和《心花路放》,已经分别从社会冷思考与现实热炒作的潮评中褪去,而相比《黄金时代》的票房却步伐坎坷、雾路艰辛。文艺气息浓重的电影却在这个时代没有完全体现出价值,而这份历史与文化的使命也随之淡然消逝。也许会有太多的观众以现代的思潮去理解《黄金时代》的缘由与经过,使得恰恰在后现代主义风格中独树一帜的电影《黄金时代》,虽然也掺拌着现代青年人的理想,但终究被滚滚红尘掩盖了历史的文化诉求。本文围绕电影《黄金时代》的“成”与“败”,从电影文本、历史文化和商业制作的角度出发来评述影片当中隐含的文化诉求。

关键词:文化诉求;“成”与“败”;黄金时代;散文体

一、文艺的“脚步”与年代的“印记”

通过电影《黄金时代》的上映,埋名“黄金年代”的文艺青年――萧红,重新站上了历史舞台。作为影片的主人公,在整个文艺浪潮渐渐“败退”的年代,似乎嗅到了一丝丝文艺的“海腥味”,这也许是一个错觉,没过多久,这部电影的票房以“滑铁卢”式的成绩随之匆匆下线。单从影片的电影文本来分析,除了运用大量的记录型、自述型与倒叙型表现以外,最令人觉得有心意的是散文体式的对话与旁白。也许,人物传记的电影也可以抒情,但是抒情太过于平淡后,导演也融入了煽情的元素。“文艺类型的电影拍的很文艺,文艺类型的电影制作也很文艺。”也许这就是电影《黄金时代》的最大卖点。抛开电影的视听语言与剧本叙事,从电影中似乎也看到了年代的景貌和文人的体态。

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让・米特里曾经谈到“作为一种表现手段的影像,以影像的序列(即符合逻辑和辩证的编排)构成一种语言。”电影《黄金时代》的语言,造就了视听语言在叙事结构中散发浓重的文艺气息和文艺风格。以历史的时间线索引导人物的空间运动,近乎诗意的结构方式,把对话与旁白拆解为段落,并重构整个散文体式的文章般表述。导演力图回归历史原貌,重心点放在了主人公萧红的生平事迹中,形成了人物传记类型的文艺电影。从电影的文本角度出发,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例子,画面唯美动人,色彩光线靓丽,构图平稳规矩。反思第六代引领的碎片化风格,导演许鞍华文艺且朴实的影像虽区别了后现代主义,似乎渗透着一种返璞归真之意,却没有挣脱碎片化解构处理的手法,而承担了失去大批观众欣赏的代价。

影片《黄金时代》的开头主人公萧红黑白画面的自述,到萧红弟弟张秀珂再到萧红好友舒群的自述,既作为转场又连贯了叙事,但是叙述的声音内容配合一幕幕画面,几笔简单的视听语言运用,成为了半记录式的结构模式,由此开始延续。唯美的画面把人物情境带到了那个时代,力图回溯历史的真实,几幕萧红孩童时的镜头,却匪夷所思落在了后期即将登场的萧军身上,导演似乎想巧妙地过度叙事而不会显得那么平淡,这种跳跃性无非增添了一些电影的文艺气息,却忽略了观众对视听语言的理解错乱。讨巧的手段这样一显,丢缺了影片良好的承接。这样的例子本片出现过多次,不仅仅是用声音来实现合乎情理的转场,而且还以画面来填补叙事内容的空缺。这种表现手法也可以叫做文艺,也可以叫做避免脱节。

从历史的真实性而言,影片《黄金时代》做到了一部分的还原本真,但在人塑造方面,《黄金时代》明显失真,为了打造迎合现代的青春文艺审美,扭曲了历史人物的真实。例如,葛浩文著的《萧红传》中,真实考证了萧军的形象:“萧军生得短小身材(身高仅五尺三寸),国字脸,目光锐利,加上咄咄逼人的弯弓眉,性格粗暴,常酗酒、口角、打斗。”在影片中,几乎半数以上的任务特征都是与史实相违的,上述的例子比比皆是。虽然电影作为一种二度创作的艺术,在历史方面的还原可以加工创新,但是作为萧红传记的电影,无论如何对历史也不能频繁失真。拍摄年代戏的前提是充分尊重历史而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而《黄金时代》没有做到这一点。

二、文化的“激流”与影像的“记录”

电影《黄金时代》中的台词从始至终都散布着文艺,观众几乎从习惯到陶醉于这样的氛围中。散文体式的旁白与对话,让人感觉翻开一本厚重的书籍,记载着全部都是属于萧红这样文艺青年的黄金年代。影片多次“记录”了萧红的作品,每一次发生的事情都迎合了作品的诞生,这也是本片碎片化处理的叙事形式。片中出现的重要人物鲁迅,导演刻意编排了日常生活的细节,对整个鲁迅与萧红见面的次数都一一罗列,影片把“教科书”式的鲁迅那般“言辞犀利”的形象一改平常,给观众塑造了一个平易近人、文雅慈祥的鲁迅。这也许是导演对鲁迅的解读,也可能是对整个黄金年代人物的解读。许鞍华说过:“我想让演员不要想他们是那个年代的人,只是想当时这个人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跟那个人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我觉得这样子你就直接能进去他们的生活,要不这些人没有感觉,没有灵魂。”这也证明了导演在影像“记录”历史的同时,把每一个碎片拼凑成自己想象的那样,即便是无法真实,也要把当时的“黄金时代”表现出来。

这部电影除了文艺以外,还有使人深思的一面,那就是文人与文化。导演许鞍华从多方面刻意表现其对文学的热爱和忠实:萧红在影片当中多次说道“我只想好好写文章,对政治,我不懂。”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正是文人的骨风成就了一批推进文化“激流”的人物,也造就了历史中文化名人的典范。在如今整个社会中,迁客骚人的事迹已经成为传说,许鞍华意图通过《黄金时代》来呼唤当今社会的文艺之路和文化诉求。在滚滚红尘的现代社会,《黄金时代》作为一个文本的“出发点”来创造对历史、人物的认知而来的历史观、艺术观、人生观、价值观,所持的创作风格与擅长的创作手法也是融入了其中。文化的“激流”掀起了一波文艺的浪潮,许鞍华用自己的创作方式来“记录”其心中的“黄金时代”,似乎成为一种怀旧,但更多的是一种感慨与诉求。

三、历史的“虚妄”与现实的“映射”

与同期上映的两部电影《亲爱的》与《心花路放》相比,《黄金时代》的票房十分惨淡,原因在于三点:第一,视听语言的运用在一定层面没有迎合大众审美的心理习惯。让・米特里谈到“在电影中‘观众从来不是针对一个事物,而是通过一个事物获得讯息。’两个程序同时并举。”换句话来讲,观众的审美虽具多样性,但总体观影的思维确实通过电影本体给出的范畴来解读其本身内涵,而电影《黄金时代》把影视手法抒情化或散文体化,这样的蒙太奇也随之呈现抒情的风格,这就导致观众或者被迫习惯于这种表现方法,或者缺乏耐心甚至反感;第二,商业制作与文艺创作本来就是电影界争论许久而未见分晓的事情,在文艺电影创作初期,导演以及剧作人员都会考量电影本身实现的价值定位,把电影的“成败”与商业的票房挂钩,更不会出现如王家卫等风格派导演的唯美电影的作品。所以,笔者认为虽然《黄金时代》没有达到预期的票房数据,但是显示出中国电影在文艺片道路上敢于迈出步伐并且承担“千夫所指”;第三,引萧红传记而创作的《黄金时代》,已经定性人物传记电影,并用文艺手法创作,虽并非开河之作,但也在大量商业电影“争花怒放”中“独树一帜”,这是对历史人物的致敬,也是对文艺情怀的回顾,更是对现今文化的诉求。影片的上映引起了萧红热,众多学者观众都频频关注萧红,纠正影片的真实与虚伪,这样就掀起了一股批驳的浪潮,纷纷给出否定的差评,导致观影数量减少,影片票房“跌落”。 不谈影片的票房数据的价值,单论影片的背后深意,《黄金时代》却在影响力上达到了其该具备的价值,体现有三点:第一,《黄金时代》背后对年代风云人物的致敬不仅仅在影片画面中处处流露,那种充满暖色的画面,光鲜靓丽的人物情境,诗意的台词表达等等,都体现出该影片努力挖掘黄金时代风云人物的全貌;第二,观影后使观众最难过的是萧红最后误诊的去世,去世后那段回忆录般的自述,骆宾基眼神中虚幻的萧红背影,这些都成为本片感人至深的情感表现。影片背后是导演许鞍华通过回顾年代人物往事,感慨当今时代的文艺没落和颓然。如此深刻的情怀,成为《黄金时代》留下最为珍贵的价值;第三,影片作为人物传记电影,重现历史景貌,把生命与文学融为一体,在历史的长河里,不论战争残忍,还是艰难穷困,还是生命垂危,都贯穿了文人风度和文艺情怀,影片最后的抒情强烈抒发出一个思想:人的生命历史长河中地位是渺小的,但是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会在历史中永存。即便影片《黄金时代》呈现“虚妄”的历史,但这份感叹中的历史情怀显得格外沉重与庄严。

四、结 语

从表面的、从简而论的“成功”或“失败”,“文艺”或“商业”的二元对问题上设定,更值得探讨的是遮蔽于表象的争议聚焦背后的诸多内涵。电影《黄金时代》在票房数据上没有体现出价值,但是在历史的文化诉求中挖掘了深意。在这样“真实性”和“虚构性”的艺术创作中回归历史本性,叙事结构“真”与“虚”之间的辩证关系本身成为了一种表现方式。散文体式的风格把人物传记的文艺电影演绎得独具意蕴,即便观众感觉没有清晰的主线索,没有所谓的“一气呵成”,但也成为文艺电影文艺化的一种新的尝试与突破。电影《黄金时代》的艺术价值,最终回归于“虚妄”的历史中,隐渗着强烈的文化诉求。

参考文献:

[2](法)让.米特里著.崔君衍译.电影美学与心理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3]葛浩文.萧红传(第二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4]网易:专访许鞍华《黄金时代》是我最实验的电影[EB/OL].http://ent.163.com/14/0908/08/A5JUFN5000034UB9.html.

[5]贾磊磊.电影语言学导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热点推荐

上一篇:从不同电影对鸦片战争的解读看意识形态变迁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