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中本《周易文》校勘

中本《周易文》校勘

小编:

唐德明是著名的音和家。於典音太,後人穿的象,他在校理群的基上,“精研六典,九流,搜同,校之《》、《雅》”,著《典文》30卷。《文》是先秦《周易》等十四部典著作注音的一部音,它按文及其注的序,摘字句,注音,大多字都明反切或直音,助人懂文和注文。它以前的籍注是一,之前的文字、、之也具有性意义。它的注音被分附在各注之後,成些典不可缺少的工具。

中本《周易正》後附《典文》一卷,这我懂《周易》了巨大的便利,然而《文》在後人流抄的程中非善美,免出,故者不揣陋以中本《文》底本,校南昌府本、江西局本,校其他版本,考是非,去存真,以期方便後人。

校勘

1.,似遵反。向秀云:也。徐音。比依。(中本99上第3行)

案:比,南本、江西本、北大本作“此”,《典文》①作“此”。文意可知作“此”。

2.其分,符同反。(中本99中第21行)

案:同,北大本同,南本、江西本作“”。《文》作“”。分,《》“扶切”,“”母“”。,《》“亡切”,“明”母“文”。同,《》“徒切”,“定”母“”。“文”“”相去甚,故“同”,作“”。

3.,星反,又星目反,也。(中本99中第28行)

案:目,南本、江西本、北大本作“自”。《文》作“自”。,《》“先切”,“心”母“”。古音并心母部,音同。“”,自“至”,戴震《考定用同用四表》“”“至”同用,“”“星自切”“心”母“至”,“”“斯切”“心”母“”,音近,故“”常假作“”。而“目”是屋,“”“至”相去甚。故“目”疑“自”之形近而。

4.■小畜(中本99中倒第5行)

案:■,南本、北大本同,江西本作“■”。《文》作“■”。《周易兼上需卷第二》:“■乾下巽上。小畜:亨。不能畜大,止健志,故行是以亨。”可知,江西本增。

5.,音胃,也。李于鬼反。(中本99下倒第21行)

案:于,江西本、北大本同,南本作“丁”。《文》作“于”。,《》“于切”,“”母“未”。于,《》“羽俱切”,“”母“虞”。丁,《》“切”,“端”母“青”。“”“于”母都是“”母,而“丁”母是“端”母,所以“丁”字,“于”字正。

6.■,卑退,屈巳下物也。五世卦。子夏作,云:三,也。(中本100上第4行)

案:,南本、江西本、北大本作“”。《文》作“”。三,江西本同,南本作“二”。《文》作“”。北大本改作“”,且出校勘:“按阮校:宋本、本‘二’作‘’。案‘’字是也。改。按:阮校所引‘三’‘二’。”此“”“三”作“”,文意乃通。“”通“”,。《・文志》:“易之。”②班昭《征》:“思约兮。”③《・》:“之德。”④

案:且,南本、江西本、北大本作“旦”。《文》作“旦”。《毛氏疏》、《毛後》、《毛通》均引作“日始旦”。可知,“且”,作“旦”。

8.乾,音干。(中本100中第30行)

案:干,江西本、北大本同,南本作“千”。《文》作“干”。乾,古寒切,“”母“寒”。干,古寒切,“”母“寒”。千,先切,“清”母“先”。干,“”母“寒”,乾,“”母“寒”,音同。千“先”,“寒”音近,音近形近而。

患,乃且反。(中本100下第13行)

案:且,南本、江西本、北大本作“旦”。《文》作“旦”。,那干切,“泥”母“寒”。又奴案切,“泥”母“寒”。旦,得按切,“端”母“寒”。且,子切,“精”母“”。又七也切,“清”母“麻”。“”“麻”“寒”相去甚,故“且”,作“旦”。

10.,在干反。云:委。薛、虞云:“之多也。”又音。(中本100中倒第10行)

案:干,北大本同,南本、江西本作“于”。《文》作“干”。,昨干切,“”母“寒”。干,古寒切,“”母“寒”。于,羽俱切,“云”母“虞”。“寒”“虞”相去甚,故“于”“干”形近而。

11.道浸,子反,下同。(中本100下第1行)

案:子,南本、江西本、北大本同,本作“予”。《文》作“子”。浸,《》“子反”。子,“精”母“之”,予,“以”母“”。“精”“以”部相去甚,故“予”“子”形近而。

案:不,南本、江西本、北大本作“下”。《文》作“下”。文意可知,作“下”是。 13.涕,徐他米反,又音弟。(中本101上倒第6行)

案:米,南本、北大本同,江西本作“木”。北大本出校勘:“米,宋本、本同,本作‘木’,本作‘李’。”《文》作“米”。涕,《》“他反”,“透”母“”。又“他反”,“透”母“”。,“”母“”。,“”母“”。米,“明”母“”。木,“明”母“屋”。“”“屋”相去甚,故“木”,作“米”。

14.戚,于寂反。《子夏》作嘁。嘁,子六反,咨也。(中本101上倒第3―4行)

案:于,南本、江西本、北大本作“千”。《文》作“千”。戚,反,“清”母“”。于,羽俱切,“云”母“虞”。千,先切,“清”母“先”。戚、千同“清”母,而于“云”母,去之甚,故此作“千”。,南本、江西本同,北大本作“”。《文》作“”。《方言疏》、《文》、《周易考》均引作“嘁,子六反,咨也。”故此作“”。

案:,南本同,江西本、北大本作“”。《文》作“”。《文》、《》均引作:“,面骨也。”“”“”形近而。

案:■,北大本同,南本、江西本作“■”。《文》作“■”。《周易兼下卷第五》:“■坤下上萃亨聚乃通也。”可知作“■”是。

案:又,北大本同,南本、江西本作“也”。《文》作“也”。《周易要》、《周易通》、《易通》均引作“井,深也”。文意可知作“也”。于,南本、江西本同,北大本作“子”。《文》作“子”。井,子郢切,“精”母“清”。子,“精”母“之”。于,“云”母“虞”。“精”“云”部相去甚,故作“子”。安,世界本、北大本同,南本、江西本作“”。《文》作“”。《周易要》、《周易通》、《古今要》均引作“周云井以不更”,故作“”是。

案:及,南本、江西本、北大本作“反”。《文》作“反”。,《文》“初力切”。可知,作“反”是,作“及”文意不通。

案:冫攵 ,南本、江西本作“丬攵 ”,北大本作“收”。《文》作“收”。《周易要》、《周易通》、《周易言》、《氏周易集解》均作:“收,徐救反。”“冫攵 ”、“丬攵 ”疑是“收”在流程中落模糊。此作“收”是。

20.于于,如字。云:干,水傍,故停水。云:水畔干。毛《》云:涯也。又云:也。荀、王云:山水也。翟云:涯也。(中本103上第19行)

案:于,南本、江西本同,北大本作“干”。《文》作“干”。干,北大本同,南本、江西本作“于”。《文》作“干”。此都作“干”。干,水涯也。《易・卦》:“于干。《》干大水之旁,故停水者。”⑤《・魏》:“之河之干兮。《》干,也。”⑥作“于”文意不通。

案:干,北大本同,南本、江西本作“于”。《文》作“干”。磐,博官反,“”母“桓”。官,“”母“桓”。干,“”母“寒”。于,“云”母“虞”。戴震《考定用同用四表》:“寒”“桓”同用,而“虞”去之甚,故作“干”是。

22.,徐武反,又亡反。微昧之光也。《字林》作昧,亡太反,云:斗杓後星。王云:音妹。作昧。服虔云:日中而昏也。《子夏》云:■,星之小者。同。薛云:星也。(中本103中第5行)

案:■,南本、江西本、北大本作“昧”。《文》作“昧”。《周易附》、《周易要》、《周易通》均引作“昧,星之小者。”“■”疑“昧”形近而。

案:人,世界本同,南本、江西本、北大本作“入”。《文》作“入”。集,秦入切,“”母“”。入,“日”母“”。人,“日”母“真”。“”“真”相去,故作“入”是。

案:于,南本、江西本、北大本作“千”。《文》作“千”。《文》:“蒿。生千,百。”故“于”,作“千”。

案:棘,北大本同,南本、江西本作“林”。《文》作“棘”。《周易附》、《周易本》、《周易通》均引作“棘”。故“林”疑“棘”形近而。

26.以,反(中本105中倒第16行)

案:,北大本同,南本、江西本作“官”。《文》作“官”。,古丸反,“”母“桓”。,“”母“”。官,“”母“桓”。“官”、“”“”同“”母,故此作者皆可。

27.屯,遍反,注及下皆同。加字。(中本105中倒第5行)

案:加,南本、北大本作“如”。《文》作“如”。文意可知,“加”“如”字形近之,作“如”是。

通版本的比,可以中本《周易文》在抄的程中不可避免地衍生了一些,大部分形近而。通字、音,我就可以其加以考分析。《文》我理解《周易》涵了很大的方便,所以《文》行整理校勘,直到在是很有值的。

注释:

①以下《文》.

②[]班固撰.[唐]古注.・文志[M].上海:商印,1955.

③[粱].[唐]李善注.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④[]昭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⑤[魏]王弼,康伯注.[唐]孔疏《周易正》[M].北京:北京大出版社,2000.

⑥[宋]朱熹.集[M].北京:中局,2011.

考文:

[1]十三疏・周易正.阮元主持校刻.中局,1980.

[2]十三疏・周易正.阮元主持校刻.中局影印南昌府本,2009.

[3]十三疏・周易正.阮元主持校刻.江西局,同治十二年.

[4]周易正.[魏]王弼,康伯注.[唐]孔疏,北京大出版社,2000.

[5]典文.[唐]德明撰.中局,1983.

[6]字古音手.郭良著.商印,2011.

[7]文解字注.[]慎撰.[清]段玉裁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热点推荐

上一篇:《毛诗传笺通释》声训条目语音初探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