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不完整的圆

不完整的圆

小编:

摘 要:《阿Q正传》中圆的内涵与《喧哗与骚动》中圆的内涵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文章具体分析了这二者圆的意义,延伸出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具象,更加深刻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方作家的文化思想。

关键词:阿Q正传;喧哗与骚动;圆

在《阿Q正传》中,阿Q在最后都在努力的将手中的那个圆划圆,却最终只是将圆画成了瓜子模样。《喧哗与骚动》中,班吉的圆,昆丁的圆,杰生的圆都在某种程度上遭到了破坏,变得不再完整。从这种相似的不完整的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到深刻的文化内涵。

西方的文化是一种否定的发展,一直否定,后来者的胜利是站在前者倒下的旗帜之上的。在希腊神话中,宙斯的胜利是打败了自己的父亲,而他也一直担心着自己将来会被自己的子女杀死,取而代之。不断否定的结果是让西方的文化形成了一种螺旋式的上升的形式。

而中国的文化却是在一直在往后看。首先,中国文化畸形的早熟是重要的原因,其次是中国人思维方式。中庸的文化,崇圣的特征让中国文人能够突破前任,甚至反对前人的例子很少。中国人一直在画着圆圈,这个圆圈代表的是中国几千年执拗传承的传统文化。

但是,在西方整体向前的形势下,还是存在类似中国文化形态的时间段。在年轻的美国在意气风发,反叛着各种过去式的同时,还有着一段停滞不动的时间。那段时间的正是年轻的美国的南部。以奴隶制为主的南方种植园,即使在南北战争之后,还有一直坚持画着圆圈的一代人。正如即使不识字的阿Q在画着圆圈一样,他们也给自己画了圆圈,就在那个圆圈里,坚持着神圣的南方传统,他们执拗的抵抗着外来的北方文化的冲击,坚持着自己的南方价值观。

福克纳在作品中是怎样表现美国南方的这种画圆的固守呢?

白痴的班吉有一个圈,他的圈中是“情”,是那种南方坚持的彼此间相互扶持的友爱之情,是对于南方温情的回望与期待。而凯蒂的离开让他的圆永远失去了完整。

精神分裂的昆丁更有个圆,这个圆是南方的“名”,即南方人最为骄傲的名誉。圆里面是他作为南方人坚持的信仰与根深蒂固的价值观。他把自己划定为骑士,而自己的妹妹凯蒂则是对应的南方淑女形象。他失去了令人骄傲的财富和牧场,失去了可以炫耀的种植园,剩下唯一可以体现南方骄傲的是他的妹妹的纯洁和高尚。为了维护他们上等人的骄傲,他只能尽其所能的保护着妹妹的贞洁。但凯蒂的行为却将这个圆圆的圈打破了。而无奈的昆丁,只能自己选择了在圈内死亡。

精神偏执的杰森的圆已经变质。他的圆是“利”,他的圈子里完全是自己,自己的金钱,自己的利益。他圆的完整也被打破了。他摆脱了南方的旧观念,却没有成功的建立健康的价值观,只能将自己的金钱置于最高位置,最后的结局当然是可悲又可笑的。

这样的结局同样体现在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中,第九章,就文章的最后一章名字叫“大团圆”。因为中国传统文学中对于“大团圆”有种古怪的传承。而,这里,鲁迅先生不仅是对于传统文学的极大讽刺,也增加了阿Q悲剧命运的一种喜剧色彩。从整体分析,《阿Q正传》和《喧哗与骚动》不仅是文化背景特质上的类似,在人物上我们可以发现:阿Q身上包含了他们三个(班吉,昆丁,杰生)的特质。

首先,昆丁对于传统的维护和阿Q身上那种对于中国传统礼教的天然的维护。昆丁体现的是对于名誉和自然的斗争。而阿Q这种思想确实带有了更多的喜剧色彩。他的恋爱事件也同样体现了他内心坚持的“存天理,灭人欲”和内心欲望的挣扎。。

其次,杰生的金钱化价值观和阿Q对于革命党的投靠出于自己内心虚荣的需要。从这方面来讲,他们都有一个最为自我的圆圈。杰生很明显,是一个社会转型期努力在追赶时代的形象。他的利益至上确是美国北方文明黑暗面的表现。而阿Q呢,自始至终都用他的“精神胜利法”保护着自己,维护着自己最可悲的自尊心。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的阿Q似乎又是有着杰生的一面,可以说,这方面的特征也是重合的。

最后,班吉的特征在阿Q更是有所体现。班吉是一个智商保持在三岁的白痴。他的圈子里只有凯蒂一个人。而阿Q似乎一直是孑然一身,没有任何可以给予他温情的家人或者朋友。

在《喧哗与骚动》中有着阿Q的影子,在阿Q中又有着《喧哗与骚动》的特征。虽然着各自鲜明的文化特色,但是在深层又积淀着深刻,相似的人类本质。

这两本书的背景有着相似之处,都是在固有的传统文化遭到外来文化侵袭的对应,而不同之处在于,作者本身的态度。鲁迅先生是带着嘲讽的态度塑造了复杂的阿Q形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鲁迅先生的态度是决然反对的。而福克纳的虽然将复杂的形象转化成了三个独立的个体,但是他的态度却是复杂的。他对于南方文化抱有某种隐秘的留恋,但却看到了时代往前的发展,不得不痛苦的承认那些还停留在过去时间的人们,如果不作出改变,只能灭亡。

这两位大家的态度有着深刻的启迪。在《喧哗与骚动》中,班吉,昆丁,杰生画圆全部的失败,在《阿Q正传》中阿Q画圆的失败都告诉我们:文化画圆式的发展形态是最终会落后于人,我们应该打破那个圆圈,走出那个圆圈,虽然痛苦,但拆开圆圈之后,让发展的线条一直往前,才是最终走向光明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谈中国画的装饰意味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