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跨文化漂流探析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跨文化漂流探析

小编:

[摘要]由李安执导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第85届奥斯卡颁奖礼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囊括了最佳导演奖在内的四项大奖,其成功的原因是多元的,但其最为可贵的地方在于对东西方跨文化元素精准的把握,使得这次跨文化漂流之行直抵人心,呼唤起了世界各肤色的观众关于信仰、命运与人性的共同思考。本文通过对《少年派》中跨文化元素的归纳、总结和分类,从内隐和外显两个方面来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跨文化元素对该部电影主题的辅助营造和升华。

[关键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跨文化;内隐;外显

一、研究背景

在第85届奥斯卡颁奖礼上,由李安执导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少年派》)入围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配乐、最佳剪辑、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视觉特效、最佳艺术指导等十一项提名,并一举斩获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原创音乐、最佳视觉效果和最佳摄影四项大奖,成为最大的赢家。在票房上,《少年派》在首先上映的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中,首周便拿下了6个周票房榜首,更有着全球58亿美元总票房的傲人业绩。影片之所以得到奥斯卡的如此青睐,赢得全世界如此多的影迷为之驻足,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东西方文化堪称完美的结合和展现,使得这次跨文化漂流之行直抵人心,唤起了世界各肤色的观众关于信仰、命运与人性的共同思考。而这些跨文化漂流的元素有些是外显的,有些是内隐的,二者共同作用直逼人们的内心深处,使得影片获得了始料不及的艺术效果。

二、外显的跨文化元素

在《少年派》中,外显的跨文化元素以单一的形式出现,通过对另一截然不同的跨文化元素的特写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对另外一种文化获得认知甚至是产生好奇。李安曾经的力作,一举获得第73届奥斯卡十项提名四个奖项的影片《卧虎藏龙》就是成功运用单一型表层跨文化元素在西方大获全胜的影片典型。在视听方面,它给西方观众呈现了一场东方文化盛宴。在京鼓、笛、二胡、琵琶等汇成的东方天籁中,在竹林中飞来飞去的中国武侠们书写了东方文化奇观,并引发了对于中国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内在反思。在《少年派》中,李安团队更是娴熟地驾驭着该元素为观众带来的冲击。在影片的开头,伴随着充满印度风情的Pis Lullaby歌曲,延伸的镜头牵出了印度壁画、印度特色建筑和动物,让观众被深深地吸引。伴随着影片故事情节的深入,这些跨文化元素相互交织、相得益彰,更是通过营造情感的共鸣带领观众度过电影的每时每刻。比如说Ananda所跳的典型的印度舞蹈,派追随Ananda出来在集市所见到的传统的印度风情场景,和少年派有关的印度丝竹吹奏,有关老虎的波斯奈伊笛独特神秘的木管音色,等等。在维瑞安努尔庙放河灯的一幕通过无比震撼的视觉效果让人感受电影中激烈的宗教碰撞。而电影中派在海上漂流的初期飞鱼的场景更是让西方观众叹为观止,将许多西方观众只幻想或听说过的传说中的飞鱼具象化,通过充满美感的文化场景选择和艺术表演力将台湾9月的飞鱼季文化完美植入。[2]而在影片中的对白,直接提到西方文化元素的场景更是比比皆是,法国巴黎漂亮的游泳池;派所说的Pi Ark实际就是《圣经》中Noahs Ark的意指;在海上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夕,派在高声呼唤着上帝,就像《约伯记》当中约伯对上帝的质问与祈祷;在海上漂流227天正好是《圣经》故事中诺亚重返陆地的日子:2月27号,等等。可以说,这一层次的跨文化元素成功地搭建了影片的整体架构,并与之浑然一体。

同时,外显的跨文化元素也较多地以至少两种不同背景的文化之间的比较、对照和碰撞的形式出现,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听觉上的反思和共鸣,并为电影故事的发展做铺垫和埋下伏笔。《少年派》中李安团队大量地运用其在影片中突出效果,从而成功地为东西方跨文化搭建了桥梁。

影片中观众最先接触到的该种跨文化元素便是故事的始发地:印度。主人公派出生并成长在印度。印度地处东西交汇之地,从古代起就被雅利安人征服过,之后还遭遇了亚历山大东征等大小战争,直到后来19世纪的英国殖民。加上这期间的贸易往来,东西两种体系的文明在这里交织碰撞。可以说,影片为观众呈现的是东方人眼中熟悉而略带陌生的印度,比如说着英语的印度学生和老师,法国管辖下的印度城市等;而在西方观众看来,因为融合了西方元素,诸如教堂、法国人、英语、法语、饭前祈祷等,印度在神秘的外罩下面露出了他们所熟悉的气息。其次,观众接触最多、碰撞最多、反思最多的宗教既是东西方跨文化的表层显现,也是该部影片故事的主要推手。派的母亲对于派在宗教上的启蒙,父亲在宗教信仰上对于派的教化,西方神父在教堂和派的对话,几种来源不同的宗教相互交织在表象上影响着派的成长,派在东西方碰撞的世界观中疑惑着、思考着也成长着。 其他这种比较、对照和碰撞的表层文化在电影中时不时给予观众冲击,并产生让人耐人寻味的思索。比如说关于耶稣牺牲人子拯救世界的讨论,在船上关于素食、肉食的片段,东方船员的肉汁饭是素食的理论,等等。

在这一层次的跨文化元素中,影片凸显了东方文化投奔西方文化的沉没,而派一家人去往西方的行程就暗示着这种文化沉没,放弃东方所拥有的一切,去往西方开启一段崭新的历程。

三、内隐的跨文化元素

如果说外显的跨文化元素是在视听上引起东西方受众关注的话,那么内隐的观念元素就更能直抵人心,唤起观众们内心的感悟,让人反复揣摩。综观影片,我们可以明显辨认出这内隐的跨文化元素实际上是东方感性主义和西方理性主义的较量。 在影片的开头,派的名字Piscine在法语中本代表着游泳池,而这也代表着东方社会对于西方社会的膜拜。但是代表着天堂般美景游泳池的名字并没有让主人公的名字因此而变得高贵,相反因为这个名字“派西尼”和英文中的“小便”同音而备受同学的嘲笑。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他将自己的名字改名为西方代表圆周率的字母“π”,并以默写圆周率小数点后面几百位来让同学折服。这个片段充分说明在代表着东方文化的印度,人们深深地受着西方文化的侵蚀,其行为方式也在发生着演变。其实影片也在试着探讨着一个话题,即文化融合的问题,如果东方社会对于西方社会的元素不加以研究来使其本土化,这样的强加文化是行不通的。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所预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途应该是由东西方文化共融而致的文化和合――既坚持东西方文化的自主,又在平等、宽容、尊重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互鉴,取长补短,融合中西文化之优长,共创一个“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的人类文化大家园。[3]同时,π在这里是意味深长的。圆周率,是一个无穷无尽、永无规律、永不重复的小数,即“无理数”。无理数的发现和之前所谓的“合理存在的数”产生了对立,在历史上被称为“第一次数学危机”。当时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是集政治、学术、宗教为一体的组织,他们信仰宇宙万物像数学一样是绝对的理性和秩序的。可谓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以理性和秩序为主张的宗教。[4]而当这个学派的弟子希帕索斯发现无理数的时候,这个学派中的其他人恐慌地将他推入海中处死。罪名类似其他宗教中的“渎神”。

如果这个世界是绝对理性的,为什么又会有无理数的存在呢?派的母亲在餐桌上的一席话或许给出了我们一种答案,她首先承认了父亲所说的科学发展的成果;而后说,但那是让我们认识外在的世界,但没有办法穷尽我们的内在。就像无论圆的外在条件如何改变,我们可以确知圆的周长与直径,但圆的灵魂“π”,永远是一个无理数。这也是整部电影的主旨所在,理性主义和感性主义在不停地敲打着人们的心灵。

在影片中,外显的跨文化元素最为突出的是宗教,而表层的宗教文化元素下面实际上揭示的是东西方文化社会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等深层的观念文化。以希腊为代表的西方发明了逻各斯(Logos)、抽象的概念,推理体系,理性主义,古典的希腊人认为世界是完全的秩序与理性,整个世界与奥秘都可以被理解与述说。 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则是非概念化的,神秘的。通过神话和象征主义来表达,将智慧隐藏在神话、仪式和歌舞中,而不是通过概念来表达。从影片的一开头,这种通过表象来揭示的观念文化就在不断地互相比较,并紧跟着影片的发展而发人深省。派的父亲由于小时候的经历而笃信科学,即西方的理性主义。童年的派在无数个宗教的影响下在理性主义和感性主义中徘徊,但最终被驯虎一事让理性主义占了上风。在海上漂流的整个过程与其说是派的求生记,不如说是理性主义和感性主义之间的相互抗衡。派在海上漂流,理性帮助他获得食物、水源,但当派被寂寞包笼绝望袭来时,是神性也就是信仰帮助他继续生存了下来。

在影片的结尾,两个版本的故事更是耐人寻味。第一个故事是东方体系感性主义,不可思议的事件和象征化地表达;第二个故事是西方体系理性主义的,经得起逻辑与经验的验证。不同的群体对这两个版本的故事有着不同的感悟,而影片的精妙之处也在于没有让两个故事在影片中开花结果,而是让它们继续在观众的心里发芽扎根,让人们自己去悟出那个属于自己的版本。仿佛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只“理查德・帕克”在和自己的认知世界对视,激发出无限地对于理性、兽性、信仰等的解读。

四、结语

《少年派》是成功的,它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将电影拍摄中最难拍摄的小孩、水、动物制作得天衣无缝,也不仅仅在于那优美动听的原创旋律,它的成功更在于对于东西方跨文化融合的大胆思索与尝试。通过或外显或内隐的跨文化元素的共同作用,这部电影造就了千千万万人心中猛虎的反思,它无关乎民族,无关乎肤色,它是人类共同的话题,那就是信仰、命运与人性。

[参考文献]

[2] 赵莉.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多维度解读[J].中国电影市场,2013(01).

[3] 叶旭军.赛珍珠中西文化和合思想探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4] 我是大皮哥.我更愿意相信奇幻的漂流,但无法回避残酷的事实[OL].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68494/,2012.

热点推荐

上一篇:红颜,知已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