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中国抗日题材电视剧异化根源分析

中国抗日题材电视剧异化根源分析

小编:

[摘要]抗日战争题材是中国日本殖民题材影视作品的主流,其集中描写抗日英雄如何抗日以激发爱国主义情怀的创作模式影响至今。中国的意识形态电影理论特征和历史观对抗日题材影视作品的影响导致了此类作品多样化视角的缺乏,也是2011年以来中国抗日题材电视剧异化的根源之一。同时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抗日题材影视作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作品前景内容单一,背景被过度压缩;二是与新中国成立前进步电影中的抗战题材电影比较,新中国成立后同类题材电影普遍缺乏人文关怀。

[关键词]影视剧;抗日战争;意识形态电影理论;历史观

2013年5月,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着手对 “抗日神剧”进行整治,终结了中国电视剧抗日题材过度娱乐化罔顾公共理性的闹剧时代。我们认为,“抗日神剧”一度甚嚣尘上是中国抗日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定势在影视过度娱乐化时代的畸变,因此,有必要对此前中国抗日题材影视作品的某些创作特征及其成因进行深入讨论。

一、抗日战争是中国日本殖民题材影视作品的主流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构成,从1894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日本侵略中国长达半个世纪,这段历史对中华民族的伤害以及中华民族发出的“愤怒的吼声”自然成为中国影视创作重点叙写并长期存在的题材类型。

(一)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在中国日本殖民题材影视作品中占绝对优势

中国共产党由于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受到世界瞩目。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际上两个阵营意识形态严重对立以及中华民族内部国民党退守台湾仍意图反攻大陆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内地生产的电影题材集中在中国共产党如何抗日、如何打败国民党、如何建设新中国等几种类型。因此,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题材是中国影视作品题材的重要类型。根据我们的粗略统计,新中国成立后可以检索该类题材电影超过三百部。

(二)国民党抗日题材作品在1984年以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内地开始重新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重大作用,1984年出现了第一部涉及国民党抗日题材的影片《喋血黑谷》,直到1986年全片表现国民党抗日的《血战台儿庄》出炉,和国民党有关的抗战影片随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例如电影《浴血疆城》《血战昆仑关》《七七事变》《大捷》,电视剧《忻口战役》《我的团长我的团》《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远征军》等。

(三)二战前中国日本殖民题材影视作品少且题材集中

表现甲午海战至二战期间的日本殖民题材影视作品也很少,电影方面仅有《邓世昌》《甲午风云》《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等几部表现甲午战争题材的作品,电视剧仅见与《北洋水师》《走向共和》中的若干集剧情中。从目前搜集到的材料来看,表现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电影基本上都由台湾拍摄,内地对此类题材的失语至今,这显然是国共两党长期对立以及沟通后内地对台湾相关历史缺乏了解所致。

二、中国抗日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定势

在日本殖民题材影视作品中占据绝对优势的抗日题材影视作品在题材处理上呈现突显抗日英雄主体形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两大定式,由于长期以来对多样化视角缺乏追求,导致此类题材的创作定势影响至今,这应该是“抗日神剧”这一怪胎产生的重要根源。

(一)定势一:以日本侵略为背景,凸显抗日英雄主体形象

洋洋洒洒百余部抗日影片,无论优秀与否,主角类型基本在战斗英雄(《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少年英雄(《鸡毛信》《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地下英雄(《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各类英雄范围内。这些英雄无论是卡利斯马式的,还是反卡利斯马式的,都是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面对险境的智勇双全与视死如归成就了他们在银幕上的光辉形象。“许多抗战题材影视作品借助历史话语重构英雄人物,以特定的策略有效地弘扬英雄主体的镜像,传播主流意识形态。”[1]

实际上,这里讨论的是此类题材影视作品叙写的背景与前景问题。简单地说,中国抗日题材影视作品的前景内容单一,而背景被过度压缩。“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是“真的猛士”,但他的反复上演却使该类作品艺术表达角度过于单一,他对观众欣赏中心的牵引导致的另外一个后果就是模糊了庞大的历史背景。而这庞大的背景展开来看至少还包括三个层面:

(1)日军的侵略暴行;

(1)广大中国百姓因此而遭受的苦难;

(3)国际社会的表现。我们认为,这些背景中有很多人性的、具有民族精神的题材可以深入挖掘,还有很多丑恶需要鞭挞,这些曾经的背景可以被创作者有意识地推到前景中,日本殖民题材影视作品的类型可以开掘更广阔的创作空间突破抗战电影这一类型片的定式。

(二)定势二:以“抗”为主要情节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抗日战争时期是缔造中国的民族国家意识的关键时期。天崩地裂的社会巨变下,民族国家的历史叙述结构被强化,抗战成为中国民族主义思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资源。”[2]无论是叫做“抗日”还是叫做“抗战”,从概念到影片内容都集中在了“抗”上,其主题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史上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全面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御外辱,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坚强意志和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我们认为,这种主题所代表的永恒的正义和民族的不屈是此类题材影视作品保持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与新中国成立前比较,新中国成立后此类题材影视作品普遍缺乏人文关怀,像新中国成立前《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这样以日军侵略下的家庭离散这一民族主义题材为中心的悲剧影片,《遥远的爱》(1947)这样书写日本逐步侵略中国的过程以及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一群男女的编年史,《八千里路云和月》(1947)这样通过两个爱国青年历尽艰苦服务抗战和有人发国难财的对比来概括战时和战后社会生活的影片,在新中国成立后很少看到。此外,新中国成立后影片也缺乏像电影《鬼子来了》这样对中华民族自身深刻反省的影视作品。

三、中国抗日题材影视作品创作定势的动因考察

(一)中国抗日题材影视作品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电影理论特征

“创作电影就是作为特殊的教化工具,强调电影社会宣传功能,确实是中国电影早期创作者比较明确的认识。所以,中国电影理论包含着浓重的政治社会意识形态色彩。”[3]“抗战题材文艺作品承担着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生产和再生产功能。”[2]意识形态电影理论强调,电影作为一种表达手段,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无论就电影的生产机制、电影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以至电影的基本装置而言,都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电影既受制于国家意识形态机器,也再生产这种意识形态。而电影作为意识形态机器,它的社会功能具有多义性:出于“木乃伊情节”的对现实摹写与复制功能;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宣传功能;对公民意识的教化功能;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功能,等等。

不可否认,影视作品对人的情感和思想的浸染是它与生俱来的功能,有责任的影视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并运用这一功能。但是,中国传统抗日题材影视作品过于强调的电影社会宣传功能,因此,同类题材影视作品虽然数量众多,但不过是将一定的情节普遍化,指派叙事者、演员和观众到了一定的位置上被赋予特定的功能,呈现典型的“大叙事”特征。而随着政治环境、社会思潮、文化思潮变化,同类题材的“小叙事”影视作品应该具有更加宽阔的创作和观赏领域。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开掘更丰厚的精神底蕴,获得时代性话题,更好地尊重艺术规律,寻求新的表现手段,是中国的抗日题材影视作品面临的重要问题。[4]

(二)历史观对抗日题材影视作品的影响

在现实世界,对于同一历史事件,某些国家政权和人民的历史观点在某些层面会有不同,政权和人民的历史观点往往取决于评价者的政治取向和对民族主义的态度等。以二战期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这段历史为例,在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上,中、日、韩三国呈现不同的历史观。中国的历史教科书是以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为中心,在阐述历史的过程中,以加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感为目的,侧重书写中国军民民如何抗日,对团结合作取得最后胜利的部分过于强调,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在2002年历史教科书修订版有关战争时期的叙述上明显加强了爱国主义倾向。[5]韩国教科书中基本都是人们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悲惨经历和反抗运动,[5]呈现自虐史观的诸多特征。在日本,引发很多争论的日本扶桑社《新历史教科书》建立在日本是神的国家的基础上,在古代史部分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充分的铺垫,到了近代,日本就顺理成章成了亚洲最优秀的国家,成了亚洲的领袖,所以它所进行的战争就是领导亚洲与西方作战的解放亚洲的战争,对侵略行径的正义抵抗成了应当被镇压的反日活动。[6]

与历史观相呼应的则是这些国家的影视作品,日本绝不允许抗日题材作品在日本上映,日本人想要看此类题材得到中国和韩国去看。韩国影视剧则强调本国人民遭受的苦难,我们在韩国感受到的对日抵触情绪明显高于中国。而在中国,可能是出于对本国人负面之处和遭受苦难的谱写这种“自虐”行为会引发民族虚无主义的担忧,大量基于爱国主义的影视作品集中表现为以“抗”为核心的斗争上。

我们认为,2011年以来中国接连不断的“抗日神剧”即是该类题材影视作品在意识形态理论和历史观指导下被过度娱乐化而发生的异化,其结果是“抗日”题材进一步退化为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悄悄替换成武侠剧、偶像剧,过度娱乐化游戏化的创作态度使得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类型元素荒唐地消费了严肃神圣的重大历史题材。

[参考文献]

[2] 胡谱忠.大众消费主义文化里的“抗战戏/片”[J].当代电影,2012

(10).

[3] 周星.关于中国电影理论构架的梳理[J].当代电影,2004(06).

[4] 边国立.新中国抗战影视扫描[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04).

[5] Sneider D.History Textbooks and the Wars in Asia:Divided Memories[M].New York:Routledge,2011.

[6] 荣维木.谁是战争的祸首――评日本扶桑社《新历史教科书》对中日战争的描述[J].民国档案,2002(03).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解三字经(之五十一)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爆破工程心得体会总结(汇总9篇) 2023年住房租赁合同?(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