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当代文学的声像化趋势研究

当代文学的声像化趋势研究

小编:陈欣琦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文学愈发和图像、影像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为文学的声像化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一部部经典文学作品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出现,丰富了受众的接受体验。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政治、经济及文化领域发生剧烈变革,其影响直接辐射到文学:随着大众传媒的兴起,视听艺术逐渐取代文学艺术成为文化主流,文学除一小部分继续保持着传统文学的样态,绝大部分呈现山泛化的倾向,传统意义上文学的范畴被大大扩展。文学向大众传媒的转移,表明我们已进入了泛文学时代。

当代文学作品的声像化改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必然地出现一种新的性质的文学形态,这样,到50年代后期,新文学的使用已大大减少,开始出现了以现代文学加以取代的趋向。改革开放后,当代文学才真正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景象。鲁迅的小说《故乡》改编成电影《祥林嫂》,电影的拍摄上改变了小说中的叙述方式,为了更好地把观众带入故事情节,变成了平铺直叙的线性叙述法,此外还在开始和结尾增加了旁白。还有《老舍》的《我这一辈子》改编的电影《我这一辈子》,同电影《祥林嫂》一样起到了一种教化作用,以旧社会的黑暗苦难反衬新中国的光明希望,唤起观众对新社会的希望和激情。

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八个样板戏的兴起又增添了一种文学声像化的方法,小说被改编成京剧和芭蕾舞剧,这样大众化民问化的改编使得戏剧本身比文学文本传播的更深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根据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的其中一部分改编的京剧《智取威虎山》,该小说还被改编为话剧版、交响音乐版和电影版。

到了新时期,文学也恢复了自主性和独立性,反思文学、伤痕文学、寻根文学等文学思潮此起彼伏,与人们经历}一年文化禁锢后喷薄而出的阅读热情相呼应。除了延续上一时期对经典现代文学作品的改编,更多的当代小说以电影的形式走上大银幕。1972年,由前涉执笔完成的长篇小说《桐柏英雄》出版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小说连播,人民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了《桐柏英雄》连环画。197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又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小花》,由陈冲、刘晓庆、唐国强等人主演,获得巨大成功,影片中的主人公赵永生、赵小花的名字,在当时几乎家喻户晓,这部小说也在2013年改编为同名电视连续剧。

上世纪末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卜视听艺术逐渐取代文学艺术成为文化主流,然而当代文学并没有因此淡出受众的视野,而是更多的以电影的形式出现,如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刘恒的小说《伏羲伏羲》改编为电影《菊豆》等等。电视剧也开始走进各家各户,于是长篇小说再次在荧幕上找到了立足之地,二月河的帝土小说《康熙大帝》被改编成电视剧《康熙土朝》,《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也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

新世纪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生代小说和网络文学也因受众广泛,深受广大青年人喜爱而被改编。以2012年最火热的宫廷戏《甄娟传》为例,该戏改编自流澈紫在网上连载的小说《后宫甄娟传》,在网络上俘获一大批粉丝之后又在电视荧幕上掀起一股宫斗热。

文学作品声像化的利弊分析

从文学的生存意义上看,直接诉诸感官的声像文化虽然降低了大批文学读者的阅读兴趣,但它也在为文学创造出更多的立体的全方位的读者。以电视媒介为例,数}一个电视频道,每天都在小问断地播放电影、电视剧,古典小说、经典作品以及创新的通俗小说等,就成了影视剧本最主要的来源。加之当今影视拍摄技术的小断发展,镜头能够还原甚至超越文学作品中原有的意境,如3D电影《智取威虎山》运用了3D技术,使小说中的激烈枪战,林海雪原风光,主角斗智斗勇等场景以真实立体的效果呈现在观众眼前,先进技术的运用使电影以声像的形式美轮美矣地呈现了小说的精彩内容,又重新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如此一来这些文学经典就可以一直活跃在观众的视野。

除了影视化的改编,现代声像文化的发展,读者可以从各类信息媒介上获取文学信息,如网络上的新书好书推荐,为读者挑选购买书籍提供平台。正如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消息第一时问发出就占据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版面,电视上各种关于莫言的纪录片,网络上激烈的话题讨论使很多之前小熟悉甚至是小认识莫言的人马上获得讯息,各大书店里莫言的书籍抢购一空,出版社连夜加印。这就是声像的力量,它小仅可以再现文学世界,还可以为更多人打开通往文学世界的大门。

从声像文化的生存意义上看,文学对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文学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史,文学的经验、规范以及传统,都是影视与之无法相比的,年轻的影视艺术可以从崇高的文学典范中学到很多东西。很多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观众只需知道来源于哪部文学经典就会极大加强收视欲望,甚至对作品文本没有涉猎的观众,文学经典改编就是定心丸,其故事的精彩程度,人物命运沉浮的曲折性和传奇性都是有保障的。对于观众和读者而言,真正好的影视作品小仅能带来视听享受,更能展现深刻的文化内涵。

虽然并小是所有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都是成功的,商业意识已强势渗透到改编实践之中,对原著内容、主题、结构及人物的取舍必须服从市场经济与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语境。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在电影改编中的影响力明显加大,导演的创作个性与原著的文学价值大都退居次要位置,声像文化对精神有着消解的作用,小少平庸化、平面化、泡沫化、市场化的作品仍然存在着。然而令人欣喜的是,在坚持艺术质素的作家和导演的共同努力卜,如今观众的审美品位小断提升,观众的观影方式已经改变,单纯的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已经难以满足观众,观众在对爆米花电影逐渐厌倦的同时开始关注真正有品质,有思想内涵且有艺术性的影视作品。文学性提升了影视作品的品格,使它们走出娱乐消遣的狭小天地,取得了与深邃纯正的高雅艺术同等的地位。由此可见,影视与文学的交流互通,是它们生存与新发展的必要条件。

热点推荐

上一篇:走近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