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欲正天下 先正己身

欲正天下 先正己身

小编:梁敬弘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第一章》

这恐怕是《大学》中最为人熟知的一段文字了,“修齐治平”是一种人生理想,更是一种人生境界。在儒家看来,想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都要从修身开始,我们所熟知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正是这个道理。修身,必须要从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入手,而且都有非常严密的逻辑关系。正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之所先后,则近道矣”。

正心诚意,发展之本

一个人做事若想成功,首先心要正。心术不正之人做事即使一开始顺利,也行之不远。怎样看一个人是否心思端正呢?看这个人的意念是否真诚。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怎么说的就怎么做就叫“诚”。心里明明讨厌一个人却当着他的面说些讨好的话,这就是虚伪,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巧言令色”。通过这一点就能判断这个人是很少会有仁德的:“巧言令色鲜矣仁”就是这个人没有做到诚。

诚信是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历史虽然没有停下前进和发展的脚步,但是在这段路程中,也产生了不和谐的噪音。市场经济的大潮除了带来了银白色的浪花,也带来了浑浊的泥沙。急于敛财,唯钱是举,欺诈造假,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皆为诚信之缺失。我们总说“无商不奸”,是我们已经认同了只要是商业行为就存在着奸猾和机巧,殊不知这个词实为杜撰,原词为“无商不尖”,最早是指卖家在量米时会以一把红木戒尺削平升斗内隆起的米,以保证分量准足。银货两讫之后,商家会另外在米筐里氽点米加在米斗上,如是已抹平的米表面便会鼓成一撮“尖头”。量好米再加点添点,已成习俗,但凡做生意,总给客人一点添头。这一个字的变化让人心寒脸热,其造成的社会危害,我们感同身受。这不仅是一种倒退,更是人性的堕落。

《程氏遗书》有云:“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可见,谋万事不以诚,则万事不成。

格物致知,正己修身

“格物致知”在儒家的道德观中,物是指“天下万物之理”;格是指“穷尽”。穷尽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这叫作格物。致知是指对外界事物进行深入的认识,使我们对事物明白通晓,这叫作格物致知。

穷尽天下事物之理是任何个人都无法做到的。其实,“格”还有“格除”之意,唯有格除物欲,才能使我们的心灵回归宁静。

修己安人或修齐治平,是儒家治国哲学的基本条件。人作为历史的存在、道德的存在,参与天地化育、社会改造,就需要孜孜不倦地自我省察及努力。

“伊川先生”程颐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他认为,人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的修养,主要依赖“敬”,即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到内心,使心志专一,始终保持敬畏的心态。同时,通过“格物穷理”,具体研究万事万物所蕴含的道理,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合乎理义。他提出的“格物致知说”注重知、行的结合,主张以知为本,先知后行,能知即能行,行是知的结果。

程颐二十七岁廷试落第,之后就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自谓“自少不喜进取,以读书求道为事”,“未有意于仕也”。青年时期的他即以学识、品行蜚声海内,不少朝廷大臣多次举荐,他都以“学之不足”为由而不仕。五十三岁时在司马光、吕功著的力荐之下,出任汝州团练推官,并任国子监教授,后被委以崇政殿说书。他向皇上上书说:“见解与知识一起增长,品德与思想同时养成。现在,普通老百姓都聘请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名士做家庭教师,教育子女,熏陶培养他们的习惯。陛下现在还很年轻,即使天资聪颖,也应力学不倦,名师教诲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啊。希望陛下挑选一批名儒到宫中讲学。让他们轮流值班,以备陛下问难解疑。日积月累地坚持下去,高尚的品德一定会养成。”

当他听说皇上曾在洗脸时躲开蚂蚁,不让水沫淹没它们,就询问皇上是否有这样的事。皇上回答:“我只是怕伤害他们而已。”程颐立即说:“陛下,您如果能推广这种仁爱之心来爱护百姓,用之处理天下大事,那么您就得到治理天下的要领了。”

当我们以真诚的意念将心端正,正心诚意地去格物致知,推己及人,那么家齐、国治、天下平就不只是朴素的理想,而会成为我们普遍认同的公理。

热点推荐

上一篇:寻赐勒石伴此山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