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魏晋乐府诗的音乐文学特点及其文化学

试析魏晋乐府诗的音乐文学特点及其文化学

小编:

魏晋乐府诗主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扩大了雅乐范围,盛行清商乐、出现魏晋大曲。其中雅乐是建立俗乐基础上的,也就是以民间音乐为基础,主要适用于宫廷中演奏,其范围更加宽广主要体现在将东汉的俗乐和雅乐包含在其中。而清商乐的特点是清越哀伤,与一般的徒歌形式不同。而魏晋大曲主要就是将声乐、器乐及舞乐集合起来的一种音乐形式。最重要的是魏晋乐府诗具有文化特性和文化价值,是极其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魏晋乐府诗的音乐文学特点

魏晋乐府诗能将音乐和文学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既体现了文学的特点,也体现了音乐的特点,再加上时代的特色,使其在文化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下面对其音乐文学特点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魏晋乐府诗体现了雅乐与俗乐之间的变换

对于我国古代音乐来说,俗乐与雅乐之间的变换是其一直在发生的。在西汉时期,将周代的古乐作为雅乐,但是因为年代的久远,使其雅乐的流传产生了问题,因此导致了雅乐名存实亡,逐渐失传。东汉时期将雅乐的范围就扩大了,将部分俗乐引入到祭祀演奏中。根据相关史料西汉时的郊庙乐因为其来源于民间,在乐府机关中被看成是俗乐,但是仍然流行于上层中,这与政治的需要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汉末发生了、战乱,因此使得音乐系统发生了损毁,而对于魏晋时期雅乐的流传主要靠有责任心的乐师得以实现。在汉代俗乐雅化是其重要的特点,在雅乐系统中出现了以俗乐之称的鼓吹乐。而乐府功能的变化随着职官制度的变化而变化。魏晋时期乐府功能的变化从鼓吹辞作者可以体现出来。其创造主旨为歌功颂德。从魏晋鼓吹曲的题材来看,其特点是庙堂化、单一化,体现了鼓吹乐的雅化。从西汉到魏晋时期来看,纯粹雅乐的时代逐渐告一段落,而雅乐已经开始吸纳俗乐元素,使其范围更广,使得雅乐得以充实,散发着无穷的生命力。

(二)清乐的演变

清商乐简称清乐,主要是汉魏六朝时期的俗乐。清商曲的变化主要在于曲调的变化,其发展的基础是相和歌,但是这种形式却与相和歌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比较汉魏的相和歌的特点,汉代在歌曲部分体现了清唱,而魏晋时期的清商曲则将歌弦,也就是乐歌作为歌曲部分。在曹魏时期这两种演唱方式是并行的,在魏晋时期,乐府曲调相对于汉代来说,多了很多,但是多是对前代音乐的沿袭,主要是出于政治的需要,乐府观念的不同,其政治功能也被削弱了,战乱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清商署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使其清商乐的发展及扩大得以实现,同时记载乐师及乐伎的作品也越来越多。这就是实现了由文人创造清商乐。同时丧失执政者也比较偏好清乐,与此同时,当时时代的社会风气也决定了文人的特点,体现了乐府诗中对公宴场景的描述。同时,此时的乐府诗也从音乐中脱离出来,具有了诗体的特征。

(三)魏晋大曲

魏晋大曲是建立在清商乐的基础上的,将声乐、器乐及舞乐结合起来,也产生了很多大曲作品,其曲式由曲、艳、趋、解、乱等部分组成,其发展了清商三调,实现了瑟调曲的流行,也体现了南北文化的交融,在一部音乐作品中可以同时呈现南北方的音乐风格。

二、魏晋乐府诗的文化学

魏晋时期的乐府诗体现了文人的审美品位及娱乐方式,乐府歌辞中大多数都是来自文人之手,虽然有的作品也体现了平民的生活,但是多数与上层有关。这一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魏晋乐府诗作为文人娱乐消遣及歌功颂德的主要媒介在中国文化中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同时也可以反映当时文人的生活和社会的背景。在魏晋乐府诗的发展中越来越体现了文人化,不但乐府诗的创造者是文人,同时也体现了文人特质。在魏晋时期,乐府诗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以曹操、曹丕等人为代表的作品呈现了案头文学的特点,以歌辞为主。与汉朝相比,在题材上呈现了不同的特点,反应了社会现实。同时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体现了个人的生命意志。魏晋乐府诗将文人干预政治的现实强化了,这与当时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体现了乐府诗中文人介入的特点,也是魏晋乐府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呈现不同文化特点的原因。

结语:

本文主要阐述了魏晋乐府诗在音乐文学中所呈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雅俗乐的转变,清商曲及大曲三个方面,并且对其文化特色及价值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表现了魏晋乐府诗在中国音乐、文学及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

参考文献: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论白居易与欧阳修后期词相近特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