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我”的归一

“我”的归一

小编:

摘 要:弗洛伊德将人分成“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不是静止没有关系的,而是始终处于冲突与协调的矛盾运动之中。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复仇过程是从内心本我,自我,超我方面的斗争与统一中完成了内心最后挣扎。在这个针扎的过程中,哈姆雷特发出“生存还是毁灭”呐喊。最终,本我,自我及超我的平衡点正是自己灵魂呐喊所求证的答案。

关键词:弗洛伊德;王权;现实;灵魂;随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弗洛伊德从心理学角度认为本我在于寻求自身的生存,寻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必要的原动力,体现为“快乐原则”;超我在监督、控制自我接受社会道德准则行事,以保证正常的人际关系,体现为“理想原则”;而自我既要反映本我的欲望,并找到途径满足本我欲望又要接受超我的监督,体现为“现实原则”,自我促使人格内部协调并保证与外界交往活动顺利进行,不平衡时则会产生心理异常。

一.本我的快乐需求:

哈姆雷特说 “自己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这里的“太阳”(the sun)与“儿子”(the son)在英语里发音相同,构成了意义上强烈的双关②,在另一层意义上说明哈姆雷特认为自己在“儿子”的位置呆的太久,体现出他在这个父权至上的社会中“儿子”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不满以及他对与“王权”的渴望。在情节发展过程中面对罗森克兰兹与吉尔登斯吞的一次又一次逼问,哈姆雷特则两次以“王权”的不满作回应,在奥菲利亚面前也提到自己对于权力的渴望,认为那是“伟大的事业”。在哈姆雷特的本我意识中,对于王权有着极强的渴望。

二.超我的理想变异

哈姆雷特是在大学校园里接受过新思想的人,而且有着“封建国度的王子”的社会身份,面对叔父克劳狄斯的阴险恶毒,颠倒黑白,面对母亲与叔父的乱伦,哈姆雷特的思想无法容忍这些不合“超我”内心的规范。哈姆雷特是韦伯所谓的“为自己和他人追求灵魂得救的人”。“采取暴力手段并遵守责任伦理的政治行动,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会危及‘灵魂得救’。但是如果有人在一场信仰之战中遵照纯粹的信念,伦理道德去追求一种终极的灵魂,这个目标很可能会因此受到伤害,失信于好几代人。”⑥哈姆雷特灵魂上理想要求的呐喊渴望自己所做的一切都符合自己终极灵魂的选择,他渴望灵魂的“救赎”。因此,哈姆雷特复仇在社会道德的驱动下承担着“重整乾坤”的社会责任,在自身灵魂的号召的下,复仇变成了思考复仇意义的动作取向。

三.自我的现实打击

“丹麦王国”里那位哈姆雷特是一个从特定生活位置中被抛出来的,他与整个周围环境固有的和谐关系被破坏,成为一个失去一切的不幸青年。面对父亲的突然死亡,母亲的匆匆改嫁哈姆雷特本身就充满狐疑,即使不知父亲死因,但仍处于生命存在的痛苦之中。母亲的劝导,克劳狄斯的许诺让哈姆雷特在一定程度上感到人世间到处都变得“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得知父亲的死因而又要“驾着思想和爱情的翅膀,飞去把仇人杀死”,决定去坚定的复仇,一切似乎变得有意义起来。复仇让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完全对立起来,二者的矛盾也时时刻刻在升温,贯穿整个剧本的始终。

四.自我现实的探求的平衡点――随缘

《哈姆雷特》的复仇本身带有哈姆雷特作为人的三重性。本我状态下渴望得到生命以及对王权的追求,自我状态下对与复仇的确定,超我状态中道德约束下复仇意义的扩大与对复仇意义的思考。本我的追求与超我的呐喊存在着一定意义上的矛盾:本我的渴望促使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去斗争,去获取快乐的物质,超我的灵魂本身承受着道德和社会的重任,复仇不再是简单的自我现实的追求,与然而哈姆雷特犹豫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和克劳狄斯斗争这一神圣的使命,以及这一使命对于自己,对于社会的意义在何处,他渴望得到自己内心的答案。本我和超我在斗争问题上是统一的,都需要和克劳狄斯去斗争,然而内心的疑问和这一斗争出现不和谐,这不仅是哈姆雷特本我和超我的不和谐,更是超我内部本身的不和谐。“理想内心很饱满,而现实很骨感”。现实的自我本身带有本我的渴望,又受超我的引导。自我自然而然成了调节而这二者矛盾的天平,自我灵魂的挣扎成了故事情节发展的整个动力。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死亡的问题,灵魂的挣扎得到了最终的解释:向死而生⑩――随缘。一个生前给人带来快乐的小丑最后留给世人的不过是一个填满了泥土的头骨,而一个生前最高贵不过的亚历山大在死后却可能做为一团烂泥给酒桶塞塞孔眼,美好与丑恶殊途同归,凡人与伟人同化泥土。存在的虚无如一种透明黑暗展露在哈姆雷特之前,他精神的突围最后落脚在生命的归一,即随缘。

当本我和超我在自身内部存在矛盾时,在自我与超我对立的无可厚非时,现实的自我即源于生命本体的存在而又受缚于生命超我的限制,天然的血亲复仇似乎是行动的最大动力,但不能成为突围的凭借,相反,现实所给予哈姆雷特的思考,随缘从复仇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反映出复仇的有意义和无意义其实是一样的。当本我超我,自我的灵魂归于一处,平衡于一点时,哈姆雷特也完成了灵魂的挣扎,对与生命与死亡的发问也归于句号。

参考文献:

[2]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三联书店,2005

[3]卞之琳.莎士比亚悲剧论衡[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4

[4]孟宪强.三色堇――《哈姆雷特》解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热点推荐

上一篇:《塔楼》的叙事研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