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孝老”贵在持之以“常”

“孝老”贵在持之以“常”

小编:

春节过后,听到一位青年朋友说,春节就是“春劫”,又花钱,又受罪。好在爹娘也看过了,可以撂下了。

一句“可以撂下了”,不禁让我心头一震。春节过后,老人可以“撂下”吗?

南京有两位老妈妈,就在春节与子女团聚之后,难以忍受子女离去的孤独而选择上吊、跳楼自杀。有位85岁的老人凌晨拨打120,只是为了让急救人员陪自己聊聊天。有两位老人一个瘫痪在床,一个勉强能够伺候,不知何时先后死在屋内,子女都不知道,好长时间才被发现……一幕幕的悲剧告诉我们,虽然春节期间子女回家团聚给老人带来暂时的欢乐,但子女离去后给空巢老人留下的却是更大孤独与心理的跌落。挺不过“分离综合征”情感折磨的老人,往往出现一些意外的结果。这种境况确实值得子女重视。

客观上说,在外工作或打工的子女确有诸多不易与不便,回家一趟不容易。然而,世上最不能等待的事就是孝顺!千万不要以工作忙或回家不便等尽人皆知的缘由作为“撂下”老人的“借口”。当你携妻带子或郊游或远游时,可想到回家看老人没有?当你出差或访友时,可考虑到能否顺路或绕路去看望老人?当你长假空闲时是先安排自家活动还是首先考虑看望老人?须知多数老人其实并不在乎儿女们给多少钱物,也不是不理解儿女们在外拼搏的不易,不过就是希望与孙男娣女的多见个面,说说话而已。

所以关切体谅老家的爹娘,绝不是节日期间回去看看就可以“撂下”的事情。就说春节吧,节后上班返回前,你应该想到老人可能的感情失落。所以离家前多与爹娘聊聊天、谈谈心,告诉老人节后有机会、抽时间会经常来看他们,像劝慰孩子那样宽慰老人,可能就会减少老人心里的失落感。离开老人回到自己小家,及时给老人报个“平安”,平常时不时与老人通个电话,多问候老人几句,或为父母安排适当的旅游,帮助父母养成一些适宜的兴趣爱好等。如此,把“孝老”尽量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当能在对老人给钱给物的同时,实现儿女对老人的精神抚慰与精神赡养,减少老人对儿女离别的思念苦痛。

我一直为一位儿童的孝心所感动:这个孩子为了及时与祖辈联系通话,因老人不会微信和视频对话,就按照使用步骤逐一画下了一张“明白图”,先按哪里,后按哪里,画得一清二楚,受到多人点赞。令我欣慰的是,我也有一个好外孙,姥姥春节摔伤了腿不能下床,小家伙就从小平板电脑上下载了不少老人们爱看的电影,还在纸上写下操作程序,最后特别注明“插上或拔下电源插头时不要整只手去摁或拔,只用两个指头即可,防止触及插孔”。孩子老姨发现并贴在微信上后,引来一片赞扬。于是就想,孩子们幼稚心灵尚能想到的事,为什么大人们却“经常”想不到?

“孝老”应“常回家看看”――哪怕你的人回不去,你的心也应该“常回家看看”。 “孝老”本来就不是红嘴白牙空口说话的事,而是“孝不孝,看做到”;也不是一时一会儿的事,而是要持之以“常”。2013年7月1日起,修改后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如此,“孝老”就不仅是传统的良好家风,也属于了法律规定,绝容不得半点含糊与敷衍。

“一个健全的家庭对人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孝老”永远不能“撂下”,就算不能时常回去看望,至少也该多给家中的老人打个电话吧,让他们感觉你时时惦念他们,你常常就在老人的耳边。

热点推荐

上一篇:世上偏有“三种人”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