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绽放魅力

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绽放魅力

小编:

摘要:古代思想家苟况说过:“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他认为学习在于强调身体各器官的参与,入耳、动心,强调了学习要“活动”,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通过具体的动作表现出来。确实,2011版《小学品德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也强调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外在的显性活动。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社会》 课堂教学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深刻地阐述了活动在儿童智慧、思维、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则论述了动作及操作活动在学生认识发展中的重要性。这些研究充分揭示了活动与人的心理发展的内在关系,证实了外在实践活动在人的思维、意识、个体形成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为我们合理设计、安排各项教学活动提供了可靠的心理学依据。

在本次课程改革中,《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提出,课程的实施是以“儿童的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主要体现为探究性活动、体验性活动、交往性活动和操作性活动等。

一、过程观与活动观的同构

活动化课堂的结构由不同的活动板块组成,如游戏、讨论、交流、欣赏、练习、参观访问、操作实践、调查研究等,学生既是活动的主人,又是学习的主人。在感性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身体器官、心理都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中,这满足了学生好动的天性。有

人说:“低估学生比高估学生更可怕。”因此在课堂生活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给他们创造机会,大胆地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真实的道德体验,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身心参与的过程。在多向的合作、交流中,笔者通过巧妙的引领、点拨来启迪学生,促进了学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完善。

我们来看一个“摘环游戏”的案例:

教师说:“我知道你们都喜欢做游戏。下面,我们就来做个游戏好吗?这是五个不同颜色,但大小差不多的圆环。你们看,它们都穿在同一根线上。谁能够不拿下两边的环,取出中间的这个红环来呢?谁敢来试一试?”

学生们跃跃欲试,教师邀请学生到讲台上来实践一下,并板书课题。

学生1沮丧地说:“我试了三次,都没有取出红环。”教师和学生在一旁耐心地等待,并鼓励他再尝试一次。当他第二次尝试时,他成功了。这位学生高兴得涨红了脸,兴奋地回到了座位上。

学生2走上讲台后,显然吸取了前一位同学的经验,很快就成功地取出了红环,高兴地回到座位上。

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能最终获得成功吗?我们来采访一下这两位同学,好吗?”

教师采访了这两位学生。一位学生说:“一开始我摘不下红环,心里很着急。后来,老师和同学们都鼓励我,我心里好像就有了办法似的,又尝试了一下,结果就成功了。”另一位学生说:“我看到前面的同学成功了,我也信心十足。果然,我很快就摘下了红环。”

教师总结说:“你们听见了吗?刚才两位同学都谈了他们摘环成功的秘诀,那就是――面对困难,要有信心去尝试,才有成功的可能。”

在这次活动中,有的学生尝试失败了,但是教师仍然耐心地等待,并鼓励他“再去试试看”。这可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巧妙的引领。如果教师只按预设的教案一步步进行下去,没有敏锐地捕捉课堂上新的生长点,不鼓励学生再去尝试一下的话,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应该成为“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大使”,善于组织活动,或扩大化解,或缩小聚焦,使课堂教学成为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使得学生在这种生活中健康成长,在成长中学会生活。

二、个体观与合作观的整合

在《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中,教师应建构快乐、积极、有意义的课堂,并促使学生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得到身心的满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材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相对独立的空间,以及生生、师生互相合作的平台。

《学记》云:“相视而善之谓摹”“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建构品德课程教材时,教师应预设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尽量满足学生个体与他人交往的需要,让学生在合作交往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融合与沟通的快乐,获得集体和小组的认同,体会到自己在小组合作的重要作用,找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共同感受。这样一来,不仅每个学生都会“活动”起来,而且学生之间能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功能,产生了积极的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在不断拓展。在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学生比教师知道得多,有时他们能提出相当敏锐的问题,教师凭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很难作出令学生满意的回答。面对这个事实,教师应放下架子,把自己当成学习者,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接受教育,共同陶冶情操,把自己看成是与学生共同受教育的合作体,思学生所思,感学生所感,为学生所为。在这样的师生合作过程中,教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教育才能真正震撼学生的心灵。

三、小课堂观与大课堂观的互补

《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程标准明确阐述:“该课程是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化发展的综合性课程。这就决定了教学不能“足不出户”,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室里,这种教学没有“源头活水”。教师应该努力建立以教室为核心,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向周围延伸的“大课堂观”式的教学,它由四大层次构成:第一层,核心层次――教室。它是教与学的基本场所;第二层,辅助层次――各种学习活动室。它包括阅览室、图书室、实验室、文化馆、纪念馆等,是教室的有益补充;第三层,开放层次――自然课堂。这是课堂的拓展部分,它包括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第四层,实践层次――社会生活课堂。它将课堂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使课堂充满了实践性和创造性。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关注和“实践”他自己的生活,才能称之为有意义的教学;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学习和学会创造他自己的生活,才能称之为有效教学,才能让学生浸润在课程标准和教材设计倡导的课程文化之中。

热点推荐

上一篇:《老人与海》中展现的伦理法则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