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综合运用能力"的界定及考查意义

"综合运用能力"的界定及考查意义

小编:

201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新增"综合运用能力"考查的题目,引起多方关注。对这一新生事物,理应审问之,明辨之,厘清相关概念的内涵和特点,以利于教学与考试这两端。

首先得给"综合运用能力"一个科学界定,这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基础。然而,对"综合运用能力"这一概念,学界还没有定说。我们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考查。

一方面是抽象地看。从词语构成来说,"综合运用能力"它首先是一种"能力",指的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然后是一种"运用"能力,能把某种东西用于预期适合的某一目的或某人的能力,也即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是"综合"运用能力,即能把各方面不同类别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多方面的聚合能力。对考试而言,"综合运用能力"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条件下,灵活运用现有知识和能力以解决特定问题的素质。这样表述,表明"综合运用能力"有三个特点。它有情境性,"一定的条件"是说试题提供的材料的具体的语境和特定的情境。它有创意性,"灵活运用"是说不同主体解决问题过程中呈现出的思维、能力、方法等方面的个性差异,评价时需要有开放性和发展性。它有真实性,尽管我们说一切试题都是假设,但对于具体的试题而言又都具有"真实性",这是一种虚拟的真实,它必须指向真实的任务(问题)以被完成(解决)。"特定问题"就是这种"虚拟的真实"。

另一方面是具体地看。这个"具体"是说必须立足"上海"这一特定地域对象来考查,它有别于全国其他地方,有别于它们试卷中名之为"基础与运用"(或"积累与运用"、"语文知识积累",且"综合性学习"往往作为其中的考题)。"综合运用能力"这种称谓具有较强的本地属性和特定内涵。

第一个要点重在"结合",说明它不是单方面的事,解决问题需要建立在准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同时还要根据题目的具体任务要求,有时还需调动生活积累。这种"结合"既体现了题目的限制性,又体现出题目的开放度。

第三个要点重在"解决",是解决特定情境下的具体问题(包括"五写")。这个"解决问题"的条件应该是依据试题提供的材料信息,调动已有知识、情感、思想、生活等多方面积累,有针对性地表达。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综合运用能力":在特定的条件下,灵活调动各种积累以解决特定问题的素质。

上海卷对"综合运用能力"的单独考查,至少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更凸显语文性质。它意图将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体现的正是"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学习观,突出的正是活化了的语文能力。二是丰富了语文能力的考查形式,将有利于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往"综合运用"能力从属于"现代文阅读能力",所以往往受制于现代文的选文,考查内容和形式都受到较大的限制。现在单独考查,意味着可以独立设置材料来命题,具有更大的选择自由与空间。三是可增加区分度,有利于选拔。从"综合运用能力"赋予11分的来源看,主要是原来"默写"部分的一小题3分和现代文阅读部分"五写"题8分。原先默写题得分率一般在93%以上,"五写"题得分率一般在81%以上,两项综合得分率在85%以上,实际区分度很小。现在单列开来考查,能力层级的要求相应就高了,可以有效拉大区分度,使真正语文能力强的考生可以考出更好的成绩。

由此可见,这看似小小的变化,其实具有大大的影响。它不仅改变了试卷的结构,而且进一步强化了能力立意的命题导向,体现了语文学习密切联系生活的指向。它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也将深刻影响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这种影响,不久我们就可感受到。

热点推荐

上一篇:灵魂里的孩子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