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中日民间故事中狐狸形象的异同

试论中日民间故事中狐狸形象的异同

小编:

摘 要: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中,动物总是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拥有复杂的性格和美丽面貌的狐狸是民间故事中经常出现的重要角色之一。在中日两国的民间故事中有很多关于狐狸的描写,它们并不总是卑鄙邪恶等负面形象,也有聪明美好可爱的一面。

关键词:民间故事;狐狸;狡猾;欺骗;报复

在日常生活我们习惯称狐为狐狸,实际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世界上本没有狐狸这种动物,狐是狐,狸是狸。狐狸是民间对这一类动物的通称,包括赤狐,北极狐,石狐等多种动物。狐能适应各种生活环境,冬天也在野外觅食。狸生活在森林中,冬天在地下的巢穴中度过。

在中国的民间故事中,狐狸最早是作为祥瑞的象征出现的,上古时期就已有狐的图腾崇拜,另有神话相传夏朝的开国君主启是大禹看见一只九尾孤,意有所动,就地娶妻生子而得。在古代传说中,修炼多年的狐狸可以成精,幻化人形,譬如《封神演义》中迷惑纣王的一代妖姬妲己就是吸去人的魂魄,再由她的躯壳变成绝色美女。清代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很多与狐狸精有关的篇目,它们美丽善良、忠于爱情,异于妲己之流。除此之外,后世的狐仙故事中狐媚、阴毒、狡猾和美丽妖娆的坏女人便逐渐成为关键词。

在日本,狐狸自古作为具有灵力的动物而有很多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还被视为五谷神的使者而存在。在日本人心目中,狐狸是一种神秘的动物,它们会使用一种类似障眼法的幻术,身体可以变成任意形状,或者把树叶变成钱什么的用来欺骗人类。

一、善骗的狐狸

在中国流传着乌鸦和狐狸的故事。狐狸馋涎于乌鸦嘴里的肉,想尽办法哄骗乌鸦开口,最后溜须拍马地说乌鸦嗓子好,求其唱歌,乌鸦难敌狐狸花言巧语,刚一张嘴,肉就掉下了下去,狐狸叼起肉就钻到洞里去了,只留下乌鸦在那里“唱歌”。

日本广岛地区有一个关于老虎和狐狸赛跑的故事。中国的老虎听说日本有一种非常聪明的野兽,叫做狐狸,这种狐狸会千变万化,聪明无敌。于是不服气的老虎漂洋过海到达日本与狐狸赛跑,狐狸召集伙伴们悄悄绕到前面等候老虎,善跑的老虎为狐狸所欺以为自己输给了狐狸。在灰心丧气回国之后,老虎决定在日本留下自己的名字,于是就做了一个像自己的小野兽带到日本,彼时日本才有了猫,而且是老虎把自己的三根胡须给猫沾在嘴边。

在中国,狐假虎威、狐朋狗党等成语、歇后语中的狐狸多以狡猾等负面形象登场。广岛的民间传说老虎与狐狸的故事中,老虎仍是实力派,狐狸也仍是一个狡猾的骗子形象。然而不同的是,狐假虎威中的狐狸是狗仗人势,畏惧老虎却利用老虎诈唬森林里的其他动物,而日本的这个狐狸并没有畏惧老虎,而是直接欺骗了老虎。

二、上当的狐狸

世上总是狐狸狡猾欺骗他人,有没有能欺骗狐狸的人。聚在一起打草鞋的年轻人们聊天时聊到这个话题,这家的年轻主人听罢愿意为此尝试。这个小伙子便牵马到狐狸经常出没的地方,装出一副接主人回家的样子,自言自语地邀请老奶奶回家,狐狸便化身一位老奶奶随小伙子上马回家,小伙子假说此马性烈便不动声色地把绳子系在老奶奶身上,牢牢地捆在马鞍上,一进院子就对众人说狐狸被捉来了,解下绳索后,狐狸现出原形,大家齐齐捉住狐狸,做了一锅狐狸汤,小伙子又骗走众人,独吞了狐狸汤。

这是一个流传在日本岩手县的故事。的确,在中日两国的民间故事中,狡猾的狐狸总是愚弄世人,然而在中国却少有此类报复狐狸的故事。

三、狐狸的报复

狐狸主动出击欺骗他人,也有无缘无故被袭击的时候,在日本长崎有两个关于狐狸受害之后报复对方的故事。一则是狐狸三兄弟的故事,狐狸大哥和二哥被老狼吃了,狐小弟使用它的聪明才智打死了老狼为两位哥哥报了仇。另一则是狐狸在路边睡觉被山僧吹螺号吓醒落荒而逃,后来狐狸变幻出天黑路人送葬的队伍吓得山僧几乎哭出来的故事。

无独有偶,在日本的福冈地区也有这么一个山僧和狐狸的故事。醉酒的山僧看到河边草丛里有只舒舒服服睡觉的狐狸,便一声螺号把它吓醒掉进了河里。过了些日子,山僧再次醉酒回家的路上遇到狐狸使坏变幻出天黑的样子,山僧到狐狸变幻出的房子里借灯笼,在等待狐狸变幻的主人买蜡烛的时间段里打盹掉进河里了。

狐狸不只有狡猾邪恶的一面,狐狸本身也是一种平凡普通的动物,有其两面性。当大家一味讲述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时,往往容易忽略狐狸也有被攻击的一面。狐狸的复仇性格,在中国的民间故事中也罕见。

四、变化的狐狸

在中日两国的民间故事中,狐狸均以善于变化著称。《玄中记》提到:“狐神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能知千里外事。善蛊魅,使人迷惑失智。”在中国的很多民间故事和传说中,狐狸的确善于幻化人形,狐仙变身妖娆女性者不胜枚举。

在两国的民间故事中,讲到狐狸的变化时,多以幻化成人为线索。然而不同的是,日本故事中狐狸多幻化为女性,而中国的民间故事中还有很多描写雄狐也很传神的故事,比如《聊斋志异》中《娇娜》一文里出现的皇甫公子、吴姓狐仙等。

总之,在中日两国民间故事中,人类对狐狸的态度都是经历了一个从单纯崇拜到对恶狐的驱逐再到一分为二地看待狐狸的双面性的过程。不同的是中国人最初把狐狸当成一种图腾崇拜,是结合了生殖崇拜而形成的,上述夏族大禹娶涂山族女子为妻的故事可略为佐证。而日本最初把狐狸视为五谷神之一来崇拜的初衷是为了耕作。

中日两国同位于亚洲之地,虽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但对于狐狸这一动物的形象,各有本国的特点。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想法的不同恰好反映了两国人民的是非观念和美学观念的不同。

参考文献:

[2]李娜.浅谈狐狸文化的历史流变和现代解读[D].文学界(理论版).2011

(10).

[3]王妮妮.从《太平广记・狐》看狐意象的演变类型[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4]李淑真.中国民间故事[M].图文出版社.1987.

[5](日)西本鸡介编・邓三雄等译.日本民间故事选粹[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热点推荐

上一篇:用艺术创新推动郑州旅游形象的提升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