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一碗热饭的善意

一碗热饭的善意

小编:

2014年3月16日早晨,91岁的翻译家傅惟慈先生突发哮喘。北京赵登禹路四根柏胡同口,80岁的史焕珍正在修自行车,看到一群人匆匆忙忙从巷子深处抬出一担架,傅惟慈躺在上面,救护车绝尘而去。

上午11点左右,傅惟慈的小女儿段小沫从积水潭医院回来,像过去两周一样,端了碗饭送到史焕珍的修车摊。炒扁豆和番茄炒蛋,两个馒头。段小沫红肿着眼睛说:“我爸爸没了。”史焕珍一听,心里一紧,眼泪跟着掉下来:“你忙着处理你爸爸后事,咋还惦记着给我送饭呢?”

就在三天前一个刮风的下午,傅惟慈还坐着轮椅,从史焕珍修车摊前经过。女儿推着他去医院取药,傅惟慈转头对史焕珍说了句:“早收吧,多冷啊。”

自1951年傅惟慈一家迁居至四根柏胡同深处一独门小院,已经过了60多年。1990年,史焕珍从照明灯具厂退休,曾当过车间主任的她,手艺没丢,在胡同口支起了修车摊,挣钱补贴家用。

20多年寒暑更替,史焕珍与傅家并无深交。傅惟慈每次经过胡同口,都会跟她打招呼。

2010年,史焕珍的孙女在入职体检中被查出身患白血病,史焕珍一家觉得“天都塌了下来”。儿子失业吃每月800元的低保,儿媳妇在天坛北边的金鱼池做清洁工。史焕珍的丈夫早在多年前去世,自己修车每月挣不足1500元。为给这个抱养的孙女治病,史焕珍可谓倾家荡产,加上红十字会等慈善组织的捐款,头两年就花去60万元。

史焕珍当时听了,两行热泪顺脸滚下。此后,傅惟慈一家人总是很照顾史焕珍,常给她买吃的。

一开始,车摊对面的汽修店主人体谅史焕珍不容易,给她免费提供一顿热饭。2013年冬,汽修店主人一家搬走,史焕珍又开始吃冷饭。

2014年3月初的一天中午,一个年轻小伙子来到史焕珍的修车摊前,问她:“老太太,您喜欢吃什么啊?”史焕珍不解:“你问这干啥呢?我吃啥都行啊。”小伙子转身跑了,不一会儿,从街对面的驴肉火烧店端来一碗疙瘩汤,放在史焕珍车摊的桌子上。

“您中午吃这个,不要钱。”

“为啥不要钱?”

“有人给过钱了,不让说。”

第二天打卤面,第三天驴肉火烧,每次那个小伙子来史焕珍摊上搁下就走。

史焕珍寻思,恐怕只有傅家人才会这样做。有一天,她瞧见段小沫站在胡同口,便上前问:“是不是你找那个小伙子给我送饭?”段小沫笑吟吟地说:“你先说吃饱没吃饱?”

原来,傅嘉嘉和段小沫得知史焕珍吃冷饭后,姐妹俩商量找家餐厅雇人给她送饭。姐妹俩将此想法告诉父亲,傅惟慈欣然同意。

先让那家驴肉火烧店给史焕珍送饭,但那天段小沫看到送来的饭菜量少,怕史焕珍吃不饱。回来告诉姐姐后,两人决定以后亲自给史焕珍送饭。

每次让保姆先把史焕珍那份做出来,姐妹俩轮流去送,然后再做一家人吃的大锅饭。傅惟慈去世后,两个女儿也没忘记给史焕珍送饭,每天如此。

“不沾亲不带故,人家一天不落地送。一家子都是文化人,也从来没有看不起穷老百姓。”史焕珍反复念叨,“这家人真是仁慈,怎么形容都不过分。”

傅嘉嘉说:“人呐,最珍贵的是能表现出善的一面,就怕什么都没有。”

热点推荐

上一篇:村上春树的奔跑人生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