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通感技巧的运用,能够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诗歌借助通感可以积极推动欣赏者对于审美的再创造,把欣赏者从一种美的境界带入另一种美的境界,二境融合,获得更强烈的美感体验。其次,诗歌中通感的运用还有助于把对形象感受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统一起来,从而扩大欣赏者对艺术形象感受的范围。

本期主持:上海市通河中学 董裕雯

一、视觉与听觉间的通感

玉楼春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①皱波纹迎客棹②。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③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释】

①(hú):即绉纱,比喻细细的水波纹。②棹:船桨,代指船。③肯爱:怎肯吝啬。

【赏析指导】

古人咏杏不乏佳作,如李商隐《日日》:"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但其中最美的当属这首《玉楼春》。宋祁词作不多,词风疏俊,描写生动,极具特色。这首诗作情景交融,表达及时行乐的情趣。上阙写词人游赏春景,游历多处之景才"渐觉风光好",写春景甚多,但却又不曾面面俱到,只挑选"绿杨"和"红杏"入词,两句内容相接,对仗工整。前句由视觉到感觉,见柳树茵绿即春天已到,寒意退却天渐暖,从而在心理感受和衣着上都觉身"轻";后一句是视觉到听觉,红杏花开百鸟争鸣,"春意"之"闹",可谓"只着一字,尽得风流",既把红杏的繁盛、春意盎然的情境形象地描写出来,也与开篇两句写春静谧清新的一面形成对比,写尽春的动静两面,优美与壮美,赋予事物动态感,转虚为实,用视觉形象形容,虚实结合。如此良辰使人流连往返,故而下阙抒发其留恋不舍之情。

二、视觉、听觉与嗅觉间的通感

拟西北有高楼诗

(晋)陆机

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

绮窗出尘冥①,飞陛蹑云端。

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

芳气随风结,哀响馥若兰。

玉容谁能顾,倾城在一弹。

伫立望日昃②,踯躅再三叹。

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

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注释】

①尘冥:比喻高远。②日昃(zè) :指太阳偏西。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①,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②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③,不须檀板④共金樽。

【注释】

①暄妍:明媚美丽。②霜禽:一指"白鹤";二指"冬天的禽鸟",与下句中夏天的"粉蝶"相对。③狎(xiá):亲近而态度不庄重。④檀板:演唱时用的檀木柏板,此处指歌唱。

【赏析指导】

两诗写到香气之处,也皆使用通感的手法。陆诗"芳气随风结,哀响馥若兰"描写了音乐诉诸听觉的感官享受,将听觉上的哀婉之声转化为嗅觉上的馥郁芳香若兰花,调动出全身感受美,从而获得对艺术形象的完整体认。林诗颔联一句写梅的姿态,一句写梅的幽香,高度概括了梅影"疏"香"暗"的特点,被誉为千古名句。"暗香浮动月黄昏"描写梅香,在朦胧月色下的梅之芳香阵阵飘浮而来,"浮"字用得极为巧妙,简练地勾画出一幅完美的风景画,同时也照应了题目中的"小"字。再者,作者将芳香气体可视化,把嗅觉转化为视觉,将梅花开处幽香阵阵的层次感表现出来,给人一种香雾缭绕可观可触之感。

三、视觉听觉与触觉间的通感

终南望余雪①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②,城中增暮寒。

【注释】

①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载,此诗为祖咏在长安应试时所作。②霁色:雨雪后的阳光。

秋日登吴公台①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②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③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注释】

①吴公台: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原为南朝沈庆之所筑,后陈将吴明彻重修。②野寺:位于偏地的寺庙。这里指吴公台上寺。③磬:寺院中敲击以召集众僧的鸣器,这里指寺中报时拜神的一种器具。

【赏析指导】

祖诗写的是望终南山的余雪,从长安城遥望终南山,所见自然是山之"阴岭"(山北为阴),也唯有"阴"才能有"余雪","秀"则是望中所见,引出下句,"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才能不化而"浮",况且云并不是完全静止,而是相对流动的,"积雪"又在高出"云端"的地方被阳光照得寒光闪闪。诗中并未直接描写阳光,但下句"林表明霁色"的"霁"就是雨雪初晴的意思,这里的"霁"是夕阳西下的时候,日落的余光染明了"林表",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也呼之欲出了。前三句都是写"望"的内容,属于视觉范围,望见积雪漂浮、落日余晖平射林表,积雪闪耀,最后一句,诗人抓住了视觉与触觉之间的通感,将视觉中的雪之寒写进触觉之中,从而丰富了"望"的内容,也是诗人的高明之处。日暮天寒,只有山顶才有积雪,山表面他处的雪都逐渐融化,俗话说"下雪不冷消雪冷",吸收了大量热量之后的山雪才能融化,也因此要更"寒"些;其次日暮之时又比白日更"寒"。从长安透望终南,数十里的距离视感倏尔转化为触觉之感,不禁使人打了个寒颤,令人更"增"寒意。 刘诗描写出诗人登吴公台后所见的萧瑟荒凉的景象,也映射出安史之乱后的破败之象以及作者抚今追昔忧国忧民的心声。首联观古迹而发,即景生情。颔联、颈联描写游人罕至的悲凉,尾联物是人非。全诗感慨深沉,意境深远悠长。颈联上句妙在绘形,下句精于摹声,"寒磬满空林",以"寒"字形容钟磬的声音,将触觉上的寒形容磬声的深远,寒磬衬空林,旧日辉煌的场所如今已是衰草寒烟,十分凄凉。诗人又用"满"字加以强调,写足了凄凉寒骨潇然幽邃的意境。因此被誉为"此二句试曼声诵之,不仅写荒寒之意,且神韵绝佳"。祖诗与刘诗皆以"寒"入诗,一则表现视觉与触觉的转换,一则表现听觉与触觉之感。

【相关知识】

一、 什么是通感

通感,本是一种心理现象。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在特殊情况下互为作用、相互沟通,就可能产生通感,也就是某一感觉器官受到外界刺激产生某种感觉时,另一感觉器官也同时产生另一种感觉。

二、古今中外通感举隅

1.通感在古代诗歌的创作实践中屡见不鲜,如唐代钱的《未展芭蕉》: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诗歌描写尚未展开的芭蕉叶,形状像绿色的蜡烛和书札。"绿蜡"是视觉形象,但因绿生冷,被冠以"冷烛",这边是从视觉到触觉的延伸。"芳心犹卷"是视觉画面,"怯春寒"是触觉,这也是通感。同理,"书札"是视觉,"东风"是触觉等等。由于通感的运用,诗歌的容量和内涵也大幅度提升,扩充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2.在西方诗歌中,通感也被广泛应用,亚里士多德的《心灵论》中就提到通感,16-17世纪的欧洲"奇崛诗派"和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诗人也常采用五官感觉相互杂拌的比喻。

希梅内斯《音乐》一诗中几乎全是通感:

在宁静的夜里,/悦耳的乐曲啊,你是一汪清水,/凉爽宜人--仿佛那夜来香/开在一个深不可测的花瓶里--繁星满天际。//风逃进了自己的洞穴,/恐怖回到自己的茅舍里,/在松林的绿色丛中,/一片生机正蓬勃地升起。//星儿渐渐隐退,/群山色如玫瑰,/远方,果园的水井旁,/燕子在歌唱。

诗将音乐与清水、凉风、夜来香、繁星互为比喻,群山色如玫瑰等展现了听觉与视觉、嗅觉之间的交通。

3.白话文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的通感描写:"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流动的光影本是无声,被描写成动听的音乐,兼说听觉和视觉,把光影和歌声、琴声毫无相通之处的两者用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着力表现出光影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形态,更为具象化,升华了意境。

通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和文学表现手法,在中国古代虽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但在文艺审美和文艺创作的实际运用中却屡见不鲜,掌握通感手法的基本特征对于阅读古诗文有很大的帮助,不仅能够深度剖析情景画面和作品的旨意,还能拥有更完整、深入的阅读体验。

热点推荐

上一篇:大众期刊获取(发行)体验的实证分析及转变路径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