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当代中国媒体话语中的战争隐喻现象研究

当代中国媒体话语中的战争隐喻现象研究

小编:

 在现代学术视野中,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话语现象,甚至是一种基本的认知工具和思维手段。(Lakoff Johnson, 1980; Kuhn, 1970: 128)。在所有话语领域中,有一个几乎无所不在的隐喻,这就是战争隐喻。在当代中国话语中,战争隐喻构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弥漫于政治、经济、社会管理、体育、医疗、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见Lakoff Johnson, 1980; Warren, 1991; StEinert, 2003; 袁影,2004;刘英凯、钟尚离,2005;董方峰、杨洋,2007;刘宇宏、余晓梅,2007; 贾玉娟,2015;杨洋、董方峰,2016等)刘宇宏、余晓梅(2007)认为,现代汉语中军事隐喻的泛滥不仅是一种语用现象,更主要的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借助语料库语料,结合长期观测到的真实语言现象,对战争隐喻在当代中国话语中的普遍性进行验证。在验证的基础上,论文对战争隐喻在几个主要社会文化生活领域中的表现进行描述,并对战争隐喻在当代中国话语中泛化的原因进行剖析,对战争话语泛化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

2. 战争隐喻在当代中国话语中的普遍性检验

在传统修辞学中,隐喻被定义为具有相似性的两种事物之间的替代,而在现代认知语言学看来,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手段,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类事物(Lakoff Johnson, 1980: 5),或者概念系统中从源域向目标域的跨域映射(Lakoff, 1993: 203-7)。所谓战争隐喻,即以真实的战争类比非战争行为或事件。作为一种话语现象,战争隐喻以战争术语描写各类非战争范畴,赋予其他范畴以强烈的对抗性、紧迫性和修辞认知张力。我们对国内主流媒体网站及部分专业媒体进行了近10年的监测,获取到大量真实语料。我们还以关键词检索的方式,在语料库、搜索引擎中检索战争范畴关键词,观察这些战争术语的分布情况。此外,我们还对主要战争术语在语料库中的隐喻和本义用法进行了量化统计,并对其使用频率的历时变化进行了观察。通过这些客观检验,我们基本可以判定战争隐喻在当代中国话语中是一种有较强普遍性的话语现象。

2.1 来自媒体监测的语料证据

通过对国内主要门户网站以及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网站近十年以来的监测,我们注意到战争隐喻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改革、经济发展、反腐败、城市管理、医疗、体育等都经常被隐喻为战争,例如:

(1)李克强:全力以赴打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攻坚战(新华网,2014/4/4)

(2)胡锦涛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 ,也是一场持久战(新华网,2010/2/3)

(3)美国通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在与各国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证券报,2010/11/8)

(4)22省份立军令状开打超常规扶贫战,中央部委被要求协同作战(新华网,2015/11/29)

(5)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中纪委网站,2015/1/13)

(6)王岐山在人民日报撰文: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新华网,2014/11/3)

(7)武昌城管革命打响八大战役,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长江日报,2011/8/11)

(8)上下一心打赢文明创建攻坚战(合肥日报,2014/4/24)

(9)抗癌战是一场持久战,要从细微之处攻起(人民网,2008/02/05)

(10)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就是战场(人民日报,2006/05/18)

(11)抗击非典: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日报网 2012/10/15)

(12)女足备战惊现乒球高手 主帅布鲁诺亲自上阵对决(搜狐网,2016/6/21)

除了这些领域以外,战争隐喻还经常用于其他事件领域,如科技、升学、污染治理,甚至爱情、人生等。我们注意到,在面临挑战、竞争和壓力的时候,人们偏好于使用战争隐喻来描述事件,以期获得对事件的注意力和情绪的调动。

2.2 语料库观察

除了对新闻媒体的直接监测以外,我们还选取了与战争相关的十个常用术语(攻坚战、硬仗、战役、生力军、备战、誓师、开战、迎战、总攻、攻克),在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有声媒体语言文本语料库①进行检索, 在检索结果中识别并统计隐喻用法的比例。下表为这些术语在语料库中的检索结果统计:

从上表可以看出,像硬仗、攻坚战、生力军、备战、誓师、迎战、攻克这些相对抽象,语义范围有一定想象空间的术语用于隐喻用法的比例都接近或者超过90%,而战役、开战的隐喻用法比例则较低。继续在语料库中检索士兵、战争、战斗、开战、作战等术语,结果显示隐喻用法的比例和战役、开战相似,都在30%左右。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判断语义范围特别总括或者特别具体的术语用于隐喻的可能性都偏低一些,但与日常语言的正常用法相比,即使30%的隐喻用法比例也是一个很高的数据了。总体而言,考虑到使用的背景为和平年代,这些战争术语的隐喻用法比例还是现象性的。此外,我们对这些术语在2004-2014年间在语料库中的使用频次也逐一检索并汇总分析。从这些战争术语的使用频次分布统计结果来看,2004-2007年间,这些术语的使用频次相对较低,但2008年出现了大幅度增长,并且从2008年以后,频次一直居高不下,以硬仗为例:

 对这一分布结果,结合近年来中国的历史背景,我们大致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和分析:战争隐喻自2008年起使用频率有了大幅提高,这大概是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和举行有关,因为奥运会的组织过程使用了大量战争隐喻进行动员,此外,体育比赛报导也是战争隐喻使用得最多的领域。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地震的救援和灾后重建被广泛地隐喻为战争。但在2008年这两样重大事件过去以后,战争隐喻的比例依然居高不下,个中缘由值得探索。

3. 当代中国话语中的战争隐喻之面面观

从上文的描述可以看出战争隐喻在当代中国话语中的广泛分布。从这些用法中我们可以抽象出这样一个主要概念隐喻: 紧迫或对抗性事件是战争。运用到各个具体的事件领域的话,这一概念隐喻又表现为这样一些主要派生隐喻(derivative metaphors): 政府工作是战争;经济活动是战争;体育比赛是战争;医疗是战争等等。以下对该概念隐喻在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现作进一步描述及分析,所有语料均来源于对近年来各类媒体语言的观察记录。

3.1 政府工作是战争

政府部门经常把工作任务比作战争,或者用战争隐喻来进行任务动员。近年来改革战争、反腐战争、扶贫战争、城管战争、救灾战争、拆迁战争等反映政府工作内容的概念隐喻不断见诸媒体,已经为公众耳熟能详。为验证政府部门对战争隐喻的使用偏好,我们以大会战为关键词,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进行了检索(检索时间为2017年3月27日22点),并集中关注搜索结果首页中大会战的最新相关信息(2016年2月26日至3月27日的使用情况)部分。我们在这一部分检索到155条结果,其中只有4个与政府工作无关(与战争历史或战争游戏相关),其余151条全部是关于各级政府部门工作内容的隐喻用法。这里摘录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例子:

(13)武汉市长发话:南湖地区大会战 道路、排水这样建 (长江日报,2017/03/27)

(14)南通新一轮城建交通大会战燃起烽火(南通网,2017/03/21)

(15)启动环卫整治大会战(青海日报,2017/03/23)

(16)麻江镇开展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百日大会战(双牌县政府网,2017/03/27)

(17)定安岭口镇召开禁毒三年大会战动员会(南海网,2017/03/27)

(18)银川警方开展盗抢骗督捕大会战 抓获2名逃犯(新华网宁夏站,2017/03/26)

(19)(海東市)将集中开展植树造林大会战(青海省政府网,2017/03/26)

(20)乌兰察布市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春季大会战(凤凰网,2017/03/26)

(21)贵港市召开征地拆迁大会战抽调人员集中派遣会(人民网广西站,2017/03/22)

(22) (工业)园区攻坚大会战开局良好(常德日报,2017/03/22)

从这些检索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交通、城市建设被当做大会战的比例最高,各类政府的执法行为、经济建设、政府日常工作等也都被看做大会战。从各个新闻标题下的内容来看,政府部门在使用战争隐喻描述工作内容时,是希望通过战争的话语来激励相关部门和人员积极投入常规工作中去,希望战争话语的张力能给平淡的日常工作带来紧迫感。此外,战争话语作为一种叙事框架,也能对政府工作内容起到条理化的组织作用。从这些角度来看,战争隐喻对于政府工作的描述有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战争隐喻在政府工作话语中的泛化,也存在一些消极的方面。首先,很多时候战争隐喻构成不恰当的修辞方式,比如说县公路局:掀起春季养护大会战高潮(三门峡日报,2017/03/22)这一个隐喻中,道路的养护何以构成大会战,战争的敌我双方是谁,大会战的意义何在,都会引起读者认知混乱。另一则新闻标题厉害了!西乡八个片区大会战(南方都市报,2017/03/24)的误导性更强,不明觉厉者仅看标题会以为是片区之间爆发了激烈冲突,但实际上新闻说的是八个社区在治理社区环境方面付出的努力,这个隐喻有很大的耸人听闻之嫌。其次,战争隐喻的过度使用,容易使其自身成为一种陈词滥调,成为一种官场套话,久而久之则失去修辞张力。再者,战争话语的体系建构起一种战争思维方式,对其使用者会产生无意识的导引作用。对于政府工作者而言,这种导引作用有时候是危险的,因为政府的工作,本质上是一种执法行为,是在尽量不使用暴力或者最小限度地使用暴力的情况下达成治理目的,而战争则追求以压倒性的毁灭力量来赢得胜利。政府工作本质上不是战争,政府工作人员不应沉迷于战争话语的修辞快感中。

3.2 经济活动是战争

在当代媒体话语中,经济活动也经常被描述为战争,人们对经济战争、贸易战争、货币(汇率)战争、价格战争、股市战争之类的表述耳熟能详,例如:

(23)经济博弈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08/11)

(24)新华社评论员:坚决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第二十四次会议重要讲话(新华网,2016/5/20)

(25)发改委称钢煤去产能将背水一战(央广网,2016/8/18)

(26)中国向外输出超千万吨钢铁 国际贸易战或打响(凤凰网财经,2016/8/10)

(27)人民币正在偷天换日 新一轮货币战争将不可避免(腾讯财经,2016/4/15)

(28)价格战,口水战,物流战,1号店和天猫展开持久战(搜狐网,2016/08/18)

(29)股指午后打响攻坚战 逢低做多滞涨股(中国证券网,2012/12/25)

(30)深港通启动已箭在弦上,各大券商积极备战,吹响进军号角。(证券时报,2016/8/8)

对战争隐喻在具体经济领域(如股市中)的系统应用,刘英凯、钟尚离(2005)做了详尽分析。此外,企业也经常以战争隐喻来激励自身,例如:

(31)杀出一条血路,企业才有生路(重庆晨报,2014/5/7)

(32)球场、工厂、市场:我们并肩战斗(北大维信公司网站,2016/8/19日访问)

经济发展是一项涉及多种复杂因素和后果的活动。利用战争隐喻描述经济活动的过程或者进行动员,多数时候能收到良好效果。但是如果经济活动的领导者对这种战争思维依赖过重,一味把经济行为看成硬仗的话,就有可能过于在乎胜利的结果,而忽视手段的合理性或者正当性,或者忽略/低估现实中各种利益的平衡,比如经济发展所需付出的环境、社会成本。当代中国经济发展话语中充斥着各种战争思维,重视结果忽视手段,重视局部片面结果而缺少整体的目的思考,由此带来的环境、人文破坏正在日益显示其恶果,经济发展的话语模式是我们需要反思的一个方面。

3.3 体育比赛是战争

2016年8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持人白岩松在评论里约奥约会时强调了体育就是和平时期的战争这一传统观点。在所有话语领域中,体育领域里的战争隐喻使用比例是最高的,战争话语在体育比赛中几乎成为日常用语。一个体育团队往往被称作军队、军团,有主帅(教练)、大将(主力运动员)、士兵(普通运动员),有自己的武器(技术优势),有敌人(竞赛对手),有战场(比赛场地),有厮杀(比赛过程),有恩怨(以往比赛记录),有战果(比赛结果)。(董方峰、杨洋,2007)如果抛开战争隐喻的话,体育比赛的描述将会变得极为困难。以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报道为例:

(33)中国军团备战进入最后冲刺(人民网,2016/8/6)

(34)中国军团夺金尖刀班欠收 战斗力下降?(北京日报,2016/8/17)

(35)郎平:中国女排最坚强 杀出血路你死我活(搜狐网,2016/8/19)

(36)中国苦战巴西终获胜 生死之战又见女排精神(新华网,2016/8/17)

(37)中国军团里约奥运遭遇滑铁卢的真相(腾讯网,2016/8/19)

战争总会令人联想起紧张、窒息、热血沸腾、惨烈、你死我活等一系列的特征, 因而无论对于运动员还是对于观众/读者来说, 以战争为喻能让他们感觉到紧张和激情。但战争隐喻在体育话语中的过度使用,有时候会造成耸人听闻的渲染效果,如把一场比赛的胜利, 说成屠戮、血洗;把两支球队的比赛上升成两个国家的对抗。这种情况下战争隐喻激发的就不是竞技体育之愉悦和对参与各方的尊重,而是对暴力情绪的煽动和对竞争对象的仇视。這种语言暴力对体育事业本身毫无帮助,纯粹是为了博眼球效应,是我们应该避免的话语模式。

3.4 医疗是战争

医疗即战争在当代中国媒体话语中也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隐喻。在医疗话语中,医护人员和患者都是对抗疾病的斗士、勇士、战士;医疗工作者是患者的同盟、军师,他们还是白衣战士,是防疫战线上的英雄;免疫细胞/系统是人体的哨兵、功臣、安全部队、天然军队、指挥官、安全哨;而疾病、病毒、病菌和伤病等则是敌军、敌人、入侵者等等。(杨洋、董方峰,2016)近几十年来非典战争、流感战争、艾滋病战争、癌症战争之类的特殊战争屡屡见诸媒体,为公众所熟悉。以下是更多典型例子:

(38)核医学检查成为发现肿瘤萌芽的新武器(新华网,2009/09/07)

(39)盘点淋巴瘤治疗战术(搜狐网,2009/09/03)

(40)广东专家立军令状严防非典卷土重来(人民网,2003/10/09)

(41)德国拍到免疫细胞入侵神经系统过程(科技日报,2009/10/16)

(42)这是一场淋巴细胞与艾滋病毒的生死搏斗(人民网,2003/11/28)

(43)剿灭麻疹初战告捷(科学时报,2007/01/24)

(44)抗癌战是一场持久战,要从细微之处攻起(人民网,2008/02/05)

(45)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就是战场(人民日报,2006/05/18)

(46)你们一定要像打一场战役一样抢救我奶奶,而且这场战役只能胜利,不能失败 (中国青年报,2012/11/21)

郭贵春(2007)认为,科学文本中的隐喻成功地弥补了纯粹由形式逻辑词汇构成的科学理论语言僵硬、封闭的缺陷,极大地拓展了科学理论陈述所提供的意义空间。从这个角度而言,医疗即战争隐喻为普及医学知识,为医患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更多话语选择。此外,战争意象能有效调动起多种感官联想,使战争隐喻的本体获得更多的注意价值,因而在需要动员民众应对重大疫情或灾难事件的医疗救助时,战争隐喻常被当作一种有效的社会动员方式,并在实际上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正如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提出的那样,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1996)医学话语中的战争隐喻突显了战争紧迫和对抗的特质,而掩盖了战争的暴力性、强迫性和毁灭性,并且忽略了它可能引发的非理性和盲从。如桑塔格(2003: 52-53)对癌症的污名化所作的分析显示的那样,战争隐喻在动员人们团结斗争的同时,削弱了人们面对疾病时应有的客观理性态度,也给疾病打上耻辱的印迹,使患者承受污名化所带来的歧视和痛苦。此外,当研究者的思维被禁锢在人-疾病、医生-患者的对立方面时,就极有可能会忽略疾病和医患之间的非对立面,从而制约医学的发展,或者激化医患之间的关系。(杨洋、董方峰,2016)

3.5 小结

除上述领域外,战争隐喻在其他日常社会生活领域也得到广泛运用,如爱情也被视为战争(张辉,2000;齐振海、巩玉环,2006),情场如战场,恋爱关系的建立和维系如同战场上的攻守,一方追求另一方被喻为攻打堡垒;竞争对手叫作情敌;爱上对方即被打败、征服,成为俘虏。婚姻亦被视作战争(赵爱萍、赵佳娜,2012;全晓云,2014),其中有干戈、冷战、雷区、堡垒、战火、战败、两败俱伤或者大获全胜。近年来国内有爱情保卫战、婚姻保卫战之类的电视剧热播,也说明了战争隐喻在爱情婚姻关系中的普遍性。

除此以外,在诸多抽象概念域,如论辩、科技中,战争隐喻也屡屡可见。人们习惯于向各种抽象概念开战,以形象展示其中的紧张、对抗或张力。综合以上观察,我们似乎应该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战争隐喻是当代中国的一种文化话语现象。

4. 战争隐喻泛化的原因分析

4.1 认知动因

如Lakoff Johnson(1980: 3)所言,我們用以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的。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是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为认识事物提供新视角(束定芳,2001)。习惯上,我们总是以先习得的概念系统去隐喻后习得的概念系统,以认知显著性强的概念去隐喻认知显著性弱一些的概念,或者以容易理解的概念去隐喻不那么容易理解的概念。(董方峰、杨洋,2007)战争事件更加具象,具有更大的认知显著性;战争事件本身具有为人熟知的更好系统性,对其的描写构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在映射到其他事件域时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组织和理解其他事件。Montgomery(1991: 345)还认为,战争隐喻的力量在于它可以使人们处于一种害怕的境地而采取防御行动,这可以使人们动员起来应付突发事件。这也是战争隐喻广泛运用于重大事件的一个认知理据。

4.2 修辞动因

无论是否经历过真实的战争,因为文学或文化的渲染,人们对战争意象都耳熟能详。战争意象常常会让人产生残酷、紧迫、对抗和毁灭等概念,而战争术语也会激起丰富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心理联想(见杨菲菲,2005;杨洋,2010),使读者心中产生强烈的认知和情感反应。此外,战争术语经过更长的历史凝练,表达上更为简洁,更符合语言经济性的要求。语言系统本身的不自足性促使人们通过词汇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比如通过借用其他行业用语和术语,通过词义泛化实现语言的动态平衡。(刘英凯、钟尚离,2005;李卫中,2004)因为认知的显著性和表达的简洁度,战争术语经常得到泛化使用。这些都是人们乐衷于使用战争隐喻的重要修辞理据。

战争隐喻有时候也是一种刻意为之的修辞策略。比如美国政府有意识地选用战争隐喻来界定和表述9.11自杀攻击事件,从而使得修辞意义上的战争以一种几乎天衣无缝的方式即时转化为物质意义上的战争,在话语、舆论、政策、政治意识形态等战线取得了突出的效果。这是一个在宏观语境内用象征手段影响受众的认知、态度、行为的修辞工程。(刘亚猛,2004: 239-240)当代中国话语中战争隐喻在很多场合的运用也不能排除刻意的修辞选择动因。

4.3 历史文化动因

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文化都浸润了战争的痕迹。据统计,近5000年里人类共发生战争14500次(余建华等,2002: 1),历史上90-95%的为人们所知的群体曾卷入过战争,而且其中的大部分经历过常年战乱(Keeley, 1996: 28)。战争不仅改变了人类历史,而且深刻地塑造了人类文化和思维方式,成为各种语言中的重要成分。除了贡献大量战争术语外,战争隐喻还形成了一种完整的认知框架,构成了人类认知和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战争对社会文化生活产生的影响尤其明显,军事主题渗入文化生活的几乎每一环节(Waley-Cohen, 2006: xii)。历史上因朝代更替、外族入侵引发的战争频率极高,而近代以来为推翻帝制和外来侵略,为建立新的政治体制,战争更是持续了近一个世纪之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因冷战和周边局势的影响,中国经历了数次局部战争,并长期处于备战状态,因此暴力革命和战争对抗的思维长期影响着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建国初期的领导人多出身军旅,习惯用战争术语部署和平时期的各项工作,人们也随之不断地适应大会战、攻坚战、大兵团作战、经济战线、文艺战线、 战前动员等说法。20 世纪50 年代初期开始,大量军队干部和战士转入地方工作, 他们又把军事用语带到了地方工作的各条战线,形成了军事用语的大普及。此外,近几十年来军人在国家建设和历次抢险救灾中的英勇无私表现使得自身在社会舆论中享有崇高地位(刘英凯、钟尚离,2005),军人的语言也为人们喜闻乐见。这些因素都促成了战争隐喻在当代中国话语中的泛化。

5. 结语

前文基于对真实语料的观察验证了战争隐喻在当代媒体中国话语中的普遍性,详细展示了战争隐喻在政府工作、经济活动、体育、医疗等领域中的泛化使用情况,并从认知、修辞、历史文化等角度分析了战争隐喻泛化的原因。一种话语模式能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不乏其本身的合理性。战争事件框架因其认知显著性为人们认知具有对抗性或者挑战性的复杂事件框架提供了便利的参照体系,减少了认知障碍。战争术语的经济性和修辞张力,也令自身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选项。而战争文化的源远流长则更令战争话语深入人心,使用起来几无违和感。从这些方面来看,战争话语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但是如沃尔夫所言,人的思想总是受到他所意识不到的语言模式的控制(见Gumperz and Levinson, 1996: 21),因此我们也必须警惕战争隐喻作为一种话语模式对思维的潜在影响。一旦我们在话语上宣布对某事物开战,我们就把庞杂抽象的事物简化为清晰可控的人格化实体,并且击败或摧毁该人格化实体(原本为抽象概念或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就变得可能和必要(Steuter Wills, 2008: 8)。在凸显喻指对象对抗性特征的同时,战争话语往往会屏蔽非对抗性的特征,而这些被屏蔽掉的特征极有可能也是喻指对象的本质或者重要特征,或者是问题的另一种解决方案。当人们把战争话语作为动员武器时,战争思维就往往构成行为指导框架,使人们把他们的工作视为真正的战争,其终极目的就是采取任何手段消灭虚拟的敌人。总之,战争隐喻客观上可能遮蔽思维,阻碍人们接近事物真相,并放大对抗性,在行为上可能导向不必要的暴力,遮蔽理性的问题解决方案。有鉴于此,当代中国的话语实践者应该深入反思战争话语的深层影响,在使用战争隐喻时更为谨慎,以避免话语对现实产生消极影响。

热点推荐

上一篇:素质教育路上的教师必须具备五种意识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