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优秀传统文化与自强人格的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与自强人格的研究

小编: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之精华与瑰宝,按照中学生能接受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我们可以取其部分精华为教学所用。让学生通过学习,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而完善自强人格。

一、培养自强人格从儒家思想的浸润开始

古典圣贤的做人标准是崇尚道德修养。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是道德伦理思想,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大厦的根基。在这五点之中,《礼记中庸》中说:仁者,人也。可见,仁德很重要,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在人的丰富的道德内涵中,其核心是爱人。儒家思想中的博爱之为仁的道德主张,进一步把仁爱之心推广到每一个人身上。孟子倡导的仁政思想当中亲亲是一个重要的基石。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由亲人之爱推及对百姓之爱,由百姓之爱推及对万物之爱,这是儒家对爱逐级升华的典型步骤。仁者爱人的道德观,使得中国成为礼仪之邦,也使中华民族成为有强烈道德意识的民族。把这种思想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习,读诵,理解,幻化成自己思想中的一部分。作为担负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艰巨历史重任的当代学生们,应当积极主动地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中汲取丰厚的精神滋养,并内化于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和信念当中,使自己成为人格健全、灵魂高尚、意志坚定、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远大的宇宙眼光的一代新人。

二、持之以恒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是自强性格养成的阶梯

一个人对事物的重视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目标的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深厚,想要理解和把含义看的透彻不是一朝一夕的,想要把他们变成指导行为的规范更加需要循序渐进。教学范畴里可以编辑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读本,选取适合中学生的内容,每日诵读,学写心得,加深印象,始于行动。我们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建立和谐社会,秉行孝道就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孩子都会长成参天大树,笔直与否就要看成长的过程是否足够坚挺,一个自强的人格一定会让自信去书写成功人生,反之,思想懦弱,颓废,毫无责任的人只会颓败在成功的路边。

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

我国历代教育家对于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思想的教导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论语中就这样写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思是说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小人总是忧愁悲伤。因为心性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内心容量的大小,所以要想达到心胸宽广的思想境界,就必须先修好自己的品德,看淡人世间的名利得失,平时保持一个平静祥和的心态。只有这样的思想境界才能在遭到误解或恶语中伤时坦然面对,无怨无恨,这些是中华品德的理想性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所以孔子在教学生的时候,经常让学生们各自说说自己的理想。在《论语先进》篇里面有一个比较罕见的完整的段落叫做《侍坐》,记载的就是孔子如何跟学生一起畅谈理想。一个人有怎样的思想就会成为怎样的人,所以,好的传统文化思想会影响人的一生。

四、在优秀传统文的引领下认识自己,寻找突破健全自强人格

一个人在最容易也最难得就是正视自己,了解自己,并且勇于改变自己。《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人格。胸怀浩然之气,昂扬奋发,平治天下正是对自己修养的重视使得自强不息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特色。正是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屡经患难而不倒。我们国家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在国内需要进一步探索改革的思路,在国外需要我们去争取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大,中学生作为将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应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于艰难困苦中奋发图强,逾挫逾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唯有如此方能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

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的这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是在鼓励我们在挫折中保持信心乐观旷达,藐视苦难,充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我们能从挫折中走向成功。

儒家经典《中庸》提倡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的治学之道,主张刻苦学习,不甘人后,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是儒家对学问、对事物所采取的刚毅进取的态度,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的精神。《周易集解》引干宝对于自强不息的解释说: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舍力,故曰自强不息矣。这种精神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一直鼓励着中华儿女敬业进取,不断向前,克服困难。

鸦片战争后,林則徐的学生冯桂芬提出了若要雪耻,莫如自强的口号。近代的洋务运动,正是打着自强新政的旗号出台的。康有为在著名的《公车上书》中,也以《易传》的刚健、有为、尚动、通变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根据。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刚健自强思想的深刻影响,把它作为精神动力,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五、传承经典,让传统文化与自强性格的结合成为成功的助力

古人的智慧之花如浩淼星空的繁星,熠熠闪光。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宝贵资源,我们要精于发现,善于挖掘,结合当今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智特点,切准时代脉搏,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传授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塑造他们的自强不息的健康人格,培养出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全面发展的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前进的道路会很艰难和漫长,但只要在路上,就任何时候都来得及。抓住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求知渴望,学知扎实的这一特定阶段的优势,深入的把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与自强品格养成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学而尽用,让灿烂的古人智慧得以传承和发展,让中学们都能够得到德智体美劳方方面面的提高,这样才无愧于教育的真正意义。

热点推荐

上一篇:优秀传统文化进入语文课堂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