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传统文化促进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传统文化促进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小编:

[摘要] 新课标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载体的文言文,是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对借助传统文化促进高中文言文教学进行了策略研究。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高中文言文 教学实践 策略研究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魂,离开了传统文化,中国当代文化就失去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文言文教学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厚重的中华民族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用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文言文的学习中。

首先,以传统文化的视角解读文言文,务必树立以下几个原则:

1.创新性和务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2.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3.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具体活动策略如下:

一、挖掘教材中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文言文文本本身包含了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其中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道德观念、哲学思辨、审美蕴涵以及它独特的表意功能、思维特征,已形成一种传承民族文化的浓郁气象,是文言基础知识之外相当大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如何充分挖掘出这些内涵并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这些内容,发挥其无可替代的文化传承功能,将成为文言文教学改革的着力点”,也是文言文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在讲授《苏武传》一课时,文中写道“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牧羊北海时,也是旄节不离手,卧起操持。当我们讲到此处,学生不免心生疑问:苏武出使匈奴为什么“持节”呢?他为什么对旄节情有独衷,卧起操持呢?授课老师要想解答学生们的疑问,就必须对什么是旄节,旄节的意义以及“忠义”思想的内涵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们明白:“旄节是用牦牛尾做装饰的一种旗帜,是汉朝是出使者的信物。”古时的忠君思想浓厚,正是由于苏武深刻铭记“忠于皇上”这一中国传统忠君思想,对象征自己国家的旄节才会情有独衷,卧起操持,不愿让它落入匈奴人之手使自己国家的荣誉受到侮辱。当授课老师给学生们讲解完这些知识之后,学生一定会对文章的含义以及苏武这一人物形象 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二、注重对古代“英雄形象”或“文人形象”的优秀个人品质的弘扬

在历代文言文中不乏塑造或体现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精华篇章。授课教师在讲解这类课文过程时,一定要注重对古代“英雄形象”或“诗人形象”的优秀个人品质的弘扬,“以此来教育激励学生,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和素养,达到以古为范的教育目标”。

以《鸿门宴》中的悲情英雄形象项羽为例。学生学完《鸿门宴》后,如果教师在进行人物形象分析时仅以成败论英雄,一味地褒刘抑项,似乎有“脸谱化“之嫌。实际上,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和行为,他的“自矜功伐”又导致了他的悲剧,既有赞叹,又有惋惜。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可设置以下活动:

1.有人说,在“鸿门宴”上项羽本可轻而易举地杀掉刘邦但却不杀是一种“妇人之仁”,而苏轼却说这是一种“君子风度”,请谈谈你的看法。

2.刘邦和项羽究竟谁是英雄?你对此怎样看待?

开展活动时,可让学生先谈对“英雄”一词含义的理解,然后结合个人体悟谈他本人心目中的“英雄”应该具有的特征,进而让学生理解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把握时机,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人生!

三、营造恰当的文化氛围

教师要随时结合文本内容,抓住契机渲染气氛,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来进行文言文教学。比如:学习《赤壁赋》时,教师不仅要讲解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怀,还要将思维很自然地涉及到“三苏”,甚至能引出朱德元帅的题词:“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除了利用语文教材外,教师还可给学生设置传统文化情境,陶冶他们的传统文化情操。如以文化名人的诗词、格言、警句装点教室、居室,在教室开辟古典文学专栏等等。

学《项脊轩志》时,我给学生拓展介绍:古人经常会给书房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梁启超的书房叫饮冰室,鲁迅曾经给在租界里租住的房子起名为且介亭,梅兰芳的叫缀玉轩,张大千的叫大风堂,红楼梦里还有个悼红轩,那么归有光的书房就叫项脊轩。无论什么名字一般都有含义,大家可以回去查查这些名字的来历、含义。大家可以给自己的宿舍或者房间起一个室名,幽默也好,文雅也罢,秀秀你们的才能。

学生反应踊跃,纷纷小试身手,每个寝室都集思广益,确定了自己寝室的名字,并赋予其一定的文化意义,温馨小筑、青苹果乐园、凌烟阁、紫云轩、清心阁……一个个清新动人,还有的干脆叫“和谐居”,也算与时俱进。

这样,《项脊轩志》这篇相对沉闷、枯燥的文章一下子走进了学生的内心,变得生动起来、温暖起来。

四、结合课文内容,举办丰富的课外语文活动

教师要“充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高度重视国庆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重要节日、纪念日”,结合课文内容广泛开展主题活动。可以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还可因材施教,按照学生自己的兴趣,让其去调查研究茶、酒、建筑、戏曲、对联、谜语、服饰等民俗文化,并享受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快乐。例如笔者在讲授了《屈原列传》后,就布置学生去研究各地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以及由来,通过调查,学生对于屈原在中国几千年的影响有了深切感受,也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之,中学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文言文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下转第307页)势,传统文化也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文言文教学的突破口。将传统文化纳入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既拓展了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又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文言文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

让我们在新课改带来的挑战与契机中共同努力,探索让学生乐学、会学、学好文言文的方法,让我们的学生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让我们文言文教学在传统文化的气息中焕发异彩!

wWw.LWlm.com

参考文献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孙芳.让语文教育绽放出民族文化的光芒[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6(11)

[4]吕筱晶.基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

[5]刘红芳. 新课改形势下,文言文如何传承传统文化[J].宣武教育,2009(5)

[6]王金凤.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发展,2009(6)

[7]兰红. 让传统文化教育走入高职学生[J]. 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2006(11)

热点推荐

上一篇:论“性贿赂”立法刑法论文(1)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