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从茶马古道的《赶马调》看多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发展

从茶马古道的《赶马调》看多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发展

小编:

从茶马古道的《赶马调》看多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发展  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海拔最高的一条贸易交流之路。它缘起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后来逐渐衍变成一条众多民族共同参与、交流的经济、文化、政治交流之路。它是我国继丝绸之路后又一备受国际关注的商业路线。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茶马古道申遗步伐的加快,随着人们对于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认识的逐渐加深,茶马古道已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且成为最受关注的民族文化话题之一。茶马古道上的《赶马调》等音乐形式,既传达出马帮文化的特性,又见证了我国多民族文化的融合。站在当下民族音乐文化和一带一路 的角度,对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参与的融合文化现象做进一步的探索与思考,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在茶马古道上,人们之间通过贸易建立联系,构成了比较趋同的价值取向,在政治、文化、精神等方面相互影响,使得云南段各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茶马古道这样一个特殊的载体,得以凝练与融合。至今,我们仍可以通过一首首在马帮后辈们唱诵的《赶马调》,通过一段段赶马老人提及的往事,清晰地感受到马帮音乐、马帮文化。

所谓赶马调是指在赶马途中使用的曲调,它既具备抒情功能又兼有实用功能。《赶马调》真实再现了马帮的心情,是茶马古道音乐文化的集中代表。

各民族的《赶马调》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几经碰撞、融合,使之成为茶马古道的主体音乐。围绕着赶马 这样一个共同主题所形成的高度凝练的马帮音乐文化,在这样一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贸易古道上,催生出色彩斑斓的音乐文化形态。应该说,《赶马调》是茶马古道上面最具话语权的标识性曲调。

从《赶马调》走进马帮文化,茶马古道音乐已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马帮音乐文化。从外部来看,它的地理区域相对封闭、固定;从表现方式来看,以赶马作为呈现形态;从动机而言,古道形成的原因即是利益驱使,目标明确、统一,而赶马的过程、目的相同,只是由不同人群、民族组成;从文化特征上,有较为趋同的价值观;相互包容,攜手共进,战胜自然的苦乐观;各民族和平相处的平等观这些内容都在《赶马调》中不同程度地或隐或显地体现,同时,这些特点也使得马帮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并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性。

多种民俗和信仰并存在茶马古道文化中表现得也较为明显。我国是一个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国家,民族的多样性,导致其文化、民俗、信仰具有多元化特点:回族的礼拜仪式在赶马途中并没有消失掉,相反得到了其他民族的尊重。每日五次礼拜,即使在外赶马的人们也会照做。藏族信奉佛教,在云南与西藏搭界的地方德钦县城,笔者参观了位于离德钦县城百余公里远处的山脉,山上的佛像清晰可见,几百年来藏族马帮途径这里留下了经文;在大理沙溪镇当地马帮将五老爷看做他们的保护神,祭拜五老爷的仪式深受居住于三江并流地区附近的白族、藏族、纳西族、傈僳族、彝族等多民族的尊崇。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周遭民众会齐聚一堂,举行仪式。仪式大体分为敬神、娱神、自娱等几个环节。参加仪式的人员大多是赶马人以及赶马人的家属,他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仪式保佑即将出行的赶马人平安出行,载宝而归。仪式由马锅头带领众多马帮人员及家属进行,由马锅头唱《敬神歌》,敬神调歌词内容庞大,以12个月为始,白语演唱,其余马帮人员敬神;纳西族则信奉本土宗教东巴教。这些不同文化信仰的人唱着《赶马调》,在往来于茶马古道上的马帮中共同生存。如果说各民族的《赶马调》是其最直接的外在表现的话,那么,茶马古道上多种民俗、宗教信仰并存,即是其文化百花齐放的一种本质体现。

虽然在茶马古道马队、商号之间也存在经济竞争,但从更高层面上来看,马帮体现出的是共生共融的协和状态。无论是在丽江四方街上的纳西打跳,抑或是在德钦县的锅庄舞,赶马人只要夜居于当地,一般都是会参与其中的。尤其是藏族马帮,他们生性能歌善舞,这样的特质即使在赶马人群中也不例外。在笔者走访的德勤县奔子栏镇,至今还举办一年一度的锅庄比赛,会有很多的赶马后代参与其中。据当地赶马老人及后代描述,曾经的藏族马帮非常喜欢跳锅庄,这不仅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又能驱除赶马一天的疲劳。他们有时驻扎马店,天气好时就在村落中安营扎寨,夜晚时分便会和当地民众一起载歌载舞。锅庄一词本是汉族的称谓,在藏族中实则为果庄,意为圆圈歌舞。用简单的几块石头垒成,为方便起见,多在院落,参与人数可多可少,较为随意。渐渐名为锅庄,也是与赶马有一定的渊源。

站在民族音乐学的立场来看,这样的参与性反映出茶马古道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所形成的双向互动文化。各个民族由于茶马古道的存在,不得不在这个区域内,由之前本民族的局内人,成为赶马团队的局外人,然而再由局外人成为茶马古道文化圈中的局内人。这些人承载着局内局外 的双重身份,正是他们的和谐共处使得茶马古道文化圈形成了自己的音乐文化特性。

云南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地方,然而,也是在这样个性差异如此鲜明的区域内,茶马古道以它自身所具备的特性吸引着众多少数民族,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点:第一,茶马古道的存在,首先是我国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庞大的交通系统,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庞大精神系统。第二,形成了独立的马帮音乐文化,并且出现了以不同民族《赶马调》为标志性的茶马古道音乐。第三,形成了多宗教信仰并存的原生文化圈,以及由赶马所引发的一系列民俗的改变与适应。

由于云南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因此茶马古道云南段的音乐文化异彩纷呈,但归根结底,这是一个以《赶马

调》为主线的音乐事项,是一个以相生相融为主导思想的文化体系,这个整体并没有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就此冻结,反而生根发芽,开出了音乐文化产业的花朵。

马帮音乐文化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对于这样一个整体,其保护与传承非常重要,需要审慎对待,精心谋划。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也逐渐伸展到民族音乐文化领域。以云南段为例,茶马古道音乐文化产业也已初见成效。

 (一)茶马古道商演

2014年10月,第十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如期亮相,此次主题仍以怀念古典音乐大师为内容。但值得一提的是,在此界的音樂节中,出现了 10月17日于三里屯太古里橙色大厅漫步茶马古道专题展演,使人耳目一新。此次音乐会以马帮路线作为轴,串联古道的众多民族,以白族、纳西族、藏族、普米族、傈僳族为代表的众多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出现了《赶马调》、三弦、弦子等马帮乐器,向众人展示了茶马古道作为我国西南部地区少数民族集锦平台的魅力。在舞台设置方面,突出背景效果,大屏幕滚动播放茶马古道沿途上当地少数民族生活状态,力求活态再现马帮景象。当然,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要更高技术层面的加入,如运用 3D技术的背景效果运用,会更加增强观众的体验感,身临其境般地踏上茶马古道。

张艺谋的大型原生态实景演出《印象 丽江》在丽江玉龙雪山上演,在这部大型原生态音乐实景演出中,出现了单独的茶马古道篇章,展示了曾经的纳西族在茶马古道上的风采,这既是一个相对成功的文化产业项目,也是一种传播茶马古道音乐文化的尝试。

(二)茶马古道线路游的开发

随着旅游业的立体化发展,旅游文化成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丽江作为茶马古道的重镇之一,在马帮旅游线路旅游开发上走到了前列。在丽江古城、束河镇都已经推出了茶马古道线路一日游的项目。茶马古道本就是流动的,运用旅游的方式再现马帮之路,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必须指出的是,如何将旅游做鲜活,在取得商业利润的同时,又能够保存其艺术价值及社会影响力,这在茶马古道的保护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茶马古道影视基地的建立与运用

田壮壮导演拍摄的电视剧《茶马古道》,古装影视剧《木府风云》等影视剧中都大量涉及了茶马古道的相关内容,这是以传统媒介电视作为传播平台,大大提高了普通民众对于茶马古道的认知度。适应当代社会多媒介迅速发展的潮流,将马帮音乐文化内容以更多、更新的媒介方式进行传播。

(四)茶马古道博物馆

这样的保护仅限于实体物质层面。在云南省的很多县市,都设立与茶马古道相关的博物馆,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三所博物馆:建立最早的是 2008年昆明市的茶马古道文化馆,由云南省宣传部、省政厅获准建立的云南省第一所茶马古道文化馆。它致力于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对沿途各民族经济、文化进行研究、开发和利用;对相关的文化、旅游、交通、茶业等组织研讨与交流;打造以茶马古道文化为核心的茶业,申报茶马古道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建立茶马古道驿站等等。除此,还有丽江茶马古道博物馆、云南驿的马帮文化博物馆等,都不同程度地保护了茶马古道的实物用品、线路图等。

(五)沙溪镇欧阳家马店的保存

对于茶马古道而言,马店的保存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如果说博物馆的保护是刻板的保护方式,那么,马店的留存则体现出了对其生态环境的重视与保护。马帮处处为家,茶马古道上的一个个马店就是他们在赶马路上的缩影。沙溪镇的欧阳马店因为服务好、信誉好,不仅在当地享有盛誉,在周边区域内,也小有名声。今天的欧阳家后代保护意识非常强烈,几乎完好地保存了当年的马帮驻地,这是在向游客们传达着一个讯息: 马帮消失了,但马帮精神永存。

(六)茶马古道文献保护

茶马古道的书籍、文献屡见不鲜,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了这样的研究队伍中。专著类《茶马古道》编辑部编著《茶马古道》、亮炯 朗萨著《恢弘千年茶马古道川藏茶马古道寻幽探胜》、赵汉兴著《马帮走过天堂》、杨福泉著《西行茶马古道》等三十余本。文献类多达几千余条。随着茶马古道申遗工作的加快,相关文献、研究更是多如牛毛。相对而言,这是一种研究层面的保护,它更注重一手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保存性等价值。

茶马古道是一个民族音乐的课题,但同时又是一个具有文化产业发展潜力的课题,如何将其挖掘、整理,力求动态与静态的双向发展,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关注它,这不仅是对它的保护,更是传承。对于茶马古道的传承与保护,应掌握好两对关系,一对关系是动态与静态。既要有文献材料的搜集、整理,博物馆式的实物保存,也要有活态的展演、旅游。二者缺一不可,互为依存。另一对关系是保护与传承。这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在面对茶马古道这样一个多元化课题时又不得不谈。

从音乐本体而言,保护茶马古道线路上众多民族的音乐,形成马帮音乐线条;从人文精神而言,以人文关怀为切入点,

茶马古道所形成庞大的马帮文化带,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精髓。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包容互让,正是这样的精神才使得马帮之路延续了几百年;特别是茶马古道作为我国罕见的文化交融之道,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位置,保护与传承茶马古道的音乐文化是民族音乐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它将在增强我国民族文化自信心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关于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与探索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