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普通话“声调特征教学法”初探

普通话“声调特征教学法”初探

小编:

普通话“声调特征教学法”初探

一、声调特征教学法

传统的汉语普通话教学都是以声母和韵母作为教学的重点和中心来组织教学的,把声调部分的教学放在次要地位,这种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声韵中心论”。声调特征教学法则突出了声调教学在普通话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强化声调的教学,将声调教学贯彻普通话教学的始终。

声调特征是指声调的音高特征(受语调影响的声调音高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单个字词的音高特征,也就是普通话中的四个声调(高平调、中升调、降升调和全降调)。二是语流中词语的声调音高特征,包括变调、轻声等。

声调特征教学法是指在普通话教学过程中重视声调教学,有意识地强化声调特征训练,加强语音部分的声调教学。

二、“声调特征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一)汉语本体的特点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使得各个音节之间界限分明,语音高低升降、曲折变化,因此汉语具有“音乐美”的特性。声调具有区分词义的作用,每一个音节改变声调后都可以形成不同的词,表示不同的意义。这是汉语语音的特点。

从汉语的声韵调系统来看,声调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这一点在汉语方言中的表现更为明显。在北方方言区,很多方言的声韵系统跟普通话的声韵系统差别不大,它们跟普通话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声调方面。例如,有些北方人自认为说的是普通话,但是外人一听就知道他是东北人,原因就在于他说话的声调跟普通话声调不一样。

方言中,汉语的声调还具有区分词的语法功能的作用。刘若云、赵新在《汉语方言声调屈折的功能》一文中指出,汉语方言中声调的曲折变化可以构成小称,区分词性、词义、构成人称的复数和领格,构成动词的完成体等。

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普通话还是在方言中,声调都是很重要的,声调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视。这也正是我们提出普通话“声调特征教学法”、要求重视和强化声调教学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

(二)普通话的教学现实

目前,很多学校的普通话教学都还是沿用传统的以声韵为中心的教学法,强化普通话的声母和韵母部分的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对声母和韵母的课时量安排较多,对声调的教学课时量安排过少。这种教学安排暗示了学生要重视声母和韵母的学习,却忽视了声调学习的重要性。在普通话培训和测试过程中我们都能发现,有的学生普通话单个字发音很标准,但是一说话就感觉有方言语音的成分在里面。有的学生声母和韵母发音都很标准,说起话来却总感觉跟标准的普通话不太一样。原因就在于,他们在说话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进入到了方言母语的音系中,声调发生变化。还有一些被同学们公认为普通话说得好的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声韵母的问题比较严重。他们之所以被公认为普通话说得好,主要原因是声调总体把握得好,有普通话的语感。从这样的教学实例中可以看到以声母和韵母为中心教学的成功之处,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普通话的教学现实让我们再次认识到普通话声调教学的重要性。

(三)普通话学习的社会现实

随着各级语委普通话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人们对普通话的认识也有了很大提高。在很多场合人们开始自觉地用普通话去跟人交流,而且很多人已经注意到了自己方言母语中声母、韵母和普通话的区别,并在会话过程中有意识地纠正。但是,由于声调问题容易被忽视,而且难于纠正,所以声调偏误根深蒂固,他们说出来的话很多都是普通话的中介语,即我们俗称的地方普通话。随着国家基础教育的加强,很多孩子在小学甚至幼儿园的时候已经开始学习普通话了,声母、韵母的发音也是重点教授的内容。我们现在面对的普通话教学对象实际上比前几十年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文化水平要高出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

现,学生在课前就已经能够说出自己方言中声母、韵母和普通话之间的区别,要他读字词和朗读课文的时候,能够相对准确地发出普通话的声韵母,只是在说话的过程中偶尔会流露出声韵母方面的方言特色。相比较而言,声调的方言色彩就比较明显了,无论是在朗读还是在说话的过程中都有体现,有时候根据他们说话的声调还可以大致判定出他们是属于哪个方言区的。这说明,传统的以声母和韵母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对象的学习需求了,教师应当能够纠正学生普通话中方言声调的发音。

三、广西人学习普通话声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音高

广西人在学习普通话声调的过程中存在“高音高不上去,低音低不下来”的情况。比如在学习高平调(阴平)时,调值没有达到普通话要求的55调值,音高总是偏低。原因在于,广西各方言中平调型的调值普遍不太高,这使得广西人在学习普通话高平调时会发生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使他们在学习普通话声调的时候,只注意了调型是平调,而没有去比较方言和普通话声调的实际音高。他们在学习普通话高降调(去声)的时候,声调下降的终点也没有普通话高降调降的低。原因也是方言母语中声调调值的影响。

(二)音域

广西人在学习普通话声调时,音域普遍偏窄,这也正是由他们的发音特点“高音高不上去,低音低不下来”所决定的。相对普通话的调值而言,广西人说的普通话声调起点偏低,终点偏高,音域偏窄。比如在学习普通话升调(阳平)的时候,调值的终点没有普通话的音高高。在学习普通话高降调(去声)时,声调的起点不够高,终点也不够低。音域偏窄的原因主要也是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因为在广西各方言中存在与普通话阳平和去声相同的调型,但是调值却不同。广西人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往往注意到了调型之间的一致关系而忽视了方言和普通话声调调值上的不同,这就很容易将方言中同调型的调值照搬到普通话声调的发音过程中,出现音域过窄的情况。

(三)调型

广西人在字词的念读中容易出现的调型错误是降升调(上声)。他们在学习普通话降升调的时候容易犯“矫枉过正”的毛病,加重上声的调尾,使升上去的终点音又降了下来,出现“降升降”的调型。在说话的过程中,广西部分方言区的人习惯用方言中平调型的发音来代替普通话中全降调(去声)的发音。

四、“声调特征教学法”的实践

在普通话声调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尽量采用声调特征来进行形象化的教学,让学生对四声有个感性认识。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高平调、中升调、降升调、高降调这些声调特征术语,并用五度标记法逐一图解。由于声调不像声母和韵母有具体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所以声调教学难度相对而言比较大。根据声调的这一特点,我们在普通话声调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模仿”的教学方式。通过模仿普通话四声的标准音,控制自己的发音,使发音音高达到普通话要求的标准音高。对普通话四声标准音的模仿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字词标准音的模仿

普通话字词标准音的模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听辨音训练。这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的练耳训练。通过听辨音训练让学生能够辨别四声,熟悉普通话五度调值的实际音高。同时,要求学生将普通话和方言中同调型的发音进行对比,找出音高上的差异。也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同一调型不同调值的语音音高对比练习,让他们判别出普通话四声的发音音高。

第二,模仿训练。让学生听普通话四声的标准发音,然后跟着模仿,反复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发音录下来,然后复听,判断自己的发音音高是否达到了普通话声调的标准音高。也可以请其他普通话听辨音能力强的同学帮助听音,看自己的发音音高是否达到了普通话四声所要求的标准音高。通过这样的反复模仿训练,可以掌握普通话四声的标准音高。

第三,记忆训练。凭自己对普通话四声音高的记忆念读音节。在这个过程中,同样可以采取录音复听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请人听辨音的方式进行。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纠正自己记忆中普通话四声的音高,达到熟练掌握普通话四声标准音高的目的。

(二)变调、轻声的模仿

1.变调的模仿

普通话的变调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不”的变调和“七、八”的变调等。在模仿普通话的变调之前,首先要熟悉普通话中一系列的变调规则,然后再采取前面所提到的“模仿训练”和“记忆训练”中的方法,对语流中发生变调的词语或短语进行反复练习。牢牢记准变调后各词的音高。同时也可以选取一些句中有变调的单句反复练习。这个练习的过程可以适当放慢速度,尽量把每一个单句的声调和语调都模仿到位。

2.轻声的模仿

轻声是普通话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调变体。主要表现是音长变短,音强变弱。普通话四种声调的字,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读成轻声。但是,读成轻声后的字的实际读音,也就是音高是存在差异的。一般来说,上声字后面的轻声字的音高比较高,阴平、阳平字后面的轻声字音高偏低,去声字后面的轻声字音高最低。因此,汉语轻声词中读轻声的字,实际调值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通过反复的模仿练习来达到普通话的标准发音。具体的训练方法跟“变调模仿”中提到的方法类似。

普通话声调学习不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需要通过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地去纠正声调的发音问题,实现声调学习“瓶颈”的突破,其关键就是要牢记普通话声调的标准发音,调整自己的发音音高。

普通话“声调特征教学法”是不同于传统“声韵中心教学法”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一项大胆的教学改革尝试。“声调特征教学法”并不是否定普通话声母和韵母教学的重要性,而是将声调教学的地位提高到跟声母、韵母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甚至还高过普通话声韵母的教学地位。在普通话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强化声调教学,增加声调教学的课时量,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声调教学的效果。本文只是对普通话“声调特征教学法”的初步探索,还有待于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热点推荐

上一篇:你知道鸟鸣分南北音调吗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