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危害及对策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危害及对策

小编: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危害及对策

1.交通噪声及其影响因素

交通噪声主要是指机动车辆在城市内道路上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亦包括其他运输工具,如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在飞行和行驶中所产生的噪声。对于环境噪声污染的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为0-4分类,居住区为一类、二类。一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不得超过55分贝、夜间不得超过45分贝;二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不得超过60分贝、夜间不得超过50分贝。超过上述标准,就应当是认定为噪声污染。 2.交通噪声对人的危害

2.1干扰休息和睡眠、影响工作效率

休息和睡眠是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噪声使人不得安宁,难以休息和入睡。从而影响到工作和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得神经衰弱症,表现为失眠、耳鸣、疲劳。人进入睡眠之后,即使是40-50分贝较轻的噪声干扰,也会从熟睡状态变成半熟睡状态。人在熟睡状态时,大脑活动是缓慢而有规律的,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而半熟睡状态时,大脑仍处于紧张、活跃的阶段,这就会使人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体力的恢复。研究发现,噪声超过85分贝,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人们会感觉到吵闹,因而无法专心地工作,结果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2.2损伤听觉、视觉器官

从飞机里下来,耳朵总是嗡嗡作响, 甚至听不清对方说话的声音。这种现象叫做听觉疲劳,是人体听觉器官对外界环境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如果人长时间遭受强烈噪声作用,听力就会减弱,进而导致听觉器官的器质性损伤,造成听力下降。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据测定,超过115分贝的噪声还会造成耳聋。据临床医学统计,若在80分贝以上噪声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者可达50%。噪声对儿童身心健康危害更大。因儿童发育尚未成熟,各组织器官十分娇嫩和脆弱,不论是体内的胎儿还是刚出世的孩子,噪声均可损伤听觉器官,使听力减退或丧失。据统计,当今世界上有7000多万耳聋者,其中57%由噪声所致。

2.3损害视力

通常,人们知道噪声损害听力,实际上噪声也会损伤视力。试验表明: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模糊;而噪声达到115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所以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同时,噪声还会使色觉、视野发生异常。调查发现噪声对红、蓝、白三色视野缩小80%。

2.4损害心血管 2.5损害女性生理机能

女性受噪声的威胁,会导致女性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早产、流产率增加等。国外曾对某个地区的孕妇普遍发生流产和早产作了调查,结果发现她们居住在一个飞机场的周围,祸首正是那飞起降落的飞机所产生的巨大噪声。

2.6引起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障碍、内分泌紊等

高噪声的工作环境,可使人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以及恐惧、易怒、自卑甚至精神错乱。在各国,都有过因为受不了火车噪声的刺激而精神错乱,最后自杀的例子。

3.交通噪声综合治理措施

交通噪声对人的生活环境影响是很大的。但其治理和控制却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城市土地利用、路网建设、城市交通需求控制、道路设计等多层次、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要采取综合防治的对策。

3.1控制噪声源

减少和消除噪声源是控制噪声最直接的措施。道路交通噪声主要来自载重汽车及公共汽车等大型车辆及一些老旧车辆。因而要适时更新老旧车辆,禁止老旧车辆在城区行驶,控制大型车辆的数量和使用,按低噪声标准进行车辆设计改造。

3.2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

城市土地利用、路网建设和交通需求控制等,直接关系到由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和交通密度空间分布及相应的交通噪声强度和大小。可见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合理分布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在人口、商业过于密集的地区,不应继续新建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商业、文化体育设施,同时要结合旧城改造,把运量较大、干扰居民生活或污染性工厂、企业和车场等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