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超声学与病理学对胆囊腺肌增生症诊出率的对照研究

超声学与病理学对胆囊腺肌增生症诊出率的对照研究

小编:

超声学与病理学对胆囊腺肌增生症诊出率的对照研究

胆囊腺肌增生症(ADM)是以胆囊黏膜上皮局部变化、肌纤维增生与局限性腺肌增生为主要病变的一种胆囊良性疾病。[2]我们对经病理确诊的13例胆囊腺肌增生症的临床资料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对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诊出率及误诊、漏诊原因。

1 临床资料 1.2 临床表现。均有上腹隐痛、消化不 良,餐后疼痛加重。有10例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

1.3 检查方法。采用ALOKA 10型和百胜DU 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受检查者上午禁食空腹,采取仰卧位、左侧卧位或坐位等体位,按常规方法对胆囊作多切面扫查,详细观察胆囊大小,胆囊壁厚度、形态、囊壁的回声,囊内及周围的情况。发现异常采集图片并存档,结合临床资料,根据声像图特征做出超声诊断,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2.2 声像图表现。

(1)胆囊壁:胆囊壁增厚(3~7mm)或不光滑。

(2)合并结石的10例,表现为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3 讨论

3.1 病因与病理特点。本病的发生可能在慢性炎症的基础上,胆囊神经原性功能障碍,由此可使胆囊动力学异常,特别是胆囊颈部括约肌痉挛性收缩,使胆汁排流受阻,囊内压力升高,黏膜陷入肌层形成憩室和诱导肌层增生肥厚。[3]近年来国内、外对本病报道渐多,并认为有恶变倾向。[4]

病理上表现为慢性增生为主并有退行性改变,粘膜增生增厚,罗-阿氏窦数目增多,扩大成囊状,深入肌层或接近浆膜层,形成粘膜内憩室,增厚至正常的3~5倍。囊内易瘀胆,继发感染可产生壁内结石,由于胆囊壁增厚,胆囊内腔狭小,可合并胆囊腔内结石。[5]

3.2 根据病变的分布情况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①弥漫型:整个胆囊壁均有增生。胆囊壁增厚,胆中造影时,造影剂可进入罗阿氏窦,可在增厚的胆囊壁内出现点状阴影。②节段型:胆囊壁的一段发生增生,常造成胆囊环形狭窄,狭窄部壁厚超过2mm,边缘不规则。③局限型:胆囊壁局部发生明显增厚,常为单发,多位于胆囊底部,易被误为肿瘤,该型可分有内翻、外翻和中间位三种表现。

3.3 超声漏误诊原因。此病需与其他胆囊疾病相鉴别。局限型需与胆囊癌、胆囊息肉相鉴别;弥漫型注意与慢性胆囊炎相鉴别;节段型应与胆囊先天性膈膜、胆囊扭曲、折叠相鉴别。

本病症状与胆囊炎、胆结石相似,无特异性,且常与该两种疾病同时存在。使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有学者认为MRI和MRCP对术前诊断该病有特殊价值[6],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

热点推荐

上一篇:论中学生“文”“德”教育渗透的重要性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