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审计教学方式创新

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审计教学方式创新

小编:

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审计教学方式创新

一、审计学的学科分析

1.审计学具有较强理论性与综合性

无论是审计的起源与发展、审计组织与人员,还是审计的性质与特点、审计程序与方法、审计的职责与权限等各个方面,这些理论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和演变的,体现出逻辑性强、变化快、与时俱进等特征。因此,通过审计理论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基本的审计原理,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而且要结合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介绍审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其思路和视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求未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通过审计理论教学,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审计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它与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一般融合了财务会计、税法、经济法、统计学、计算机、企业管理、营销战略、应用文写作、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理论与方法,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所以在审计教学当中,不能仅就审计而教审计,把教学内容局限在一门学科的狭窄范围之内,而必须旁征博引、融会贯通。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其已学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本科生来讲,审计学中的一些概念如重要性、合理保证、认定等单从字面上看都有一些生僻,再加上其定义或含义多数是从英文的复合句中翻译过来的,其语言表达和逻辑关系很拗口。审计学内容多是说理性的,难以引起学生兴趣传统的审计学教材内容枯燥,多是说理性的,整篇都在介绍审计准则条文、审计程序等,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对这些重要但难以理解的术语、理论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需要设计适当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浅显易懂地揭示这些概念和理论的真正含义。

2.审计学具有较强的实务性和操作性

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社会经济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审计提出新的要求和产生新的影响,因此只有不断更新审计技术、完善审计手段,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要害,实现审计的目的。审计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审计的这一特点,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之中,通过情景模拟、实战演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审计技术和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会观察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操作能力。

审计学本身属于实务性较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如何开展审计,如何执行审计业务,如何撰写审计报告等。这些具体的操作流程和实务,需要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运作一遍,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

3.审计理论更新快 随着审计准则的变化,审计理论更新快,对于准则变化前后以及审计理论沿革的脉络,学生不了解变化背后的故事和事实时,就无法理解其变化,也就无法清晰地掌握审计理论的发展。

二、当前审计学教学现状分析

1.“大会计”架构下的教学方式

目前,大部分高校审计学教学大多依托会计学来审计相关课程的内容都是会计或者是与会计有关的知识,这种“就会计学讲授审计学”必然造成“审计学是会计学的分支”错觉,阻碍了学生审计基础知识视野。再加上审计学理论内容抽象,大多数人认为审计学枯燥,没有学习兴趣。实际上审计学属于应用学科范畴,具有边缘性和综合性,审计不仅是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而且是对国家政治活动的管理。审计行为横跨了国家政治生活、资本市场运转和企事业的内部管理,涉及了政治学科、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属于大管理学科的概念。因此审计源于会计,但高于会计。对待审计学,就不能仅仅以为审计是对会计账务的修改,审计教材的内容不局限于查账的分录。现代审计的重点(涵盖国家、内部、社会审计)是基于风险的角度来对各种实体的活动进行判断与评价,这一特点表明审计学不仅不枯燥,而且生动,饱满。

2.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偏重应试教育

目前多数高校审计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注册会计师审计(民间审计)为主,并不由自主地把传授职业会计师所具备的知识作为审计教学目标,即会计学专业审计教学的首要目标是使学生能通过注册会计师审计课程考试,使会计学专业的审计课教育变成了一种“应试教育”。这与审计学的多学科和综合性是相矛盾的,审计学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密切相关,为“应试教育”而圈定的教学内容是远不能满足审计学的特点。同时作为审计的只两个分支,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则在审计学的教学中几乎很少涉及到,这与当前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对审计人才的旺盛需求极不相称。

3.教材选用上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

近几年出版的审计学教材,主要借鉴了西方审计学的内容体系,翻译痕迹明显,而内容主要以传授民间审计的知识为主,涉及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知识较少甚至没有,教材内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不多,即使有所涉及也仅仅停留在一般的介绍,对我国审计理论与实务日新月异的改革和发展以及建设性的研究涉及不多。这些导致审计学在教学内容上局限于以介绍社会审计为主的理论与方法的单一学科。教材是审计学专业课程的载体,同时也是将审计学专业课程传输给学生的一个重要工具,教材内容上的缺陷也导致审计学教学难以拓展。现有教材内容体系无法完全满足现代审计理论的核心内容。

4.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为辅

审计学教学大多局限于课堂讲授,教学内容大多局限于书本,教学方法大多局限于灌输。审计学课程从性质上来看,与其他相关课程(如会计学)有较大的区别,它是一种逆向思维,它要解决的是“怎么样”以及“为什么”的问题。虽然案例教学法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利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很难实现。一是教师缺乏必要的实际工作经验,凭想象编不出适合于各教学阶段的案例,很多讲授审计学课程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又缺乏必要的调研和实习,也就不足为怪了。二是国内的审计学教材案例不理想,更多的只是文字上对有关情况、背景知识的描述,而缺乏其中具体内容的介绍,这对审计学教学来说几乎是无用的,因为审计活动充满了审计判断,审计判断需要将具体情况、背景知识与审计理论结合起来。国外的经典案例尽管很多,但它是在国外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下发生的,不一定适合中国的教学。三是受限于审计案例的保密性,国内有教学价值的审计案例应当说也不少,只是保密方面的因素,有关的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不会也不愿将其奉献出来,这也严重影响到了这些案例应当发挥的作用。最后,市场上也有不少单位开发出有价值的案例,但各教学(上接第256页)单位限于经费的不足,无力购买此类产品。

三、创新审计学教学方式

从审计学学科与当前审计教学现状分析来看,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促进审计学科与审计专业发展,加快审计课程建设,审计学教学必须进行创新。

1.创新审计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教学活动的指针,影响和决定着教学活动的目标和方向。不断创新教学思想,必然会带动教学活动的发展。

根据审计教学的特点和育人要求,审计教学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强调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的平等。明确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输出和传播者,更应当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要在符合基本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以教促学、以学促教的良性教学循环。

2.创新审计教学内容

审计教学应随着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1)优化和精练教学内容

在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删除陈旧、滞后的内容,适当地把审计学的最新动态和科研成果引进课堂,实现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与创新性融合。比如,针对目前实务中传统审计业务风险急剧增加和管理咨询业务迅速发展这一变化,教师在授课时应相应地增加审计风险和管理咨询的内容。再比如,随着审计由过去的以财政财务审计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经济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以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责任审计成为当前乃至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等变化,在审计教学中也应适当地反映和介绍这些内容。除此之外,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审计、环境资源审计、网络安全审计、知识资本审计等将日益重要,必须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了解审计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前沿动态,使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启发学生去思考、创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在审计教学中必须进行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教育,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审计是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所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甚至是严重的经济违法和犯罪,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化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教育势在必行。在教学过程中,应在进行审计理论和实务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了解审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审计工作的要求、审计人员的责任与义务,增强对审计工作的认知感和社会责任感,强化法律意识,树立审计职业应具备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为今后高质量地完成审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理论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

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讲解轻操作的问题,应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适当提高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实践教学可以增强感性认识,缩短理论与实务之间的差距。积极开展审计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尤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技术应用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审计实践教学可以采用社会调查实践、专业案例实验教学、走进审计实务界实习等方式。如社会调查实践、走进审计实务界实习可由学校组织,也可让学生在暑期实践过程中完成。对于专业案例实验教学,要求授课老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可支持教师不定期参加各类审计项目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可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此作为开发适合于自己的案例教学的材料。

通过给学生提供参加审计实务训练的机会,让学生身临其境,感知社会,接受锻炼,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选择和运用典型审计案例来解释、说明审计理论,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枯燥的条文变得生动。而且,事例剖析和理论描述的结合应用,还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融会贯通所学的各科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为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在审计教学中,必须改变以讲授为主的传统做法,探索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师生互动。

目前,从教学实践来看,讨论法和案例教学法更能体现审计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更有助于发挥审计教学的育人功能。因此,将讨论法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能够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角,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求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避免教师唱独角戏、课堂气氛沉闷的局面,而且更主要的还在于能够启发学生的心智,锻炼思维,提高能力和素质。这是因为,无论是讨论还是案例分析,都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来设

计问题、准备材料、组织讨论、开展分析、总结归纳、得出结论,都需要学生事前进行自学预习、独立思考、做好准备,事中踊跃发言、发表观点甚至展开激烈的辩论,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剖析问题、攻克难点,事后撰写总结分析报告,提炼学习成果。通过这一系列步骤的实施,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心境、热烈的课堂氛围,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文字书写、综合分析、逻辑思维以及创新等多种能力。另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创造更为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审计教学中,有许多知识点的学习都可以运用这两种方法。只要运用得当、组织得力、指导有方,那么审计将不再是一门既难教又难学更难懂的课程,学习审计的过程也将变成一个轻松愉快的探求知识的过程,会极大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除教学方法的更新以外,在教学的技术手段上也要保持与时俱进。在审计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装备,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景,化静态为动态,化无声为有声,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此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再现审计业务的场景,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进行“体验式教学”,将审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开辟网络课堂,实行在线教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阔学生视野。这样一来,不仅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改善了教学效果,而且使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成倍增加,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裨益。

4.创新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只是促进学习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因此考核不应该侧重测试学生知道了什么,而应该注重测试学生对知识获取及运用,认识到考核结果是个人及群体共同行为的结果。通过考核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具有自主、持续的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学会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对学生的考核应改变由期末考试一锤定音或仅由期末考试加平时作业成绩的做法。在考分上应提高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比例。平时成绩又以学生在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或实务训练中的成绩为主。在考试形式上,也应该灵活多样,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是闭卷考试也可以是开卷考试,可以是笔试也可以是口试,可以是问答题形式也可以是实验报告、总结或审计报告等形式,可以给单个学生打分也可以在案例分析和辩论赛中给团体打分,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总而言之,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审计人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反之,社会的进步又推动审计学科与审计专业的长远发展奠定的基础。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免疫系统”理论下乡镇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