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计划制定

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计划制定

小编:

互联网+是当前经济发展中一个热度很高的关键词, 它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 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创新力和生产力。互联网+不仅可以应用到各个经济领域和各个传统行业, 对于蓬勃发展的古生物学研究, 方兴未艾的科普文化产业和不断开启新里程的化石保护与管理工作来讲, 引入互联网+概念, 将信息网络技术与具体工作相结合, 不仅能大幅提升其技术水平, 更提升了社会的关注度。因此我们提出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计划, 旨在探索如何将信息网络技术服务于古生物科研、科普和保护管理工作。

1 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计划

1.1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

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 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 年11 月, 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他认为在未来, 互联网+式应该为各个行业的产品服务。所谓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 利用信息通讯技术与各行业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并不断创造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 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状态。

2015 年3 月5 日,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 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同年7 月4 日,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 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 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国家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就是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会,以改革创新激发全社会发展新经济的积极性, 使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中国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使互联网经济模式促进新型业态的发展成为中国新常态下再创竞争优势的主要形态。通过互联网+计划大力推动模式创新、新应用拓展、新技术突破、新服务创造和新资源开发, 着力发展互联网+新业态, 推进中国产业智能化升级, 打造万亿级信息经济的核心产业, 建设感知互联的智慧城市, 全面提升中国经济社会新时期的科学发展水平(宁家俊,2015)。

1.2 互联网+的特点

互联网+不是信息网络技术和传统行业的相加, 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 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 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其主要特点是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发生态和连接一切。例如互联网+工业就是工业上采用信息通讯技术改造原有产品及研发方式, 使得生产设备自动实现信息交换、技术操作与控制。

1.3 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计划

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计划是以信息通讯技术为基本手段, 使得化石保护从立法、标准制定、政策执行到化石科研科普, 再到化石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网络化、公众化。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计划, 我们将立足于以下工作: (1)建立全国重要化石数据库, 并开展数字化石的研究和开发, 使得每一块重要化石标本, 每一个国家重点化石产地都可通过网络检索到其科学数据、馆藏信息、标本出展、进出境等状态; 为科研单位、化石保护相关部门以及广大化石爱好者提供最新、最权威的信息。(2)开发网络公务与服务平台, 缩短涉及化石的行政管理业务审批时间, 同时通过网络对化石发掘、进出境、流通等活动实时监控。(3)通过网络平台, 拓展化石科普与宣传教育的服务范围, 让边远地区,特别是大山深处及化石产地的居民, 特别是孩子们了解化石, 树立保护意识。

2 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计划的技术基础

实施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计划, 重点是对化石标本和产地实施信息化管理, 而信息化管理需要应用到数字化技术。通过对标本和产地信息的数字化处理, 建设数字化石和智慧化石, 并通过互联网实施信息动态更新、监控和共享, 从而为化石保护管理、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服务。

2.1 数字化技术及应用

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 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 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 引入计算机内部, 进行统一处理。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 而信息的数字化也越来越为研究人员所重视。数据化的应用领域很广, 几乎涉及了各个行业和领域。就化石保护而言, 数字地图技术以及文物数字化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数字地图是纸制的地图的数字存在和数字表现形式, 是在一定坐标系统内具有确定的坐标和属性的地面要素和现象的离散数据, 在计算机可识别的可存储介质上概括的、有序的集合。数字地图, 是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 以数字形式存储在计算机外储存器上, 可以在电子屏幕上显示的地图。数字地图已在军事及国民经济建设各个领域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既便于存贮、传输和更新, 又可经计算机处理转换为纸质地图, 或经可视化处理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因此, 数字地图的研究、制作和应用涉及到了传统的纸质地图和新型的电子地图两种地图品种的设计、编辑与生产过程。数字制图系统以其编辑的灵活性、数据和资料的丰富可选性、地图的现势性、反映对象的动态性等为其主要特征(齐清文等, 2005)。在化石保护领域, 数字地图技术是提取化石产地信息, 从而实施网络化监管与保护的重要手段。

文物数字化, 顾名思义, 就是使用数字化技术将文物、古迹的平面与立体信息, 图像与符号信息、声音与颜色信息、文字与语义信息等等, 表示成数字量, 并方便的存储、再现和利用的技术。其中三维数字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一件物经过三维数字化建模后, 对其研究、展示、修复、保护、存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物的数字化技术可用到化石标本数字化技术中, 通过提取、共享标本信息, 服务于科研与科普。

2.2 数字化石和智慧化石

数字化石是在化石资源调查、保护管理、科研、科普与开发利用等各环节采用信息化手段的一项系统工程, 其目标是根据各环节的工作特点, 最大限度地利用最新信息技术, 融合相关数据, 创新工作方法, 提升工作效率。

数字化石的概念不只局限于技术层面, 是以技术为支撑的综合性的手段。具有以下的特点:

(1)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以服务管理为目标。

(2)数字化石最基础的工作包括数据信息的收集, 数字化过程以及数据的建设。

(3)数字化的目标范围多样, 既包括标本, 也包括原址状态、化石研究技术手段、工具, 也包括科学家、科研成果信息的采集与管理。

(4)满足多层次的需求, 包括科研需求, 保护管理需求以及科普和公众的各方面需求。

(5)数字化石的展现方式多样, 包括藏品的三维照片与基本数据, 化石遗址的位置和分布图件, 也包括相关的信息检索系统。

在数字化石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智慧化石的概念。所谓智慧化石, 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化石保护和研究的智慧化管理, 使得化石保护、科研科普和经济文化发展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3 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计划的实施

实施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 首先就需要集大量的技术数据与信息。这包含化石产地信息化石建设和标本的信息化建设, 同时借助新媒体进行宣传。

3.1 基础数据和信息的收集与汇总

2014 年, 全国化石建档登记和数据库建设已启动, 工作旨在初步掌握全国重点化石的数量、种类、收藏状况和分布情况, 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化石的管理。同时全国数据库系统已经开发完成, 正在全面开展数据录入工作。2016 年3 月, 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正式启动了化石产地信息填写和录入工作。

此外, 国土资源部于2014 年评选首批国家化石产地, 2016 年启动第二批化石产地评审和首批收藏单位的定级工作。对于国家化石产地, 要求编制中长期保护规划, 开展资源普查, 并将收集的数据汇总上报。对于收藏单位, 要求必须建设标本数据库, 并最终与国家数据库对接。这些工作所汇集的大量信息将为建设数字化石奠定基础。

3.2 化石产地的信息化建设

化石产地的信息化建设, 一方面要将各个国家化石产地、化石村以及一带一路沿线上重要的化石点和潜力区信息纳入到国家化石数据库, 信息的内容涵盖产地的位置、面积、含化石地层时代与古环境、化石组合特征等科学信息, 电子地图、重要标本信息、科研信息和动态、以及保护规划编制等。这些信息除部分涉密内容外, 均应由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科研院所、博物馆等共享, 并受社会监督。另一方面, 各个产地应逐步建设自身的网络监控体系, 通过在重点区域架设监控探头并连接网络,对产地实施信息化石的保护管理。

产地信息化的建设更需要进行详细的资源普查。下一步借助开展的丝绸之路化石科学考察, 化石产地保护规划的编制等工作, 进一步摸清产地的空间分布、资源量和资源富集区, 并将新获得的数据录入国家化石数据库。

3.3 标本的信息化建设

标本的信息化建设, 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将重点保护化石信息录入国家数据库, 并给予每块重点标本一个国家数据库编号, 以此作为标本流通、进出境的身份证。当然获取流失海外重要的标本的信息也是进行标本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同时, 对于一些模式标本, 应采用3D 扫描技术进行图像获取。图像可以被全世界古生物学家共享, 便于科学研究。例如, 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学家就对冠龙左手手指进行了激光扫描, 建立3D 图像, 从而为研究其手指的弯曲度提供更多的科学数据(余逸伦等, 2015)。除科学研究外, 3D 数字技术的运用, 能够突破传统的展台、展架、文字展板和各种灯光的展览方式, 使展览具有强大的互动性、多维性和体验感。最重要的是这可以使博物馆的内容量无穷大, 使公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世界各地的化石珍品(谢景卫和于洪滨, 2012)。这是标本信息化建设最终要实现的服务大众科普的目标。

3.4 新媒体传播

新传媒就是基于数字技术而产生新的传播媒介, 包括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机航媒体、户外液晶等, 具有受众多, 传播距离远的特点, 并逐步成为现代通信方式, 也成为了科普的重要媒介。目前, 较为流行的有微博客、微信和网站。

微博客是基于 Web2.0 的新媒体形式, 它可以降低科普的门槛, 极大及鼓励个人进行群体交互和参与科普创作, 推崇自由交流。在古生物科普中适合及时发布最新的科研进展、科普信息、法规政策等, 比官方网站更具有时效性。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 年推出的一种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服务的免费应用系统。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来实现信息的传播。就在微信推出的当年, 中国的手机用户突破了10 亿, 而到2014 年初, 微信注册用户已经突破6 亿,成为亚洲地区拥有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手机上网与一般的上网形式相比具有便携性、个性化、时间和空间成本低廉等特点。因此作为目前普及化很高的手机通讯软件, 微信具有形成一个巨大科普阵营的潜力。据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一项研究, 截至2015 年5 月至8 月, 我国拥有微信公众号的古生物科研院所、博物馆、地质公园等科普单位从不足30 家跃升为50 多家。借助微信平台进行化石科普和化石保护宣传已经日益成为许多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博物馆、科学家和科普工作者的首选。

化石网站由于其具有上传信息量大, 运营和管理相对规范等特征仍然成为媒体科普的重要方式。目前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化石网站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简称南古所)办的化石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简称北古所)、南古所官方网站等等, 此外一些综合性科普网站, 如果壳网也有很多化石科普的内容。目前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已经开通国家古生物化石网站, 这是挂靠在国土资源部官方网站下的集化石保护宣传和管理、科普、信息储存和收集、官方信息发布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网站。网站于2011年12 月正式启动。该网站作为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下的一个子网站, 主要包括组织机构、政策法规、工作指导、办事指南、科学研究、化石之旅和专题报道等专栏。

4 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计划未来展望

对于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 目前还在探索起步阶段, 但对于未来的发展, 我们有如下展望:

(1)化石保护与管理基本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并通过新媒体获得更多公众的关注。

(2)有关化石鉴定、研究以及科普展示工作, 将更多地采用信息技术异地完成。一些数字化的虚拟化石博物馆将诞生。

(3)同时精通古生物和信息技术的高端人才将不断涌现, 成为化石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新生力量。总之, 我们要紧握时代脉搏, 在国家大力发展数字与信息产业的背景下, 积极推进和实施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 用最先进的信息与通讯技术守护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 并使全社会行动起来,实施化石保护十六字宣言依法保护、科学研究、传播文明、造福人类!

热点推荐

上一篇:基于中介审计视角的“忽悠式重组”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