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网络环境下客家民系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网络环境下客家民系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小编:

网络环境下客家民系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网络环境下客家民系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网络环境下客家民系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摘要] 对客家民系文献资源的产生、特征以及如何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加
工、建数据库,为读者提供服务方面作了详尽的论述。

客家先民和客家人通过迁徙得到更生和发展,在我国的南方和海外广大地域,站住脚,开辟新生
活,从事经济文化建设,继而产生了记载他们生活、思想轨迹的文献资料,久而久之,形成积淀丰厚的人文资源,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脚步声,提醒我们去重新认识这一资源的重要价值,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这一文献资源,我们作了如下尝试。

1 文献资源的产生

客家源于中原,几经迁徙,侨居,形成于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复播于国内18个省、区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分布极广,人口较多、影响甚大的一个民系。它是汉民族八大民系中一个优秀的支脉。

在客家民系发展的历程中,曾遭遇过各种自然环境的严峻考验,接受过恶劣生存条件的洗礼,客
家人善于开辟新的生存空间,创立新的谋生方式。每到一地,都能与当地族群和睦相处,吸纳其所长,并与之融通,以顺应环境,相谐发展,繁衍生息,同时,他们又善于群体自保,精心护卫中原文
化传统,保持自身习俗,逐渐形成了特定的语言、文化和精神,孕育出大批震古铄今的精英人物,他
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这长期、曲折、复杂、多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记载他们在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生活,思想轨迹以及命运抗争历程的文献。客家民系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文献资料积淀十分丰厚。粗略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历代客属或非客属官吏、名人、学者对客家民系考察、研究的有关该民系的奏章、论著、文
章等。

(2)分布在南方各省的客家各县市、各年代的府志、县志、年鉴和乡土读物等。

(3)客家民系各姓氏的族谱、传记、年谱和记载庙宇、宗祠、碑文的文献,客家民系姓氏中的堂号、堂联、对联以及名胜古迹、文物的记载等文献资料。

(4)有关客家民系的民俗、风情、山歌和民间故事传说等文献资料。

(5)海内外客家人聚居区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团,在各个时期的公开出版物和内部资
料,特别是各地会馆的期刊和纪念特刊。

(6)古今客家人在各地创办的公开或内部出版的报纸、刊物和文学艺术作品。

(7)国内,海外有关客家民系和客家学研讨会的学术论文和专辑。

(8)其它有关客家民系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物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在收集文献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上述文献资料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生产和文化活动
的实践中产生的,并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信息时代即将到来的今天,这一文献
群落无论对客家民系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是宝贵的重要资源。中华民族有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
献工作经验,我们应该继承这一光荣传统,把它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献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使之得到科学的处理,在国家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 文献资源的特征

深究起来,客家人的迁徙,演变与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世界形势的变化息息相关。客家先民
与后来的客家人善于以新的视野和思路分析,判断各种社会历史背景,在国内海外进行迁徙,开辟新
的活动区域、谋生方式和交往对象,又能顺应环境、落地生根、繁衍生息,播撒中华文明,吸纳当
地所长,使之融通,用于成家立业。由此可见,客家民系确是中华民族中极具特色的一员,与此相适
应,其文献资源也有以下明显特征:

2.1迁徙历史的文献特征

客家民系的形成,发展、壮大和精神、文化、经济上的升华,都与其迁徙活动紧密相连。长达千
年的悲壮迁徙历史,使客家人引以为豪,写入各姓氏谱碟,浓笔重彩于史册,使之永世难忘,因此,
迁徙的历史文化成为客家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客家文献资源的始终,散见于文献资源的各个
领域。构成客家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2.2根在中原的文献特征

客家人根在中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无论从历史、习俗、文化、语言和精神各方面
看,客家人与中原的枝与根、流与源的关系都是显而易见的。这在客家的历史、文学和研究专著中,
都有丰富、确切的记载。就是在他们的文化、艺术、习俗、方言和谚语里也都保留着中原文明的特
色,体现了客家人对中原文明的传承和发扬。尤其重要的是,这种现象,在客家文献资源中得到高度
重视和展现,形成丰厚的文献资源积淀,构成客家人文资源中引人注目的亮点。

2.3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因素特征

客家人的主体是中原汉人,中原又是中国古文化发源地。早在秦汉以前,就在此产生了河洛文
化,唐宋时代更得到发展而成为博大精深,光辉灿烂、影响深远的中原文化。客家先民携带着中原文
化在赣、闽、粤交界地区与当地的畲瑶等少数民族杂居,在文化上发生双向式的影响与融合。汉人以
其中原文化去融合、征服原居民文化,畲瑶民族也以其固有文化来迎接外来文化。两种文化的撞击、
磨合和交融,孕育出客家文化。因此,客家文化在形成中受到当地舍瑶民族文化的影响,不仅有中原
的主体文化,还含有畲瑶文化以及其他地域的文化因素。

这种多元文化因素现象,在客家的历史文化典籍中早有大量记载。历代专家学者的研究报告、宏
篇巨著里都有详细论证。就是在客家方言、民俗、民间艺术以及山歌中也有不可胜数的展现。这又是
客家文献资源独有的特征。

2.4善于同自然、社会环境沟通的文献特征

客家民系经千余年的辗转迁徙,把数千万人撒播于国内海外广大地域,在这中间,常遇到各种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勇于改造,善于顺应: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能及时调整自身,吸纳当地人民之所长,与之融通,开辟新的生存空间,寻求新的谋生方式。在异国他乡,既保持中华文化传统和客家习俗,又努力吸纳其他优秀文化的精华以充实和发展自己。在与他族共处中,团结和睦、相谐发展、不卑不亢、礼尚往来,这是客家民系特有的优势,他们以此为依托,迁离中原。开发山区、走向世界,成为日不落民系。各个时期的文献,不仅反映这一发展过程,还有更多文献源源不断地来自客家分布的广大地域。这是汉民族中其他民系的文献不多有的文献特征。

2.5尊师重教的文献特征

客家人来自文明昌盛的中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来到南方,既拓垦创业,又传承人文精神。
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度和人多田少的地理环境,使读书求学成为客家人的最好出路,“山瘠栽松柏,
家贫好读书”,把“耕读传家”奉为圭臬。定规立制写入族谱,化为祖训。

客家人刚到南方是通过宗族办学、兴建书院发展教育的,并对造就客家人才产生了显著效益,张氏三代进士、杨氏“一腹三翰林”,饶氏父子进士、郭氏父子双中举。在永定土楼里也出现一姓九翰林、汀洲府有一家五进士的盛事,在客家地区广为传颂。

清朝末年,废科举,办新学之风刚兴,一时间,小学,中学雨后春笋般涌现。新中国建立后,
教育事业在客家民系中更得到重视和长足发展。对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也是全民性的,家庭、宗
族、亲戚朋友和海外华侨华人都鼎力关心资助。田家炳和曾宪梓在资助教育上作出杰出贡献受到国际
社会的尊重,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特将2886号和3388号小行星分别命名为“田家炳星”和“曾
宪梓星”,这种对教育的重视已成为客家民系的传统美德,常见诸报端,载于族谱、县志、年鉴以及名人传记等各种出版物,构成厚实的基础性文献资源。

2.6“侨”的文献特征

客家民系与“侨”有缘,早在东晋南朝时期,统治者为了安置“流民”,招徐南迁士族,便在南
方设置侨州郡县,让南迁汉人保留原有籍贯,在此聚居,并给予免除谣役赋税的优待。这段“侨史”
直到隋统一中国后,才告结束。现在的客属华侨华人是历代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移居海外或在海外出生的客家人及其后裔。他们散居在海外84个国家和地区约有454万人。他们在海外开荒山造良田,辟穷乡建商埠。足迹遍及各大洲的大小商埠,穷乡僻壤,见多识广,事业不囿于一途,功绩不限于一隅,鼎新当地社会发展,关心家乡经济建设,守护中华文化传统,吸纳当地文化精华,孕育客家海洋文化,铸造强劲的经济实力,形成适应时势潮流的思想观念。这就构成了客家文献资源中新的群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上述客家民系的文献资源特征,深刻地反映了客家民系为求生存、图发展、认识自然、认识社
会、适应环境、开拓事业以建立辉煌成就于世界各地的情况。

客家民系的文献资源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以其独有的特征丰富了中华民
族历史文化资源,是我国特别是客家地区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是研究客家历史文化产生、演
变和发展的基础依据,对于推进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将发挥积极作用,对于发展侨务工作、
增进海内外客属同胞的沟通、联系和互相理解,将起媒介和桥梁作用。

3 文献资源的建设

客家民系文献资源具有纵贯千年、横跨全球、数量大、语种多和文献类型杂的特点,恩格斯在
《自然辩证法》中说:“在历史上,人类创造的文化依靠文字记载流传下来。当这些记载人类思想活动和生活事迹的文献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了收集、整理和收藏的问题。”要系统地收集、整理散布在广大地域的客家民系的文献资源,在交通、通讯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是不易办到的,但在有了网络环境的今天,是可以作为一项事业,认真耕耘,把它汇入互联网上,实现资源共享,使之穿云破雾放射光彩。

暨南大学、香港大学图书馆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为了收集客家民系的文献资料,先后走访了赣、闽、粤三省的客家人聚居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客属华侨华人聚居地,拜访了他们的社团和领袖人物,收集了相当数量的原始文献,研究报告和各种出版物等。经梳理、分类、提炼拟出了“客家民系文献资源数据库”结构提纲,包括:概况、历史,经济、教育、文化、政治、社团、媒体、杰出
人物、侨乡建设、客家研究等十一大类。数据库实行数字化管理。现在已初步建成的有:客家社团、
人口、杰出人物和客家研究专著四个数据库。待提纲中所列的项目大部分建成后,即编辑上网,实行
共享。

我们还对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料进行深入的梳理研究、提炼和编辑,研制出《客家人文》多媒体光
盘。包括:客家历史源流,客家分布与社团、海外客家人、客家精神、客家教育、客家文化、客家英
才、客家妇女、客家研究九个部分。本光盘借助高科技手段,全方位,跨时空展现了客家民系的历史
渊源、人文景观、精神气质、传统习俗、杰出人物以及客家华侨华人在海外创业的艰辛历程。既严谨
客观地再现客家辗转迁徙的悲壮画卷。历史人物的夺目风采,又反映普通客家人的劳动生活场景、独
具风韵的文化习俗;既有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又有认真深入的殿堂研讨;既有历史性开拓,又有现
代化发展;既有国内的建设大业,更有海外客籍巨子的韬略。

我们认为,在网络环境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客家民系文献资源是一项新的事业,虽有资金、
人才等方面的困难,但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郭呈样,陈海燕. 网络环境下华侨华人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图书馆事业回顾与展望[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

〔出处〕 图书馆论坛 2000(6)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谈环境工程专业外语教学的现状与建议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