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长三角创意产业集聚区经济空间的治理问题(1)论文

长三角创意产业集聚区经济空间的治理问题(1)论文

小编:

【论文摘要】创意产业集聚区是城市发展中最具活力和魅力的产业空间,对城市发展方式转换、空间功能转换、价值链升级、空间布局调整和经济发展创新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对长三角现有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经济空间模式进行了归类梳理,并针对其实际运行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构建长三角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网络治理模式,提出了构建网络治理模式的几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长三角 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集聚区

一、创意产业集聚区——创意产业发展的新经济空间 创意产业集聚区是集不同行业高端价值部分(研发、设计和营销等)于一体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在实践发展和理论研究中,创意产业集聚区有许多相关的群落概念,如“创意群落”(creative cluster)、“文化产业群落”(culturaIindustI cluster)、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等,这些概念都强调创意产业在一定区域内的集聚而表现出的网络效应和集体效率。

基于当地特定的文化和制度背景所形成的创意产业集聚区,能提高创意产业内部的文化认同度和由此增加城市的文化资本、知识资本、社会资本,使创意产业之间形成一种充满活力的良性竞争环境,从而推动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创意产业的发展实践证明,创意产业集聚区在城市发展和创新中已经演变成新时期的“新经济空间”,即将成为城市新经济的增长引擎和源头。

二、长三角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经济空间模式

1、经济空间创新模式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创意产业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之一。截止2007年1月,上海已授牌75家创意产业园区,杭州市已建成4个国家级创意产业基地、5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南京有35家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基地。

通过对长三角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印证可以发现,长三角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类型多样,分布格局具有创新性,其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主要有艺术家和技术人员驱动型(如M50和建筑设计工场)、政府和国有企业联合型(如时尚产业园)、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共同投资型(如海上海、同乐坊)。由此带来的经济空间模式主要有大学依托型、旧城区改造型、新城区创建型和传统产业区升级型。

(1)大学依托型。这种经济空间模式利用了大学丰富的人才资源,良好的校园教育、研究和培训基础设施,有利于促进创意产业集聚区“产一学一研”一体化的形成。

以上海为例,建有依托同济大学形成的建筑设计类创意产业集聚区圈层,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形成的软件开发和动漫游戏类创意产业集聚区圈层,依托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形成的美术设计类创意产业集聚区,依托上海市服装研究所和东华大学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而形成的长宁区天山路时尚艺术,服装设计和品牌发布为主要特色的时尚产业园。这一模式在内涵和空间上都改变了城市功能单一而联系少的局面,对于城市空间功能转换有重大促进作用。

(2)旧城区改选型。随着城市的发展,旧城区,包括功能过时的建筑和老工业建筑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功能,从而对城市竞争优势和竞争力的提高造成了阻碍。

旧城区改选型就是以城市旧区或老建筑改造和功能空间转换为目的,将城市中有文化底蕴的老建筑顺势或有意识的改造,使其符合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要求,如上海的“田子坊”,杭州的LOFT49等。这种经济空间模式的优势首先在于其低廉的租金,其次是激发人遐想的空间。

它超越了旧时期对老建筑只注重保护的单一做法,形成城市功能空间的多样性,使保护和生产功能实现统一,进而推动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3)新城区创建型。新城区创建型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在原有技术开发区内创建创意产业集聚区;第二类是在市中心区创建时尚展览和消费型的创意产业集聚区。

前者如上海张江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与其他创意产业集聚地相比,该园区属于对多媒体、动漫、网络游戏、电脑软件、影视后期制作等高科技依赖性很强的创意产业。

它不仅地域广阔,而且还有大学及科研机构的支撑,产业集聚发展的优势非常明显。后者如上海的天山路时尚产业园、海上海,杭州的唐尚433,南京的板仓街主题文化产业街等,它们都是集创意设计、商务及居住区、时尚消费和创意展览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意产业集聚区。

这一模式为新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所需的管理支持和网络资源,以支持和孵化创意。

(4)传统产业区升级型。这种空间模式是在现有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空间资源进行包装、整修、功能转换,建立相应的创意产业集聚区。

如上海黄浦区河南南路的上海城市广场,历来是旅游中心和小商品、旅游纪念品的展示及交易中心,后被开辟为上海市旅游纪念品产业发展中心,不仅提升了上海旅游纪念品的层次和质量,而且其设计创意可以迅速走向市场,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这些创意产业集聚区与周边地区的工业传统和工业布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有利于创意产业集聚区从传统产业中分离出来,促进传统产业区的升级。

2、长三角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存在的问题 研究发现,虽然上海、江苏和浙江都建立了各自独有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但由于行政体制和历史发展的局限,这三个省市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各成体系,相互之间缺少联系和互动,从而影响和制约着长三角区域整体的资源利用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产业特色不明、结构趋同。从长三角目前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情况看,不管是自发集聚还是主导创建的创意产业集聚区,都存在园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

一是特色不够明显。大多创意产业集聚区是视觉艺术、服装、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和休闲消费型等融为一体的大产业发展,特色不明,造成创意产业集聚区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如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投资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以“创意产业集聚区”之名,行“房产项目销售”理念之实,在市场利润的驱动下,只为坐收投资回报,对入驻企业所属行业并不过问,使创意产业集聚区只在形态上具备集聚功能,难以发挥创新功能。 二是产业结构趋同。

几乎所有的创意产业集聚区都发展好几种产业,园区差异化低、品牌化不够。如长三角主要城市在兴建高新技术创意产业园时,发展的行业如出一辙,上海建有静安区动漫硅谷,杭州正在打造“中国动漫之都”,南京市计划要打造10大创意产业基地,宁波市正在设立国家(宁波)动漫研究中心。

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结构趋同,难以形成差异化发展战略,势必影响长三角创意产业一体化的发展。

(2)产业关联度不强。从产业集聚动力及效应分析,普遍存在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脱节等问题,从而原创产品和关联产品、衍生产品无法形成互动发展,制约了产业的规模化效应。

以杭州LOFT49为例,园区开发面积为1万多平方米,2006年园区入驻企业也仅25家,其中资金上千万元有6家,而低于100万的也有4家,最少的仅20万元,甚至还有纯艺术创作不产生经济效益的个人工作室,由于园区是纯自发形成,企业涉及的门类较广。如何有效解决创意产业集聚区内企业间关联度不高、产业链条短等问题,是长三角地区实现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3)竞合机制与管理缺失。竞合机制与管理的缺失。

主要表现为由于政府对创意产业的扶植还没有上升到统一的、全国性的产业政策层面,各园区所能享受地政策条件有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发展机会不平等;创意产业与其他行业的互动效果较差;园区缺乏规划引导,产生了定位不明、交叉管理和一定的短期行为等现象。这些缺失在杭州市LOFT49创意产业园表现得最为突出,由于该产业园所在的杭印路49号为蓝孔雀公司所有,所有人对所属物业是否发展创意产业并不热心,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出现如下问题。

一是所有人只考虑出租厂房换取租金,对进驻企业没有设定一定门槛,造成少数非创意企业入驻。二是在园区形成一定知名度后,所有人要求提高租金。

三是对园区环境建设、发展前景基本上没有考虑,物业服务也不到位。由于无法建立起相应的园区管理机构,也使得园区发展规划、服务平台构建等工作无从落实,从而使LOFT49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自发发展的状态,令入驻企业不能安心发展,甚至有少数创意企业有迁离园区的意向。

三、长三角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网络治理模式

1、治理模式的运作机理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分析,不同类型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在经济空间表现出不同的网络形式。本文针对长三角现有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经济空间模式存在的问题,依据其各自的形成机理和管理模式的不同,提练、整合出统一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治理模式——网络治理模式(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得益于创造力的培育,而创造力的培育是在创意阶层、创意机构和社会创意氛围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这些人才、机构和环境形成的网络关系产生出包括技术、经济、文化和艺术上的城市创新力。

城市创新力通过政府的正向引导和推动,在适当的创意产业基础环境(便利和舒适的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中就会激发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对城市发展方式转换、空间功能转换、空间布局调整、产业区价值链升级和经济发展创新都有积极的贡献,它不但可以促进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而且带动了区域创新网络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

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又对全社会创新力的培育和提升大有裨益,从而形成经济、社会和生态协同发展和交互推动的良性循环。

2、治理模式的要素构成 长三角创意产业集聚区是由该区域内与创意产业相关的机构和组织(如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中介组织等)构成的网络系统。长三角现有全国重点大学17 所,拥有两院院士 250 余名,其中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是我国有较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并拥有中科院和国家各部委所属院所等一批一流的科研机构,还拥有县级以上国有独立的研究与开发机构 2000 余家。

这些机构和组织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结成研发合作网、社会关系网以及企业家的个人关系网,最终形成创意产业集聚区。创意产业集聚区内的各个行为主体(创意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能够促进创新的关系总和,促使信息、知识、技术等在扩散过程中创造价值,从而带动长三角区域经济空间的创新和创新网络体系的形成。

四、长三角构建创意产业集聚区网络治理模式的建议 创意产业集聚区作为承载文化生产、文化消费和政策实验功能的平台,对长三角创意产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就长三角创意产业集聚区网络治理模式实施提出几点建议。

1、集聚区的规划与产业布局 长三角在规划创意产业集聚区时,首先要按照错位发展思路,以工业设计创意、软件设计创意、文化艺术创意、时尚消费创意等设计类创意产业为重点,确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然后再逐步延伸到更广层次的外延创意产业,形成从最初的设计、研发,到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制造,再到后期的批发、零售等完整的创意产业链。以工业设计创意产业为例,可充分利用上海、南京和杭州三地的区位优势、科技和创意人才资源优势,重点开展创意产品设计、配送和销售,而将创意产品的加工制造过程外包给江、浙两省的苏州、宁波、温州、台州、绍兴等周边城市。

当然,由于江、浙、沪在地理空间上的制约,以地理方式实体构建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必然会受到地域分割、传统格局、资源配置、利润预期等条件的限制。因此,可以在实体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借助先进的通信和网络技术,打造一个无界域的“虚拟创意产业集聚区”,构建一个集创意产业研发、生产、流通、交易为一体的数字化平台。

同时,在地上建立与之相应的实体型客商,包括个体创意者、生产制造、物流配送或会展中心、贸易中心等,从而形成网上虚拟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地上实体客商、科研院所之间的良性互动,加快信息、知识、人才的交流,尽快实现创意产业化。另外,为了保证虚拟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正常运行,虚拟创意产业集聚区还必须联络各种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服务系统以得到相关支持。

2、集聚区的管理体制 基于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特点,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创意经济发展的经验,可认为,长三角创意产业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政府积极扶持,形成全方位的创意经济渠道;尊重市场自由,促进市场竞争;鼓励各地发展独具地方特色的创意产业。为此,需要成立长三角创意产业发展总体协调机构,其职能一是从空间资源的整体性和网络关联性出发,编制长三角区域创意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二是制定长三角创意产业分类标准,统一统计口径,实现与传统产业的边界融合及产业间的横向发展,同时,应尽快制定长三角创意产业统计评估体系和创意指数体系,为制定长三角创意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综合参考数据。三是完善创意产品知识产权制度,重视创意产业技术政策与创意产业创新政策。

四是提供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包括城市公共交通、公共交往空间、税率调整、企业许可证制度等等。

3、集聚区的管理模式 集聚区的管理要建立在与市场经济实践相适应的层面上。放任集聚区不管,是政府缺位的表现;而过度管制集聚区,是政府越位的表现。

对集聚区的管理要到位,必须确立适应型的管理模式。从确立一个相对稳定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的需要出发,长三角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管理模式可采用四类:由政府部门派出机构负责管理;由产业促进机构负责管理;集聚区地处高科技园区,由科技园区管委会直接管理;由企业直接管理。

集聚区选择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取决于自身的管理需要,只要能够相对较好地解决各个集聚区的现实管理和发展问题,就是适宜的管理模式。

4、集聚区的创意氛围 城市创意氛围的营造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和社会环境等软件建设。前者包括交通运输、通讯网络、公共服务等一般园区建设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更强调要塑造一个宽敞、舒适、具有美感的公共空间。

后者主要指政府的支持,包括拥有常设的促进机构、定期的整体宣传、提供融资协助、知识产权保护等等。与此同时,还要大力提倡全民创造精神,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提倡文化多样化和宽容精神。

只有这样,才可能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 创意产业集聚区兴建是创意产业各行为主体合作的过程和结果,需要通过大学园区、企业园区和公共社区的三区联动以形成有效的创新网络环境。

通过政府与企业、科研与生产、专业与民间之间的互动过程,共同营造一个全民体验、全民参与的创意环境和创新空间,才能不断促进长三角各城市间创意产业的协调发展。 (注:本文为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长江三角洲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协调发展战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HZC306Z。

) 【参考文献】 孙福良、张迺英:中国创意经济比较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肖雁飞: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经济空间动力机制和创新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张纯、王敬甯、陈平、王缉慈、吕斌:地方创意环境和实体空间对城市文化创意活动的影响[J].地理研究,2008

(2). 孔建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

(2).

热点推荐

上一篇:大力发展吉林省服务业以促进就业(1)论文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