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农民收入低、提高慢问题的探索

农民收入低、提高慢问题的探索

小编:

[摘要]除了农业生产本身的特点和人均土地资源不足之外,农民收入低、提高慢的基本原因在于政策,即在政策上向城市倾斜而牺牲农业、和农民。全面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乃是农民减负增收的重中之重。其理由非常简单:农民的收入水平大大低于市民而各种税费负担却大大高于市民,而且在就业、社保等方面也不能与市民享有同等待遇,显然大大有失公平。加速对于农业、农村的支持,全面大力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已经具备条件,势在必行;其关键在于追根溯源,加强认识,转换政策。

一、农民收入低、提高慢的形势严峻

党的十六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全民共享、城乡共进。然而,在城市奔小康呈现大好局面的同时,与之相对的却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低、提高速度慢,从而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步履蹒跚的尴尬局面。农村的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

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2%;1997年至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每年实际增长仅3.8%?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实际增长达到8.6%?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44%;2002年与2001年相比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4.8%?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4%,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5.8%。由此可见,农民不仅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市民,而且其年平均增长率也远远低于市民。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那么农民的收入水平不仅永远赶不上市民,而且会进一步被远远抛在后面。此种局面,值得认真思考、深入探索。

二、农民收入低、提高慢的根源

农民收入低、提高慢的根源何在?在此归纳为“三大根源”:

首先,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是农民收入低、提高慢的产业性根源。在农业中,再生产与再生产是相交织着的,使得农业生产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自然因素。其具体表现主要是: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速度慢;易于遭受自然这灾害,生产风险大;农产品量大值低,保存风险大;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变现风险大;“无效成本”高(“无效成本”指自然灾害成本、农药与化肥流失成本、农业机具季节性闲置成本等)难以回收。凡此种种都会使农业生产者处于艰难困苦的境地,古今中外无不如此,而现阶段我国尤为突出。

其次,人地比例失调,是我国农民收入低、提高慢的资源性根源。由于1950年代在人口政策等方面的失误,造成人口过剩:尤其是农村人口过剩更加严重;与此同时我国土地资源相对不足,造成农村人地比、劳地比严重过高(即单位面积土地承载的人口和劳动力数量过大),从而人均、劳均的土地产品和农业收入难以提高。

第三,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高速发展经济、高速发展等城市产业而忽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经济战略和相应的经济政策,是农民收入低、提高慢的政策性根源。其具体表现主要是:大力发展工业及为工业服务的的、建筑、采矿等等经济部门,而相对地轻视农业部门;国家充分提供面向城市、市民的公共产品,保障职工、市民基本生活、、医疗、养老等等方面的需要,而极少向农村、农民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使得农民基本上只能自力更生;长期以来,国家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从农民手中提取了大量的纯收入,用于支持城市和工业建设;从信贷资金上来看,本来缺乏资金的农村却存在着资金流出,而资金富裕的城市却存在着资金流入;在农民收入低、提高慢的情况下,国家依然坚持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等,无异于雪上加霜。

下面举出几个有代表性的数据和情况:

1978年以来,财政支农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虽然有起有伏,但基本上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其中1978、1989、1995、1999、2000年的比重分别为13.4%、9.42%、8.43%、8.23%和7.75%。

1996年以来,每年所得到的银行贷款大体上仅占全部贷款的11%,而且,农村得到的贷款额小于农村存款额,从而处于农村资金净流出状态。据估计每年大约5000亿元。因此,非正规在农村普遍存在,大体上与正规金融的比例为一比一。

农业税占整个税收总额的比重,1990-1996年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由2.56%上升到4.53%;1996年底,中央发布决定,要求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所以,自1997年以来逐年下降,由4.04%下降到1.87%,但至今仍然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2%。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在过去的长时期内是相当严重的。据,到2000年我国工农产品剪刀差相对量大约依然达到60%

热点推荐

上一篇: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税收优惠政策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