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探究商路、城市与产业之间的关系

探究商路、城市与产业之间的关系

小编:胡核算

一、引论

随着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与实施,关于经济带形成、发展及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等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当代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经济带是带状地域经济单元,它以一定的交通运输干线、地理位置或自然环境为轴,以轴上经济发达的城市为核心,发挥主导产业的经济集聚与辐射作用,从而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以往关注晋商西北贸易的学者主要从路线、商品、经营管理、与当地商帮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 而关注近代西北区域经济的学者则主要对商品交易、运输路线及方式、西北城镇、少数民族商业发展等问题进行过考察,而对晋商与近代西北经济带形成的关系问题则关注较少。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份在内的我国西北地区是古丝绸之路中国段的核心区域,在历史上曾发挥过东西方商品交易、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作用。近代,随着以晋商为主的内地商人进入西北地区展开商贸活动,该地区显现出诸如: 连接西北与内陆商路繁忙、区域内多个商业核心城市崛起、皮毛贸易逐渐变成西北地区的优势产业、与中部中转市场及东部港口的联系日益密切等特点,从而标志着近代西北经济带雏形初步形成。该经济带的形成不仅是西北地区经济结构内部协调发展的结果,更是由于以晋商为主的商人活动促使当地自然及劳动力资源与经济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与区域外保持畅通经济联系的综合结果。

本文拟从晋商疏通连接西北与内陆的商路、推动西北城市的繁荣、掌控近代西北地区的优势产业皮毛业等方面,对晋商贸迁与近代西北经济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考察。以帮助我们了解商人在经济带形成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影响,进一步为当代山西经济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发与建设提出一些新的思考。

二、晋商疏通连接西北与内陆的商路

连接西北与内地交通线路的西部起点为新疆,途经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山西,到达包头、归化城等地,再到达天津港、东北或其他地区。由于线路绵长,地理条件不同,晋商使用驼队陆运、舟筏水运、商号代运等三种方式转运商品,在将西北所产运往内地,又将内地物资运去西北的过程中,疏通了连接西北与内陆的交通干线。

1. 驼队陆运。西北运输依赖驼运,晋商在新疆的奇台及山西北部的归化城均开设有专营运输的驼场。奇台为新疆东部重要商品集散地,亦为晋商赴新经商的主要城镇之一,后文详述。归化城是沟通漠北、漠西、天山以北各地区的经济联系的总汇,运输业为该城重要行业,主要由晋商掌控。归化城中有上百家专门从事运输业的字号,其中元德魁、天聚德两家分别拥有骆驼500 峰和400 峰,为归化城中最大的驼商,且此二家驼队专行奇台归化城一线。另有10 家规模较大的驼商共有骆驼2430 峰,若再加上城内其余各自拥有30 ~ 40 峰骆驼的小驼商,归化城可供出租的骆驼总数应有7000 ~ 7500 峰之多。据1927 年的调查,彼时往返奇( 台) 归( 化城) 的帐篷有40 顶、领驼430 峰、载驼7200 峰。由归化城运往奇台的茶叶、绸缎、烟糖等商品,年均161 万千克;由奇台销往归化城的毛皮、干果、枸杞、白酒、酱油等商品,年均144. 5 万千克。彼时,新疆产出商品的90%以上由晋商完成贸易及外运。

20 世纪初,晋商为提高西北地区的商品运输效率,将一种在晋北及蒙古草地广泛使用的木轮车勒勒车引进奇台,并成立第一家勒勒车队。该车运输,以把为单位,每把8 辆车,由1 名车夫负责,首尾相接,鱼贯而行。勒勒车适合在高山草地行走,往返于乌鲁木齐、哈密、奇台之间,将米泉( 乌鲁木齐东) 的大米、高粱; 哈密的红松木、磨石; 奇台的石灰运往内地。

2. 皮筏水运。黄河水运可西接甘肃、青海,东至宁夏、绥远。甘肃、青海、宁夏等地依傍黄河,故商品运输除驼队陆运外,亦多使用皮筏。清代,兰州所需米粮就曾大量使用黄河航运由青海西宁、乐都运来。清中后期,随着西宁至包头段黄河上游航线全线贯通,西北地区的羊毛多经黄河水运至包头。20世纪初,黄河干支流水运繁盛,筏户、水手人数众多,奔忙于兰州、西宁、包头之间。比如甘肃输往天津的皮毛、药材,在兰州集中后,需先运至包头。彼时,因黄河水流湍急,且河底多石,不能行舟,故运输全用皮筏子由上游顺流至包头完成。航运期为每年2 月底黄河解冻,至10 月底黄河结冰,由兰州至包头需24 ~ 30 天,货到包头后,筏需拆卸用马驮回。据青海经济史记载,1921 年,甘肃夏河等地集中于临夏,经水运至包头转运天津的羊毛有150 万斤左右;1924 年,兰州的7 家外国洋行羊毛运出量达300 万斤,其运输亦大部分由皮筏水运完成。20 世纪20 ~30 年代,黄河干支流长途水运进入最繁盛时期,据1936 年的调查,地处黄河谷地北侧的青海化隆县有每只载重15000 斤左右的皮筏300 只、循化县有200只。晋商虽不直接掌控航运,但西北商品的外运是疏通黄河航道的主要动力,而这正是由晋商大量参与其中并有所掌控的。

3. 商号代运。严格来讲,商号代运不属于运输方式,而应划归经营方法。然此类方式不仅在晋商贸迁西北中比较常见,而且在客观上也起到贯穿东西商路的作用,因此我们将其放在这里讨论。往来西北与内陆的商品,有一部分是以商号为载体代运完成的。以总号设于包头的山西商号三义堂为例,该号主营百货及皮毛生意,在甘肃酒泉及敦煌设有分号,货物远销乌鲁木齐。三义堂从天津等地采购货物,用驼队运往酒泉和敦煌后批发给当地商贩; 再将分号收购之山货、皮毛运回包头,继而转运天津等地。该号不仅往返西北及内地运送本号货物,还承办别家商号的代运业务。总号设在乌鲁木齐的山西字号永盛生,分号在兰州,主营中药材,此商号在酒泉并无分号,但通过三义堂酒泉分号将天津、兰州的药材转运至乌鲁木齐; 再将新疆及酒泉收来的药材经三义堂转运至兰州。类似三义堂这样的山西字号,在彼时西北地区的商贸活动中并不鲜见。近代,晋商通过上述三种方式疏通连接西北及内陆的商道,在加强两地商贸联系的基础上,活跃了西北地区的经济,推动了西北城市的繁荣。

三、晋商推动西北城市繁荣

核心城市不仅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而且是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标志。近代,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大量城市的崛起并繁荣,标志着西北经济带雏形的形成,且与晋商贸迁密不可分。

1. 新疆。晋商早在汉唐时期就通过新疆前往西域经商。清代以来,在新疆经商的山西人为数更众,所开字号被称为西庄,主要经营商品零售和批发、烧锅、皮房、酱园等行业,并开设永盛生、大顺裕、同兴公、双盛泉、天源成等大商号。随着晋商西北贸易的频繁,乌鲁木齐、奇台等城镇的商业有很大发展。( 1) 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旧称迪化,为清代及民国时期新疆的首府,地处天山山脉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是晋、隋两朝所开辟丝绸之路新北道之要冲。清初平定准噶尔叛乱后,因各项惠商利民政策的推行,乌鲁木齐得到大规模开发,成为商民云集繁华富庶,甲于关外的西北城市。晋商在该城主营金融、茶庄、皮毛、运输等行业,且因其资本雄厚而掌握新疆商业大权,并开设有永盛生、晋星功等大商号,此外蔚丰厚、天成亨、协同庆等资本实力雄厚的晋商票号亦于乌鲁木齐设有分庄。

( 2) 奇台。奇台,旧称古城子,位于新疆东北部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北通蒙古,东接内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唐曾设北庭大都护府于此,后称别失八里。清康雍年间曾驻军以防范准噶尔部落。准噶尔叛乱平定后,奇台商业发展迅速,于清末民初成为地方极大、极繁荣的城市。1908 年,奇台有工匠铺300 余家,商铺960 余家,成为东疆第一大商埠。每年由内地及国外输入的商品价值达200 万~ 300 万两白银,运输驼队4 万峰。彼时,有大量内地商人前来奇台经商,其中晋商实力最大。1919 年,奇台8 家年经营额在20 万元以上的商号中,山西占4 家,分别是: 天元成、大顺玉、永顺和及义成祥; 经营额在10 万元以上的商号中,有山西的福顺裕、日星功等两家。其中,天元成在奇台山西商号中规模最大,并于1920 年在阿勒泰地区及焉耆开设分号,进而发展为奇台第一大商号。该号以经营茶叶为主,兼营皮毛、布匹、百货、药店、黄金等业务,每年往来奇台与归化城2 ~ 3 趟,输入归化城的货物总量达30000 余千克,其中皮毛占将近一半。晋商在奇台商界实力雄厚,地位颇高,1935 ~ 1946 年,奇台商会17 任会长中,山西人就有10 任,山西籍委员占会员总数的39. 47%。

除乌鲁木齐、奇台外,新疆的伊犁、塔城、喀什、哈密、南疆阿克苏、叶尔羌等城镇也逐渐繁荣,而这些城市的繁荣亦与晋商贸迁密不可分。

2. 甘肃。甘肃不仅为连接内陆与新疆的重要通道,而且是皮毛的重要产地,亦为晋商活动的重点区域,兰州、酒泉、临夏等地均为晋商活跃的埠头。

( 1) 兰州。甘肃省会,西北重要商贸城市,为晋商贸迁西北的活动中心之一,在此经商的山西人最盛时达万人之多。近代,在兰州的晋商主要经营皮毛、银钱、茶庄、酱园、行栈、绸布、百货、五金、杂货等行业,并在茶庄、皮毛、银钱等行业一度形成垄断之势。兰州是西北茶叶的贮藏和集散中心,晋商是运茶至西北的主力,曾独立承办甘新茶政。19 世纪60 年代,兰州茶叶贸易均由晋商把持,称为东柜。此外,兰州亦为甘肃重要的皮毛市场,山西、陕西、河北、宁夏等省份商人及洋商纷至沓来,然实力以晋商最强,其次为洋商。1931 年后,随政府对洋商子口半税优惠制度的废除,洋商皮毛业优势顿失,纷纷撤庄,至此,甘肃皮毛市场全由晋商控制。彼时,兰州金融业甚为发达,有票号、钱铺60 余家,每年与上海、苏州等金融中心的收汇款项达数百万两白银,其中多为晋商票号所为。此外,兰州以北与青海接壤的永登县,亦集中多家晋商,县城15 家布匹商号中,以山西商号大顺成实力最强。由于在兰州人数众多,晋商特建三晋会馆以联络乡谊。

( 2) 酒泉。酒泉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马鬃山之间。东接张掖,南接青海,西接新疆,北接蒙古,自古为河西重镇,丝绸之路咽喉要道。近代,随玉门油田的采掘及甘肃皮毛生意的兴盛,酒泉逐渐繁荣。彼时,酒泉城内外大小商店300 余家,且以晋人为多。晋商在酒泉主要从事金融、采矿、皮毛、酱园、茶庄、百货、绸缎、染坊等生意,采矿以及皮毛业为主。晋商在酒泉所开设的规模较大的字号有三义堂、圆义成、万盛永、永泰恒、蔚隆章、三盛源、元兴祥、福泰和、聚义涌、大义昌、二聚合、德聚合、大恒昌、义和成、灵德堂、继美丰、福德隆、晋丰恒、洋子公司、正太公司、恒记有限责任公司等。其中,三义堂为总号设于归化城的皮毛字号; 恒记有限责任公司则垄断了玉门油田的开采权。彼时,经商酒泉的山西人有数千之多,为联络乡谊,特于城北建山西会馆,并购城南、城东两处义地,以葬客死的山西同乡。

( 3) 临夏。临夏,旧称河州,位于甘肃南部黄河上游,西倚青海,南靠甘南藏区,北濒兰州,近代为甘肃西南部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及汉藏贸易枢纽。彼时,临夏城内的山西、陕西商号虽只30 余家,然资本甚大,握商界之牛耳。其中山西商号自立和资本达四五十万两白银; 敬信义资本达五六十万两白银。这些字号大都从事皮毛生意,兼营百货。由于人数众多,晋商亦于此地建会馆以亲乡谊。

除兰州、酒泉、临夏外,甘肃的永登、永昌、张掖等皮毛集中市场亦为山西商人活跃的商埠,永登的天成福、永昌明、德义昌、德运协、天成和; 永昌的西发源、德协成、乾元、庆兴源、西北货栈、裕中; 张掖的锦丰泰、三义成、万泰永、德协成、乾元等字号均为晋商开设的皮毛交易商号,活动范围囊括青海北部及嘉峪关外。

3. 青海。青海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北、东部接甘肃,西北邻新疆,境内西宁、湟源、大通等地为羊毛主要产区。近代,山西、河北、陕西等省商人于青海各地遍设庄行,收购羊毛土产,运输出口。其中,晋商最具实力。

西宁,位于青海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丝绸之路南路与唐蕃古道必经之地,自古为西北交通要道及军事重镇。近代,随青海羊毛的大量产出外运,西宁商业繁盛。城内有多家经营羊毛收购的字号。其中著名商号聚益、福益、福兴、德源、永丰等为晋商所设。1902 年西宁成立商会,推举山西、陕西商帮16 家大字号的经理为会首,至此西宁商业全由晋陕商人掌控。彼时,位于西宁大通县东峡乡衙门庄村北侧的广惠寺衙门街,亦有商号三四十家,( 且) 半为晋人。

4. 宁夏。宁夏地处黄河上游,东邻陕西,西、北连蒙古,南接壤甘肃,为东西交通与贸易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穿其南境而过。近代,宁夏商业亦因晋商贸迁及羊毛的产出与外运而繁荣。所产宁字套毛最负盛誉,适合织造毛毯,出口国际市场。除羊毛外,驼毛、羊绒、羊皮、牛皮、羊肠、甘草、枸杞等亦为宁夏特产。据1932 年的资料显示,宁夏物产年出口金额在200 万元~ 300 万元之间。彼时,来宁夏经商的内地商人为数众多,且多出自汾阳、蒲州、太原、平遥、解州等地,又以汾、蒲两地为最。自1914 年,西北皮毛经包头出口天津以后,宁夏的进出口商务几乎全由晋商垄断。

银川位于宁夏平原中部,东临黄河、西倚贺兰山与蒙古接壤,曾为西夏首都。清末民初,银川商业极盛,城内大小商店共三百二十五家,( 其中) 晋商居十之六。当地最负盛名的羔皮加工业,大抵为山西交城人( 垄断) ,( 而) 宁夏皮商仅能制作粗皮。彼时,晋商开设之祥泰隆为经营出口的最大商号,每年皮毛出口额达百万余元。此外,位于河套平原源头,乌兰布和沙漠东部边缘的磴口县城,为宁夏北部的重要商镇,当地居民中汉人占1 /3,且皆山西之沁州、河曲,陕西之府谷等处前来经商者。

综上,随着晋商贸迁西北,大量西北城市作为经济带的核心逐渐繁荣。

四、晋商掌控近代西北的优势产业皮毛业

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盛产羊毛,据20 世纪30年代的调查,1922 ~ 1933 年经包头转运输出的商品中,皮毛总值为9871 万两,约占输出总值的81%。彼时,中国羊毛的年均总产量为49 万担,其中西北所产约占60%。以甘肃为例,甘肃皮毛出口始于20世纪初,据1936 年的资料统计,甘肃永登、永昌、张掖、酒泉四地的羊毛出口总量为5897 吨。彼时,甘肃全境每年出口羊毛1. 3 万吨、驼毛500 吨、马尾毛30 吨、绵羊皮和山羊皮30 万张、羔羊皮10 万张,牛皮12 万张,此外还有狐、狼、山猫、貂、灰鼠、鼬鼠、豹、家猫、青海狗、狗等皮货,连同药材、猪鬃等商品,出口总值在2000 万元以上。此后,虽受战祸及国际市场、国内形势诸影响,出口有所减少,然出口总值仍达到1400 万~ 1500 万元。再如青海,1934 年,青海羊毛年产量8000 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9. 63%,占西北各省总产量的38. 28%,每年经包头运往天津出口的羊毛约3000 吨。除羊毛之外的其他输出品,如羊皮、牛马皮、驼毛的数量亦很可观,青海每年出口总值约为600 万~ 700 万元。由此可见,皮毛业是近代西北经济带的优势产业。

自1914 年,西北皮毛经包头出口天津以后,晋商于西北地区遍设行庄收购皮毛,再用皮筏子或骆驼运至包头、归绥等地,继而转运天津售予洋行; 随后再由天津购回洋货、布匹销往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北地区。彼时,晋商在西北皮毛市场显现出绝对优势,几乎掌控西北皮毛交易。晋商所设瑞凝霞、步云祥、大德源、德顺成、同盛德、义成昌、德兴旺、义源祥、乾源商行等字号在西北皮毛贸易中实力斐然,资本额在16 万~ 60 万元间不等,其中又以瑞凝霞、步云祥两家最强。随着1920 年京绥铁路集宁段的开通,新泰兴、仁记、平和、聚利等英国洋行始设庄于兰州收购羊毛。晋商在与洋商展开竞争的同时,又积极与之合作。彼时,晋商在兰州、临夏、西宁、贵德、湟源、永登、永昌、张掖、酒泉等地收购皮毛后,利用洋行所持享有子口半税特权的税票,将皮毛或直接转售当地洋行,或运天津售予洋行。1931 年后,随洋商子口半税优惠制度的废除,加上时局不靖,外商纷纷撤庄,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皮毛市场几由晋商控制。

晋商不仅控制西北皮毛产业,甚至在中转城市的皮毛业中,也体现出其强大的实力。西北羊毛水运的东部终端包头,其羊毛收购业始于1838 年晋商开设之公义店。1850 年,包头南海子取代托克托县河口镇而逐渐成为黄河中上游的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皮毛、药材和粮食的集散中心。1923 年平绥铁路延至包头,使包头因为水陆交通之总汇,而成为蒙、甘、新、青、宁夏货物吐出之巨口。光绪年间,包头开办的皮毛业商号有20 多家,其中多家为晋商产业,于1893 年开业的山西字号广恒西店,资本为白银5800 两,伙计30 余人,开业三年即盈利5万多两,雇工扩大到100 余人,很快成为包头皮毛业之首户。

综上所述,晋商对近代西北皮毛业的掌控不仅突出了西北地区的资源特色,更重要的是促进了西北经济带的形成。

五、余论

近代,晋商远赴西北贸易,开启了西北与内地间的商品交流通道,推动了西北城市的发展,掌控了西北地区的优势产业,带动和促进了西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带的初步形成。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一些城市的开埠,英、美、日、俄等外商势力逐渐从天津、汉口、上海、塔城、喀什及乌鲁木齐等地渗透到西北地区,使西北地区与国际市场建立了不同程度的联系。晋商贸迁西北结合中国的开埠,使西北地区的对外经济交流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其市场逐渐由封闭型和内向型转向开放型和外向型,进而改变了西北地区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格局,使之融入了全球经济。

当代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中国与西亚各国形成的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的范围,包括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份,西南的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四省份。山西虽然不在核心区域,但要积极寻找路径,推动优势产业煤炭产业的创新,加快三大煤炭基地及三个千万千瓦级现代大型煤电外送基地的建设,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同时,大力推进文化旅游、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食品医药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从而加速山西非煤产业的产品、技术、人才等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步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国际连锁品牌酒店社交媒体营销行为解析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