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小编:admin

  生态文明的根本宗旨在于尊重与保护生态环境,它是人类文明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种注重长远的发展方式,它强调既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也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它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交融的。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面对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等情形时,要加快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善于抓重点,先解决主要矛盾,再逐个解决次要矛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紧密联合,努力为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选择一条适合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1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利益,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一种长远发展模式,强调制约的相对性,人类可以通过技术发展与资源的有效管理改善制约。

  生态文明指的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之和。它开创了人类发展的新阶段,是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与我们长期倡导的环境保护相比较,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具备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我们不能贸然的将生态文明简化,它是一个多元丰富的概念,其科学内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1发展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前提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因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实行。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在总结各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转变生产与发展模式,坚持良好的发展理念。

  1.2人类生活品质的提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

  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以人为本,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心与最为迫切的问题,做到时刻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现阶段,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抓住这一主要矛盾,创造出适合于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生态环境,使人类不再过度脱离自然环境。

  1.3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

  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民群众只有自主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才会主动改变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故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在全社会大力普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倡导人民群众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亲身践行,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与严峻性。

  1.4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人和人、社会的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倘若人与自然之间不能够和谐相处,那么人与社会以及人之间的相处必定会处于不和谐的状态。只要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人类生产与生活秩序必定会打乱,能源、经济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必定会变得十分尖锐。

  2 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

  我们要正确的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用辩证的观点对它进行分析,我们既要肯定取得的成果,也要发现它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发展。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随之不断恶化。党的十八大重点提出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但是要想完全改善生态环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

  2.1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生态恶化

  近年来,人们将发展的重心放到了单一的经济发展上面,认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才叫做发展,于是GDP的增长成为了发展的唯一指标。往往在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对生态环境会造成致命性的破坏。我国一直以工业大国闻名于世,发达国家将中国视为世界工厂,将高投入、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中国,这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我国粗放型经济模式所带来的后果是空气质量的急剧下降。人们只会一味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而忽略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2.2人口基数大,整体素质偏低,缺少生态文明意识

  在全世界众多人口中,中国人口数量占了比较大的比重,而中国14亿多人口中,农民所占比重较大,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相对较弱,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多数情形下,人们破坏生态环境并不是有意而为,却在无形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伤害,由于人类对自身生产生活的生态效果缺乏认识与了解,一味地认为地球上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从而没有形成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上,一直是以政府为主导,人民群众参与甚少,于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公众便丧失了话语权,只能遵循政府意志,公众的参与意识与表达意识相当薄弱。

  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占全世界的10.48%,却有60%的水泥消耗率,20.3%的能源消耗与48%的钢铁消耗,在我国大多数城市我们都可以见到一种现象,许多楼房建好了,在很快的时间内又被拆毁,然后又进行重修,马路中间的花坛建好了又拆了重修,这种大规模的建房又拆房工程,需要消耗大量的钢筋水泥,水泥的制造有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与煤炭,公众对于资源的错误认识,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2.3资源短缺,浪费严重

  我国作为世界资源大国,资源总体数量较多,但人均资源却相当匮乏,我国森林资源仅为全世界人均水平的14%,水资源为28%,主要矿产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50%,我国资源的分布较为分散,成不均衡的状态,并且资源的浪费现象随处可见,根据统计可知,美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与资源不足中国的1/3,日本不足中国的1/6,发达国家对于钢筋水泥、木材的消耗不足中国1/8,通过比较发现,我国对于能源资源的消耗十分大,其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按照这种方式计算,我国本来就短缺的资源在不久的将来便会枯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受到资源短缺的制约。

  2.4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现象严重

  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断掠取与过度开发利用,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现象越来越突出,数据表示,到目前为止,我国水土流失的面积达到了198万平方公里,每年约有50亿吨的土壤因为水土流失而丢失,环境污染现象也随处可见,生态破坏的范围也逐渐由城市向农村蔓延,其破坏程度也越来越深,工业化所带来的影响是一味盲目的追求经济的增长,对于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却置之不理,环境污染不仅会威胁到公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经济损失,换句话说,用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的经济增长是得不偿失的,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

  3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3.1由征服自然转向尊重自然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不会对自然进行无止境的掠夺,而是将自然环境视为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他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平等与尊重的。工业革命以后,经济飞速发展,人们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开始对自然进行掠夺与开发,对生态环境没有应有的尊重与珍惜,从而造成了生态发展的不平衡。生态文明是一种致力于改善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新文明,它倡导人们在追逐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不再做自然的主宰者,对资源不再一味掠夺,而应该充当生态环境的管家,更好的促进人与自然的融合,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3.2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意识

  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全人类、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人们应该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地投入生态文明建设,培养生态自觉意识,一个人只有意识到某件事情关乎到自身切实利益时,才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努力地参与。其中,从政府方面来说,应该普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建立规范系统化的文明教育体系,大力宣传生态破坏给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带来的危害,让其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3.3倡导绿色消费,节约资源

  绿色消费作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一种方式,应该被大力推广,鼓励在消费的过程中对垃圾进行妥善处理,提倡购买绿色产品,减少随手乱丢垃圾的现象,积极引导人们在追求舒适方便的同时,节约资源,做到可持续消费,这不仅能够满足我们当代人的消费需求,也为我们后一代的消费节约资源,为他们的生存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公众也应该相互监督,对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现象给予严肃批评,政府要及时主动的公开生态环保信息,让公众共同参与,保障他们的知情权与参与权,让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块变无声为有声,并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

  3.4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方式,重视网络整合

  目前,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宣传途径为学校、政府、大众传媒等,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享受着信息时代带来的诸多便利,生态文明建设应该通过大力的宣传使之成为一种潮流,互联网具有高度整合的作用,具有及时性、互动性、整合性等特点,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大众传媒,应使其成为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统计数据显示,到2014年为止,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中国社会已经开启了大规模网络化模式,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传播这一平台,传播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及举措,同时广泛收集公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及建议,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使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其次,生态文明建设不应当只是简单的保护环境,政府可以通过手机微信等平台定期对外发布信息,关注民生,整合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发挥网络宣传的积极作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4 结束语

  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当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观念问题,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做到不仅为当代人谋福利,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成.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到生态文明[J].思想理论研究,2014,(04):38.

  [2]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2013,(24):7.

  [3]彭向刚,向俊杰.中国三种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反思与超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15.

  [4]王慧琴,邹家宏.加强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助推“生态文明建设”[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6):75.

  [5]林昆勇,任春晓.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多重发展维度探析[J].桂海论丛,2014,(30):12.

热点推荐

上一篇: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推进策略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