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死刑制度存废思考

关于死刑制度存废思考

小编:

【摘要】死刑是剥夺人的生命的刑罚,故又称极刑。但是随着人文主义的兴起和人权运动的发展,生命权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尊重,使得死刑的存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废除死刑的呼声也日益高涨,然而对于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由于社会矛盾复杂以及受传统刑罚观念的影响,本文认为,死刑的存在还有其现实必要。

【关键词】死刑废除论,死刑存置论,死刑的命运

死刑是国家为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而实施的一种刑罚,因其是刑罚体系中最为严厉的一种刑罚,所以又被称为极刑或生命刑。

一、死刑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一)死刑的产生 早在自由刑和财产刑应用前,死刑就存在了。关于死刑的起源,除“死刑来自复仇”的说法外,还有“来自战争” 、但是追根溯源,死刑产生的根源,终究还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结果。

(二)死刑的发展。死刑正是在无数次的起伏震荡中向前发展的,虽然有时会剧烈地反复,但是发展的总趋势是很明显的:从世界范围内看,各国死刑的数量不断减少,实际执行的数量大幅下降,执行死刑的方式也更加文明、人道。

二、各国关于死刑存废之争

三、中国关于死刑制度存废的争论

(一)我国死刑废除论学者的观点

我国的香港、澳门也已经废除了死刑。

1、死刑是远古野蛮时代血腥复仇的遗留。“杀人偿命”与“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等原始的同态复仇观念如出一辙。今天的惩罚不在于单纯的肉体痛苦,而是重在灵魂上的教育和改变,这也是文明社会的需要和表现。

2、死刑涉及到对生命权的保护,社会应该为犯罪行为承担必要的代价。犯罪人并不是孤立存在于世间的,对于犯罪人的谴责,除了犯罪人本身以外,还应包括孕育犯罪人的社会和自然环境。

3、死刑错用,无法挽回。中国是一个正在向法治国家迈进的发展中国家,所以法制不够健全,法治观念还不够深入,人民法律意识淡薄,这就容易导致恶性案件频发,有很多人无罪或者罪不该死,却被判处死刑。处于这样的国情,除非有一天不再有冤案错案的发生,方可适当恢复死刑,否则死刑不可不废。

(二)我国死刑保留论学者的观点

1、死刑具有最大的威慑力,起到更好的惩罚犯罪和预防犯罪的目的。刑罚越严厉,有理性的人就越害怕,威吓作用就越大,而且死刑是最严厉的刑罚,所谓“杀一儆百”,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2、死刑可以从根本上制止罪犯再犯罪。如果没有死刑,罪犯被判终身监禁,他还是有可能在监狱中犯罪,如杀人、越狱、殴伤其他囚犯等。只有将其处死,才可以防止他继续犯罪。

3、死刑是重罪犯人应得的报应,是伦理正义的必然要求。死刑可以满足人们的报应观念,满足人们本能的报复心,对那些用残忍手段杀害无辜者的犯罪人,理应受到相同的或相称的处罚,而死刑就是最公平的惩罚。

4、执行死刑比长期监禁那些最危险的死刑犯人更省钱。处决一名死囚,只需要花费一枪、一针的代价,长期监禁则需要支出大量的财政费用,而保留了生命的死刑犯人,在长期监禁中对社会的经济贡献很小。

5、我国目前缺乏废除死刑的物质条件并且不具有废除死刑的人文思想基础。

四、中国废除死刑的道路选择

中国可不可以废除死刑?从长远来看,废除死刑是我国刑法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目前来看,我国在物质和精神上尚不具备废除死刑的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我国社会物质生产水平和国民生活水平总体较低,人的物质生产潜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因而人的生命价值相对较低,群众对于他人生命的尊重程度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将严重犯罪者处以死刑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2、 在我国,人权意识尚未得到充分发展,自由的价值在人的总价值中的地位不高。若以无期徒刑作为最高刑种则不足以威慑那些试图严重犯罪者。

3、刑罚报应观念在国民心理结构中根深蒂固,杀人偿命的思想十分浓厚,冒然废除死刑则会刺激国民脆弱的心理平衡并将引发社会不稳。

当然,现阶段我国不具备废除死刑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主动追求这些条件的实现和以后也不具备废除死刑的条件。

参考文献:

[2]杨世云、窦希琨著:《比较监狱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热点推荐

上一篇:如何营造良好的班风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