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高职教育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团队建设

浅析高职教育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团队建设

小编:

"

[论文摘要]近十几年来,在国家和社会的鼎力支持下,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作为我国高职教育新的发展形式,其优势和特色是不可替代的,但在当前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少问题。为此,有必要在中外合作办学团队建设方面做一些改进,如正确选择国外合作院校、设计与落实好人才培养计划、增强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充分利用合作资源,力争达到“国际化”、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习天地等。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 办学团队 建设

近十几年来,在国家和社会的鼎力支持以及中外企业的积极捐资助学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办学模式到全方位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在当前这一社会经济结构大转型的新时期,高职教育正以其特殊的育人及办学模式,在新型工业化建设、城乡劳动力转移以及社会紧缺型人才培养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在国际上,很少有国家使用这一专业术语,即使有也与我们所阐释的含义不尽相同。“高等职业教育”其实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两个概念的复合。从总体上看,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应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大部分。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由于起步较晚,我国高职教育在办学模式探索、专业学科建设以及日常运营管理等许多方面,与西方先进的“职业教育”还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模式设置与社会及市场相脱节,导致学生所学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第二,生源数量下滑且质量较差,这与我国众多大学的扩招政策以及传统观念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都息息相关。第三,教师数量不足且素质有待提高。当前,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中缺乏对职业教育教师的专门培养制度,使得许多高职教师直接取自大学本科毕业生,而由于大学扩招导致学生素质下降又反过来作用于高职教育,进而产生了“恶性循环”。第四,专业设置不合理,学习实训场地不足,使得学生无法学到市场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第五,学生就业困难,这一现象是所有上述原因所导致的恶果。

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上的许多先进技术、管理模式以及高素质人才都慢慢被引进来。与此同时,在与国外逐步扩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我们也学到许多宝贵经验并把这些经验运用到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实际当中。而高职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与创新。近些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以及众多中外企业的捐资合作下,各地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中外办学的新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几种主要的办学模式: 2.平行式办学模式。平行式办学模式是指学校同时采用中外双方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体系当中,双方均承认对方所开设的课程及所授学分;学生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就可得到双方共同授予的毕业证书。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以及家庭情况,选修国内外课程且可出国留学。

3.自由式办学模式。自由式办学模式是一种中外双方在教学资源、经验交流和学生实训学习上互通有无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下,中外双方均可聘请对方的优秀教师来己方学校讲学授课,或者派遣己方老师到对方学校进修;此外,双方学生还可到到对方学校进行学习或实习实训。这一模式可在运作成本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中外双方的教育教学优势,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教育产出的最大化。

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经过了十几年的努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无论是从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学科专业规划和实训管理及质量来看,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高职教育的中外办学模式也还存在许多不足。

1.办学主体不明。虽然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体制和管理机制都在不断发展完善,但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办学宗旨、软硬件水平和教学教学质量存在着较大偏见,以及对本科文凭尤其是国外本科文凭的迫切渴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在与国外相关高校进行联合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偏离了“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职业人才”的发展方向。

2.办学模式的运作困难。上文所提到的“3+0”型办学模式是当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在联合办学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模式,这主要是由于其为期三年的学习和实训都在国内完成,从而避免了高昂的出国费用。但如此一来,学生仅能通过学校设置的仿西式教学课程来学习知识技能,而丧失了亲身体验国外先进教学水平和高质量实训的机会,从而导致了学生出现“不中不洋”的知识结构体系和与国际相脱节的技能水平。

<> 而对于“2+1”型的办学模式而言,其在实际操作层面上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两点:第一,高额的出国留学费用。以到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德国留学一年为例,若包括先期在国内的语言学习考试和出国手续审批等费用,在慕尼黑等大城市就读一年需要至少10万元人民币,而在弗赖堡等小城市一年也需要近8万元人民币。第二,语言能力不达标。这是限制高职高专学生出国的一大“拦路虎”。众所周知,由于我国特殊的高等教育招生体系和对职业教育长期存在的社会偏见,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质量普遍较差,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外语的掌握程度尤为低下,而出国留学对语言要求又很高。这使得许多即使具备较强专业技能并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学生也很难出国深造。 "

3.合作办学模式运作成本较高。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是高职教育领域中的一种新型的跨国教育模式。其跨国教育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外师资队伍的交流,这通常包括直接聘请外国教师和派遣国内教师出国进修;第二,课程和教材引进,这主要包括学科专业建设的经验交流和西方优秀教材的引进编译。第三,学生的外语能力培训,这不仅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有较高要求,同时对本就不好的生源来说更是挑战,而这也是实际运作中最困难的一部分。

这三部分的建设是整个中外合作办学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每一部分的建设都是一项不小的开支。例如,在上海聘请一位全职外教每月需2万元人民币,派遣一名教师出国学习每年至少需要8万元人民币,组织学生出国实训每人每年至少需要6万元人民币,这些都不是小数目。此外,购买具有国外知识产权的原版教材并组织人员编译改写更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

四、办学团队的建设思路

1.正确选择国外合作院校。合作院校的综合实力是合作办学成败的关键,尤其是教育质量的高低。在选择国外合作院校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主观原因而选择,应该联系自身的办学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选择。既不能一味地追求合作方的知名度,也不能饥不择食,随意与办学质量不高的国外院校合作。正确地选择合适的国外合作院校是确保中外合作办学成功的重要保障,如何对国外院校进行评估与论证又是其中的关键。首先可以通过国外院校的官方网站对其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教学方法、师资队伍以及创新实践等方面进行了解与对比,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寻找合作双方的契合点,重要的是必须分析清楚合作方的优劣势以及自身可以吸收借鉴的地方,达到合作办学的目的,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2.设计与落实好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计划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关键部分,不仅是双方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教学方法与教学计划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更是双方合作办学的优势资源的体现。这些都可以从双方的每个专业特色与优势中得以体现。人才培养计划可以说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总体规划,通过精心设计人才培养计划,结合自身情况,借鉴合作方的成功经验,制订合适的教学计划并真正落实,达到双方办学、教学优势的真正融合,对培养怎样的人才、怎么样培养人才有准确的定位。

3.增强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全球化社会,如何才能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激励的竞争中具有自己的优势,这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最终目的。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必然会引进一定的国外原版教材、教学方法以及师资力量,这便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国际化环境,学生可以利用与外国交流的机会,学习了解更多的国际文化、国际条例以及世界各国的价值观念等。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了解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办事特色,学习其优点,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要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起点,重视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4.充分利用合作资源,力争达到“国际化”。中外合作办学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资源丰富性,可以通过资源的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学质量。高职院校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扩大合作的内涵,不断加深各方面的交流,通过教材、师资、学生等各方面的交流,真正达到合作办学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开阔视野的机会,例如海外实习、国外就业等。充分利用好合作资源,真正从办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办学条件等各方面有所进步,培养出更为全面的新世纪人才。

5.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习天地。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要面对就业问题。高职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开阔了教学的视野,扩宽了学生的知识,为学生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也应积极与各种企业合作。高职院校所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实训让学生更加了解社会的需求并感受到社会激烈的竞争;同时也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平台,将学生领出课堂,把课本中的知识真正的转化到应用之中,成为具有真正实力的技能型人才。

热点推荐

上一篇:深化地理教改,创新教学设计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