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

小编:

"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教育改革;评估体系

论文摘要: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但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分析就业导向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在就业导向下的发展思路:完善教育评估体系,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就业指导等。

一、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就业乃民生之本。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必须突出其鲜明的特色和针对性。与传统学科模式的高等教育不同,就业导向应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航灯”。“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

(一)从世界范围看,职业技术教育实质是就业教育

另外,随着世界范围科学技术革命的深人发展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崛起,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位置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将技术与职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普及到所有人,使得各国教育部门与劳工部门打破固有的界限,教育与培训日渐融合,职业教育与就业的通道日益通畅。

(二)就业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

社会需要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力量源泉。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与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更要突出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要强调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零距离”服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二十余年来的经验表明,走向市场,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终身教育观念的指引下,培养高素质的未来劳动者,提高在职劳动者的素质,为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创造必要条件,降低失业率,对于稳定社会生活秩序,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地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三)就业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方向

高等教育在大众化阶段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1、以就业为导向,有利于准确把握学校的发展观和质量观。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一要明确办学方向,二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三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空间。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都能办出一流的教育。一流的教育最根本的标准应该是能培养出国家建设需要和受社会欢迎的人才。如果高职学生大都以“专升本”为目标,高职的发展方向都以办普通本科教育为定位,国家就没必要再办高等职业教育。

2、以就业为导向,有利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与市场脱节,闭门造车,不管学生出路。只有当毕业生就业问题十分严峻的时候,学校才会主动去适应市场,了解市场对人才类型和规格的需求,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增强社会认可度。

3、以就业为导向,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制度改革。随着与企业的紧密结合,学校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就需要对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强化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创业者,为社会开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在评估体系、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培养模式、师资建设、就业指导等方面锐意改革,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适应社会和学生的需要,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一)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评估体系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由规模扩张走向以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为主要任务的发展阶段,因此,完善质量评估和监督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衡量一所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和教学质量应以就业为导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

1、学生就业率,包括当年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两项。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出口畅,进口才会旺,学校才能持续稳定发展。对口就业率指学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职业之间的对口率,对口率越高,表明学校的专业设置同社会需求之间的对应度越高,学校的综合办学效益越高。

2、就业质量,包括满意率和就业发展情况两项。满意率包括学生特别是历届毕业生对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满意程度,也包括社会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成果的满意程度。就业发展情况包括学生起点工资、职业稳定率、职位晋升率,数字越高就表明学校培养的学生职业技能水平越高,发展潜力越大,竞争力越强,也表明学校办学水平越高。

(二)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

(三)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学科型的,没有形成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高职的课程也只是大学课程的简化压缩版,并没有紧密联系学生将来的职业特点来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要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宽基础。“宽基础”是指依据“大类招生,通识教育”的方法,所设课程内容不是针对某一职业,而是针对相关职业岗位和职业群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户教学内容不仅要“必须、够用、实用”,即满足当前某一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还要重视其前瞻性,即未来某一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为继续学习打基础,着眼于专业技术训练,着眼于转岗能力和关键能力培养。既不能片面追求学科和知识的广博,也不能片面追求单一职业技能的精深。而是要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职业技术的能力和就业后适应不同职业要求的能力。

2、活模块。“活模块”是指为适应职业群所设计的知识和技能,以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职业资格为导向,通过综合化,冲破学科体系完整性的约束,充分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应用环境三者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直接指向职业能力的提高。每一个教学项目的内容又可以构成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一个模块教学内容的筛选和组织,又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训练的综合,以工作过程的实际为依据,体现现实性和先进性,增强灵活性和适应性,着眼于从业能力的强化,并通过“多取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而学生选择模块的多少、内容可以不同,学习的时间也可自由选择,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它既考虑到学生的就业实际,又兼顾其终身发展的需要。

4、人本位。“人本位”是指以完善学生个体人格,提高学生个体素质为目标的课程内容结构模式。注重文理学科的渗透,着重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致力于人格的完善。

“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由职业人向社会人发展,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做人和做事并重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今天高职学生不仅要有宽广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健康的职业人格、自主创业的意识、终身发展的能力,这是高职课程设置的目标。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所言:"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最开放的人”

(四)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极强的职业定向性,即明显地体现了直接为产品生产和社会服务的特征。它着眼于为企业和部门培养第一线应用型高级职业人才,其毕业生不应是“毛坯品”,而应是“半成品”甚至是“成品型”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出能“即插即用”的高级职业人才。

1、整合社会资源,产学合作办学。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离不开产业、企业的需求导向,而产业、企业具有巨大可利用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目前,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人有限,要办好教育,需要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参与。学校必须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在专业的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改、教学的实施、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把社会积淀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充分吸收到高等职业教育中。企业可以介人到高职教育的办学过程,参与新专业设置论证、教学计划开发、课程开发、毕业设计与论文指导等环节,同时把毕业实习、岗前训练、就业培训等结合起来进行,提高毕业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进人职业环境,适应技术要求,安心岗位工作;学校主动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企业发展活动,协助企业完成营造“学习型企业”的任务。要尽可能地做到校企双方资源的有效共享。

2、推行“双证书制”,提高就业竞争力

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就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双证书(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培养制度,从而增强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既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应该与劳动部门、人事部门以及其他行业部门配合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参加制定证书标准,并与教学计划有机结合,用证书推动培养模式的改革,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培训机会,定期组织职业技能培训,使其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促进就业。

3、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就业水平

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形成初步创业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使他们无论是应聘就业还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都能泰然处之、游刃有余,干出一番事业。学生创业能力是其基本素质的综合反映,也是学校教育质量的一种体现。创业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就业意识,使之有眼光、有胆识、有能力、有社会责任感,做好创业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其次要着力进行创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要寓创业教育于专业教学之中,为学生打好创业知识基础;再次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锻炼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在实践体验中磨练创业意志、培养创业能力、得到创业技能训练。

(五)以就业为导向,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要培养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但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弱,整体素质低,难以承担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充实和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

1、立足培养本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工作实践,实行操作技能证书制度,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环节教学能力。

2、改善结构,专兼结合,从企业引进一批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积极聘请企业中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到高校来任教,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在教师任职标准和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等方面单独制定适合“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规章制度,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六)强化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

高职院校应采取积极对策,成立就业指导中心,强化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具体措施是:

1、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从新生人校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就业知识的教育,指导学生对自己进行专业定位,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引导学生更新就业观念,了解就业形势,提高求职能力。

2、学校主动与用人单位加强沟通,通过举办人才市场等措施畅通就业渠道。

3、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深人相关企业定向实训,让学校了解企业,让企业了解学生。帮助毕业生调整自身定位,找准自己就业的社会定位,扩大就业范围。

4、定期到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进行走访调查,通过信息反馈改进学校的就业指导。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家具店开业方案 家具活动方案(通用8篇) 2023年整治体罚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整治心得体会(精选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