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高职院校项目课程实施管理机制探析

关于高职院校项目课程实施管理机制探析

小编:

"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与之配套的管理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实施了课程改革,并在改革过程中摸索出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项目课程;管理机制

当前,各高职院校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特别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不断成熟,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目标培养的项目课程开发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实现了“教学做”合一,使学生在仿真职场氛围中将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2007年,我院顺应时代要求,启动了项目课程改革,并在改革实施过程中不断摸索管理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效。

传统学科教育体系下的教学管理

课程内容设置偏重知识 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职升格或从大学分离、合并而成,课程内容设置只是简单地压缩本科内容,限于对概念、原理等系统知识的传授,注重知识的条理性、系统性,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少;加之教师对课程的认识缺乏源头性的研究和探讨,对所教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很少有深入的研究,很难对课程进行系统设计。课堂教学以“填鸭式”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不能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吸收理解的情况,更谈不上师生互动。

课程实施两点式教学 传统学科体系下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重理论、轻实践,排课采用理论与实践分开的方式,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进行,理论课程大多安排在普通教室或多媒体教室里,学生先学习理论,然后在实验室对教师的推理进行验证,所以排课管理也相对简单,习惯性地以两节为时间单位完成一个学习单元,课程内容安排以章节区分,或以某一个概念的学习为单元。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单一 多年来,高等教育对学生的评价基本上采用期末一卷定成绩的方式,或者平时成绩占有一定比例,但平时成绩只是根据考勤情况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而定,而且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虽然掌握了高深的理论,却毕业后到工作单位以后,面对工作却不知从何下手。

项目课程改革对教学管理机制的要求

高职项目课程是以通过对工作体系的系统化分析所获得的工作项目为单位设置课程,并组织课程内容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强调课程内容要结合具体的实际项目进行,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因此,在课程内容选择、组织形式、考核方式、对任课教师的资格要求及教学设备方面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课程内容组织要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强调以能力培养为主,培养适应社会、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课程内容的取舍要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训场所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学习场所应由普通教室改为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理念的实训室 高职院校要实现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要求有“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建设有高职特色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的真实工作情境、文化氛围,模拟仿真职业氛围、生产和管理的模式,按照生产的工作流程设置课程内容,使教室与生产车间合二为一,专业实训室既是教室,也是生产车间或业务工作室;学生同时也是企业员工,在实训过程中体现做中学、学中做,以此提高技能训练质量。

课程考核方式要全面评价,充分体现学生技能掌握的水平 课程考核改革要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着眼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要把“重视考核学生实际能力”、“全面考核”、“过程考核”等先进理念融入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中,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改变“期末一卷定成绩”的做法,通过增强考核的自主性、过程性、实践性,实现课程考核方式的根本改变,充分发挥考核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教育作用、引导作用和导向作用,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及创造性。 "

项目课程实施体系下的管理实践

反馈式日常教学管理体系 所谓教学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在某种管理思想指导或影响下,通过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机构,对教学活动进行安排并加以规范,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和使用,以保证教学活动健康有序地展开以及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下,对课程从排课、组织教学,到期末考核、成绩登录、课程总结实行一线式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到底如何,不能及时得到反馈、监督和评价,往往是课程结束了才进行总结反馈,没有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2007年,我院启动了项目课程改革,尝试反馈式管理模式:开课前进行说课活动,要求每位教师说课,每门课程被说,通过集体听说课和评价,对课程改革到位情况进行论证,及时反馈项目课程开发情况;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组织专家进课堂,并以立项的形式,对项目课程开发进行把脉,在教学内容检查过程中,着重看项目课程的实施环节与说课的内容是否相符,是否实现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培养目标,有没有将考核过程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渗透考核内容,这样可实现逐级、逐层反馈。为了充分发挥考核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学校推出《进一步推进课程考核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注重考核过程化、评价动态化、形式灵活化、内容全面化以及考官多样化,并组织专家组根据每门课程的设计方案,从学期初跟踪课程考核的实施全过程,要求使成绩评定贯穿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以真实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过程考核中每个项目的考核要有明确的评分标准;最终的评定结果要将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合理分配两者的比例;考核内容中技能考核、知识考核与素质考核要相结合,技能考核是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知识掌握是培养学生后续发展潜力的关键,因此,考核内容要合理掌握,要建立理论知识点考题库,引导“考驾照式”考核方式,还要特别强调职业素质教育必须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对于“订单班”、“2+1班”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应采取校内教师考核结果与学生的企业员工身份考核结果相结合的方式;考核的形式灵活多样,有技能操作、方案设计、调研报告等,这样形成了一套比较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系。

强有力的保障体系 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驱动、以项目为载体、“教学做”一体化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现代高职教育要求融入企业文化元素,对接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将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培训与工作经历相结合,要有职场氛围,有真实的工作环境体验,因此,必须改造原有的传统教学环境和校园形态。我校近三年来不断加大投入进行一体化教室改造,建立了多个仿真的专业实训室,如仓储与配送实训室、客房、餐饮实训室等,同时,建立了校中厂,如引进九龙物流公司,建立了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教学做”合一实训基地,充分保障了课程改革的需要。与此同时,教师也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了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保障。我校还推出校园模拟公司的平台,每一位学生可以公司员工的身份进行学习与工作交替的真实体验,营造了做中学、学中做的真实氛围。项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必须是实践专家,具有丰富的行业企业实践经历,课程的教学必须由具备“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完成。为了进一步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引入企业兼职教师充实团队结构,我校先后出台多个文件,如提出实施“三百工程”,明确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完善了教师下企业机制和校外兼职教师管理方法。通过走出去,每年派出100名专业课教师和实践指导课教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两个月以上,基础课教师利用假期带领学生到企业和社会上进行社会实践、材料调研、参观考察;同时,各专业将企业能手请到学校里指导,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教材编写及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近年来,通过“2+1班”、“订单班”,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半年以上,将课程也带入企业、公司,由师傅传授技艺,典型的如“工作室”、“九龙物流班”、“宋城班”等培养模式。校外师傅团队的加入,改变了传统教学以知识体系为主的授课方式,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 项目课程改革作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内容、新形式,在课程内容编排上颠覆了以往学科体系下的知识框架结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与技能培训式的教学有所区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有度,因此,考核过程中除了技能考核外,还应有一定的知识目标要求。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析从经济学视角看高等职业教育资源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