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论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主动性研究

浅论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主动性研究

小编:

"

论文摘要:将高职教育纳入企业发展规划,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装备、人才等优质资源,渗透企业文化教育,可以使企业获得相应效益,从而发挥企业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主动性。提出企业应加强与高职院校的深度合作,培养具有个性化企业特征人才,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论文关键词:企业;参与;主动性;高职人才培养

高职人才培养必须立足长远,确立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参与机制,让企业不断更新现代观念,不断转变工作作风,面向就业市场,树立服务意识。充分调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内部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市场化的人才需求推动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明确企业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战略地位,寻求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利益共同点,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推动高职人才培养持续健康发展。

一、企业全程参与办学,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科学分析企业的发展战略及职业教育需求,寻求企业的利益切入点,通过企业全程参与高职教育,将高职院校发展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全过程。增强企业主动服务意识,在制订企业发展规划过程中,将企业发展规划与高职学院发展战略的总体规划紧密结合,充分考虑企业长期经济利益的需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法和措施。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同步发展,达到双赢,使企业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真正依托,推动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依托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专家参与融入高职学院内部治理,共同研究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企业委派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为学生授课,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方面发挥企业专家的指导作用,使毕业的学生适应就业需要,实现零距离上岗,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展实践教学,降低学院办学成本。

江阴新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办学成功案例,根据生产基地自身对外承接业务需求,对内培养方案全部依照企业技术要求和岗位特点进行。参照基地现场科研设备设置电气控制等课程的职业技能训练模块和机电技能调试训练模块,教学模式依据企业现场环境构建,编写企业现场电气控制实训项目教材组织教学。一方面,企业主动参与到学院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使学院的专业建设与企业和社会需求同步发展。企业不断向学校提供与时更新的教学设备,不断缩短课堂教学和企业生产一线距离,实现企业化的岗位培养途径。另一方面,企业参与学院教学大纲修订和培养方案的制订,结合企业实际主动探索工学结合途径,根据企业需求将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和拓展。

通过企业直接参与高职教育办学,依靠企业的资源优势,将企业职业岗位特点融入专业和课程建设,增强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培养直接为企业所用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

二、企业参与项目教学,利用平台获得效益

依托企业参与办学的优势,充分利用企业技术、装备、人才等优质资源,将相应企业技术人员的开发成果和企业大量的技术资料(特别是企业的重大科研项目)充实到教学内容,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效益,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

企业参与项目教学是指依据企业具体的科研或生产项目,以项目为教学合作基础调整相关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制订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性教学体系。具体项目内容由校企双方商定,通过项目合作过程来完成和实现人才培养工作,其优点在于:校企双方根据项目需要,互派人员交叉到对方任教或培训,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及项目所需的物质条件,学校为企业培训学员,企业为学生就业提供方便,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的机制,以项目为载体和纽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企业利用高职院校的软硬件资源平台,将学校作为企业新技术的研发地,建立开放性、多功能的区域性技术服务平台,为区域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提供各类在职培训及人力资源保障。教学过程中将企业的前沿技术、新工艺写入教案引进课堂,将课堂设置在生产现场,教学内容利用企业现场实例,形成“专业+项目”、“专业+车间”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途径,展现独特人才培养优势。

企业充分利用高职院校预就业平台,让企业获得间接经济效益。预就业是指用人单位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及人才培养规划,选拔二年级优秀学生作为自己的人才储备与培养对象。通过与学生签订预备就业协议,明确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综合素质,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实施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毕业前,根据岗位需求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践期间企业付给学生适当的劳动报酬。

三、企业参与教学评估,培养企业特征人才

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人才培养评估是一个系统。在整个系统中评估主体是核心,评估主体包括企业在内的多元结构,在选择企业时要注重企业的经历、文化氛围。一方面,恰当选择评估者。确定的评估者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了解评估标准,熟悉被评估者情况。评估时评估表上只有评估对象的类别编码,计分时用每类评估主体的平均评分乘以各类评估主体的权重。另一方面,分配恰当的评价者权重。由于不同的评估者对被评估者的情况了解不同以及评估的重要性不同,要对不同的评估者赋予不同的权重。毕业生跟踪调查研究显示,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最有发言权的是用人企业,企业的体会最深刻,意见最有针对性,权重因此也最高。

国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培养企业特征人才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该公司是以动漫策划创作、运营为主的股份制企业。通过整合人才、政策优势和江阴的地缘经济优势,依托院校的智力、技术支持,公司将产品建立在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创意、设计、多媒体、影视制作、工业制造及新型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平台上,在不断推出市场反响良好产品的同时更有力地推动了江阴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培养个性化企业特征人才。教学工作重点放在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上,考核的重点是强调学生应该能做什么,既是责任也是职能,必须获得企业大力支持。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通过紧密的“校企合作”方式,即通过根据企业的核心技术设置主要专业,在企业核心技术生产现场建立“校企共管”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一支由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等方式,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培养“量身定做”的人才。这些人才进入企业后处于承上启下的骨干层面,成为企业核心技术的承载群体,成为企业最庞大最具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实现了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基本目标,坚定了企业自身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义务与作用。 "

四、企业参与资源竞争,渗透企业文化教育

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对于提高生产力和员工素质具有导向、凝聚、协调、规范、鼓励的功能。企业文化无形地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为企业培养能够实现文化对接的未来人才,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渗透入教学,长期浸润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学院与海澜集团联合办学模式展现了渗透企业文化特色的成功案例。海澜集团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高档男装生产基地之一,不仅致力于用高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服装产业,而且是中国服装业唯一通过国家科技部和中科院“双高”认证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该企业三大优势资源,深度融合顶岗实践,通过渗透企业文化创新校企合作发展新思路。根据双方培养方案,按照海澜的标准模式和规格,根据海澜的生产工艺技术特点,通过联合培养的方式为海澜集团长期输送合格的实用性人才。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育教学计划,制订高职教育培训规划和职业技术标准,编写职业教育和培训教材,学院全面负责海澜班的教学管理工作。集团根据教学需求,为学员提供实习高端装备,安排学生进行实践训练,选派高端技术人员参与辅助教学活动,把企业的生产一线代替学校的教学一线,从而确保学生的实习实训效果。“不断否定自己,永远追求卓越”是海澜的企业精神,创新是海澜的企业灵魂。从粗纺起家、精纺发家、服装当家,再到如今的一业为主、多元发展,海澜发展的每一步都闪耀着创新、超越的光芒等企业文化精髓,具有丰富的内涵。海澜倡导“工作并快乐着”的理念,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构建员工自身发展的平台,让他们在海澜实现自己的梦想。坚持将这些企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使校园文化充满了企业文化的特征,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企业的文化完全对接。

五、企业参与后期保障,建立校企互动机制

政府和职业院校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是明确的,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创设了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要使企业持续参与职业教育并稳步高质地开展下去,关键是激发企业自身的职业教育需求和主体意识。科学的利益激励机制对于驱动企业的内在动力意义重大。反向的激励通过外在监督、政策、法规、经济和行政压力使企业形成很强的自我约束,从而在满足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服务职业教育。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载体,应切实了解企业的具体需要,研究并解决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在互利基础上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互动合作保障机制是明确学校和企业双方权责,规范双方合作行为,从契约约束和组织机构建设上对合作进行监控、协调。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构建信息互通和校企协作网络平台。信息互通制度即规定学校与企业之间必须进行定期的沟通与交流,以互通市场信息、就业信息、用人信息、技术创新信息、人才结构信息等。校企协作网络平台即是企业与学校间开展交流的信息技术系统,它以网站为媒介,由学校与企业共同认定的部门或机构进行管理,实时地公布行业、企业、学校的重要改革与发展信息。发挥政府在校企互动合作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功能和优势,进行人才、信息、设施等资源的合理交流与整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和高职教育持续稳定发展。

六、结束语

实践表明:企业要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主动出击,服务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学院共同制订合作计划,用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引领学院,保障校企合作办学长期稳定开展,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和员工的持续学习能力。校企双方把握好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和持续合作的激励点,把企业的优质资源为高职教育所用,发挥企业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主动性,充分履行企业参与教育的职能,培养具有现代“班组长”潜质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级技能型人才和复合型技术应用人才。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析道德自由及其对大学道德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