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探究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探究

小编:

"

[论文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研究滞后于学习理论的发展。加强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研究对促进高职教育自身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十分重要。学习质量评价要坚持多元化和过程性,基于共同构建、全面参与和全面发展理念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包含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过程四个方面。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习质量 评价体系

一、高职生学习质量评价的现状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以质量内涵发展为主的新阶段,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对教学成效的评价,但对高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研究重视不够,对“学”的结果以各种各样测试结果为主的评价方法还普遍存在。这种标准化的考试简便易行,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评价的公平、公正,但强调分数等级表现的同时,夸大了分数的价值功能,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客观考核,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习过程的考核。高等职业教育在数量上的迅猛发展并不能掩盖相关各方对其教育质量的不满和失望。社会发展的趋势表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和市场需求相关联,与职业标准相联系。因此应该逐步改变高职教育沿袭传统教学评价的现状,关注学生发展的真实需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高职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并不完善,尚未建立一套适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评价体系。从深层次上来看,这是对高职教育的人才观和培养目标理解不透彻。高职院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定位决定了不能把知识的拥有量作为质量标准,而应当注重学生是否通过学习掌握了与专业相应任职岗位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应当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重视学生素质的考查,学习最终要落实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高职院校在素质教育方面的重点应当是两个:一是与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民素质;二是与所学专业任职岗位要求相适应的职业素质。

二、研究学习质量评价的意义

在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有必要建立一套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推进高职教育从规模发展转向质量内涵发展,从重视“教”的教学效果质量监控延伸到关注“学”的学习质量评价研究,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不可回避的课题。

调研结果表明,重塑学习质量评价观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通过学习质量评价研究,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学习质量观和评价观,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学习结果是从学生阶段性学习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如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及时介入评价手段,给学生提供包括改进、计划、调节、约束、指引、激励和促进方面的学习支持,从非智力因素方面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由整齐划一的学习向个性化学习转变,由偏重知识学习向注重能力学习转变,真正起到以评促学、以评导学的作用。

学习质量可以说是人才质量的内核,关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能否成为人才主要看其学习质量的高低。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内在因素来自学生本身。学习质量评价研究要通过开展符合职业教育特点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研究,来了解评价从哪些方面着手能够起到促进学生主体发展或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提高作用;了解怎样评价才最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改进作用,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学习质量监控体系和学习质量评价保证体系,为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依据、夯实基础。

三、学习质量评价的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学习质量评价标准应基于对高职教育性质和任务的再认识。一是要树立教育的服务观,重视教育“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打破要求客观上有差别的学生被动适应统一教育计划的教育模式。二是要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只要是社会需要的就可以成为人才。人才不是用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能对不同条件的人以同一个标准培养。三是要树立职业教育的质量观,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口较宽,这就决定了无法要求学生有较为整齐划一的“高水平”,应当允许学生间的差异。既要强调要有质量标准,又要强调应当建立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的质量标准。多样化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的内核,与之对应的就是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标准,为不同的学习结果提供不同的学习质量评价标准,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要突出学生的发展过程,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这就决定了落实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要坚持评价的全面和全过程,即多元性和过程性成为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

四、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1.评价内容全面化。学习质量评价是一个确定学习效果是否达到教育目标所形成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学习质量评价涉及两个根本问题,即评价什么和怎样评价。评价内容全面化是当前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基地,其学习质量评价必须从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入手,依据多元智能理论,重视学生的其他潜能和特质的发展。针对职业教育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特点,从多个角度、方面、特质评价学生。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注重共通能力的评价。理论知识的评价,要着重评价对基础性、专业性及关联性知识的学习理解运用能力,坚持理论知识学习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服务的原则;专业技能的评价,主要评价实践技能,注重项目或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共通能力的评价要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等现代职业人的基本素质纳入评价指标。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变化过程,关注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在动机、兴趣、情感、信念、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发展评价。 "

2.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涉及谁来评的问题。对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教学环境而言,学习质量的评价过程不仅要评价时空多维化,评价类型综合化,评价方法、手段和工具多样化,更要评价主体多元化。从中观层面,评价主体不仅包括学校、企业,还包括学生家长评价、社会权威部门评价(如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和第三方的教育数据咨询公司(如麦可思公司)等。从微观层面,评价主体不仅包括教师,还包括学生自己和学生相互间的评价,力求将评价引向合理的轨道,引向促进高职教育宗旨得以实现的境域。一是要做到全程评价, 不仅重视结果,还要重视过程;二是要做到全面评价,不仅重视知识掌握,还要重视能力与发展,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3.评价指标系统化。高职学生学习质量三维(微观、中观、宏观层次)评价指标的建构是十分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重构微观维度的学习质量多元化评价指标可采用因素分解法,即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将高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逐级进行分解,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可确定为评价指标。首先,学生自身素质既是学习过程中自身已存在的影响学习质量的内在因素,又是影响高职学生学习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其次,学习结果是从阶段性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形成过程,可反映学生的动态认知历程与认知能力。再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最终要落在学习效果上。因此,学生学习质量评价要素至少要包括学生自身素质、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三个一级指标。学生自身素质评价指标包括学习基础(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目标)3个二级指标。学习过程质量评价指标包括阶段性学习目标的检测、平时学习任务(课堂回答问题、作业、主题研讨、作品、项目、实验、实训)完成质量、自主学习效果检测以及改进措施4个二级指标。学习效果评价指标包括知识掌握、技能掌握、能力发展和素质提升4个二级指标。二级评价指标可依据组成要素继续分解为三级评价指标等。每一个指标要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课程类型(纯理论课、理论+实践课、纯实践课)、不同职业岗位需要的程度设计相应的权重。

4.评价过程动态化。建立全方位的学习质量评价监控体系,能准确、快速地反映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情况,是保证施教主体对受教主体进行全程跟踪、指导、监控的前提。要根据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加以充实、调整,使之成为具有自适应性的动态系统。从中观层面讲,主管部门要成立负责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与教育培训无直接联系的第三方的专门机构(如行业协会),或委托第三方的教育数据咨询公司进行质量评价。从微观层面讲,学校要明确教务处、教育督导部门、二级教学单位和教师在学生学习质量评价过程中的职责与分工,通过教学检查、各级听课、学生信息员收集反馈学习信息、教师评学、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学习质量监控机制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全方位的监控,构建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学习质量评价监控体系。

此外,还要为学生学习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完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评价的教育资源,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有效管理,建立完备的学习质量评价保证体系。教师要将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变为掌握知识、技能的“指导”,利用动态评价过程帮助学生确立自主学习的观念及信心,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一门社会需要的专门技能,包括与之相关的知识,取得某一相应岗位任职资格证书,具备就业的能力,具备提高终身学习的必要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正经历着从大规模高速扩张到速度放缓,再到提高其教育质量的质变过程。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主要问题不在满足“量的增长”,而在于如何实现育人目标,确保目标的“含金量”,即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构建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目标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与方法对于探索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确保职业教育发展增长的可持续性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为重要。

热点推荐

上一篇:简论“商业展示设计”项目课程建设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