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高职“校行”文化融合研究

试析高职“校行”文化融合研究

小编:

"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应加强学校文化与行业文化的渗透和融合。文章以纺织高职院校为例,在分析“校行”文化融合主要内涵、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针对纺织行业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校行”文化融合的途径,即在校园精神培育上、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上、校本教材编写上、学生品质塑造上、校园环境建设上体现“校行”文化融合。

[论文关键词]高职 校行 文化融合 研究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肩负着面向相关行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如何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融入行业元素,加强“校行”文化渗透和融合,是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校行”文化融合的内涵、可行性和必要性

高职院校文化即高职院校组织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得到师生员工普遍认同的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行业文化是指一个行业在人类文化、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背景中逐步形成的与本行业相关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品牌效应的综合体现,是由本行业的各企业及相关利益群体共同形成的文化。一个行业一旦形成某种文化,就会成为行业员工共同的理念,进而成为行业特色,如德国制造行业的精密文化、法国服务行业的时尚文化等。高职“校行”文化融合,就是要把独具特色的行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文化之中,创设一种新的教育情境,对学生实施全面的职业素养教育,从而培养适应行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1.高职“校行”文化融合的可行性。行业文化凝聚着行业的价值观,在同行业中具有公共性,在行业发展中具有引领性。我国高职教育“依托行业、服务行业”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具有行业性文化特征,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理应反映行业企业的生产环境、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校行”文化都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凝聚作用,两者融合有利于传承优秀文化,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2.高职“校行”文化融合的必要性。高职院校文化与行业文化在建设主体、建设目标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高职院校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做人的文化,其目的是培养人才,因此,社会效益是其最大的目标;而行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是一种做事的文化,其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就必须实现“校行”文化融合。

二、高职“校行”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

1.高职“校行”文化融合有利于深化职业教育内涵。高职院校是学生步入社会实现就业的“训练场”,理应让学生尽早地了解、感悟自己将要从事的行业文化特点,增强文化认同感。这既是高职院校适应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满足行业人才需求”育人目标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不仅要追求作为教育机构应具有的文化品位和价值取向,更要适应社会需要,融入行业发展。“校行”文化融合,必将为培养不可替代的技能型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2.高职“校行”文化融合有利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部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努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应该在行业文化氛围中学习和锻炼,提高对行业企业的适应能力,加强“校行”合作是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融入行业文化,有助于深化“校行”合作,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培养行业需要的人才。

3.高职“校行”文化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指出,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改革传统的“读书学校”。高职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校期间了解相关行业的知识,对行业文化有所领悟,完成由校园文化环境向行业文化氛围的平稳过渡,实现从“学校学生”到“行业员工”角色的顺利转变,毕业后很快适应现代行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自然融入现代行业文化的环境氛围,成为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现代行业优秀建设者。

三、纺织行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2009年国务院专门下发《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把纺织工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极大提振了行业与企业发展的信心,有力推动了中国纺织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由“产量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迈进。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纺织行业已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

1.创新文化。创新是纺织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纺织业在历史上经历过两次飞跃,第一次是以缫丝、纺纱、织造等手工机器为特点的手工机械化;第二次是以动力机器为特点的大工业化。当前,纺织业正处于第三次飞跃的前夕,可谓推陈出新,五彩缤纷。纺织行业文化的核心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创新。没有,要追求有;好,要追求更好。现代纺织行业追求的就是更精密、更细致,产业特征日益明显,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质量文化。纺织工业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产业,也是一个永恒的产业、发展的产业、充满竞争的产业。质量是行业的生命,质量文化是纺织行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高品质是纺织企业追求的,也是消费大众想要得到的。近年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推介的重点企业,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重视质量,讲究品味。

3.品牌文化。我国是纺织大国,但不是纺织强国。纺织业是集技术、艺术于一体的传统产业,这就决定它注重科技、追求完美的发展趋势。品牌是文化的载体,建设有影响力和渗透力的品牌文化已成为纺织服装企业专注的追求。目前,纺织工业已拥有数百个“中国名牌”产品,越来越多的企业从贴牌加工发展到创建自主品牌,全行业已把提高设计水平和品牌价值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目标。

4.奉献文化。纺织行业是艰苦的行业,需要千千万万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纺织技术人员。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的光辉历程,涌现了像郝建秀、赵梦桃、杨富珍、孙洪敏等一大批纺织劳模,他们视岗位为舞台,视工作为享受,视付出为快乐,以自己的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充分体现了纺织行业与时俱进、奋力开拓、甘于奉献的时代风貌。"

四、植根于纺织行业文化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途径

1.在校园精神培育上体现“校行”文化融合。高职校园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文化传统、办学理念、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的集中体现。高职院校在校园精神文化培育、提炼和形成过程中,应当借鉴和吸纳优秀行业的精神文化,把行业企业所崇尚的创新意识、质量意识、服务理念以及创业敬业精神渗透到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核心理念中去,从而使学校精神与行业精神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如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努力挖掘纺织行业文化资源,加强与行业文化的衔接,针对学院地处盐城革命老区、服务纺织行业的客观实际,经过公开征集、广泛研讨,全院师生员工达成共识:学院精神和盐城革命老区精神及纺织行业精神一脉相承,集中体现为“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始终秉承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忠实不欺、力求精进”的校训和“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职教思想,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学院事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

2.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上体现“校行”文化融合。高职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建立“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学校+公司”“2+1”等人才培养模式,将富有行业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在教学各个环节上,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牢固树立“与区域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的指导思想,与行业协会、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共同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形成校企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如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创新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纺织行业协会及企业实行教学、科研、生产等方面优势资源的集成与整合,在办学方向、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师资培养、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断感受、熟悉和认同真实岗位要求和行业文化。

3.在校本教材编写上体现“校行”文化融合。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材内容大多涉及专业系统理论知识的编写,关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材内容大多倾向于泛化的人文知识,对于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要精简教材内容,并有意识地将行业文化有关内容渗透到教材中,将企业真实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融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多采用案例教学、仿真训练、现场教学等方法和手段,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可组织编写相关行业文化的实用教材,选择行业发展的历史、现状或前景预测,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人物介绍,行业的重大庆典活动,行业重要的礼仪习俗等相关内容。如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紧紧抓住获准建立宁波数字图书馆的机会,让传统文化搭上了数字快车。师生们只要登录数字图书馆,由本校老师编撰的《红帮裁缝研究》《服装折纸打样法》《红帮服装史》《中国服饰变革史论》等反映百年红帮的历史与现状的人文精神系列丛书就跃然眼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融合纺织行业文化与多年办学实践,编写出版了校园文化系列丛书,包括《常州纺院精神》《谁持彩练舞翩翩》《学子风采》,有力推动了学校文化建设。

4.在学生品质塑造上体现“校行”文化融合。高职院校要借鉴行业及企业管理制度,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培养学生符合行业要求的行为规范。在学生管理模式上不能只偏重于对学生进行书斋式的“硬管理”,必须注意汲取优秀行业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强化诸如诚信、守纪、敬业、团结等与行业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要深入开展行业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邀请行业专家来校开讲座、举办行业文化专题宣传、开展行业知识竞赛、举行向行业劳模学习、组织观看优秀行业纪录片等,让广大学生深入了解纺织行业发展的历史渊源、纺织行业发展中的精英人物、纺织行业的发展模式以及规范标准等,从而感受行业的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如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以打造“时尚纺院”为目标,结合纺织行业文化特点,研究制定校园文化精品建设实施办法,着力挖掘职业规划大赛、纺织专业技能大赛、纺织高峰论坛等优势项目,努力打造有特色、有品位、有内涵的校园文化精品,为行业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中注重融入纺织行业文化,着力培养为人诚实、专业扎实、工作踏实、生活朴实、心态平实的“五实”特质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5.在校园环境建设上体现“校行”文化融合。高职院校校园建设不能简单因袭普通高校的建设模式,而要努力克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职业性”教育环境的缺失,有机融入行业文化元素。要从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入手,创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积极引进行业企业力量,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实训与生产一体化、教学与技术研发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加强职业环境的布置和氛围的渲染,努力使学生接触与以后实际工作岗位相似的职业环境和氛围。要吸收行业元素,精心设计校园建筑布局和人文景观,优化育人环境。如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在建设物质层次的校园文化时处处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展现出明显的纺织行业文化色彩,在主入口两侧精心设计了两组“纺织典籍”“纺织先贤”“纺织工艺”的石雕景墙,生动展示了东西方纺织业辉煌的发展历程;在校园东南方向建设“金轮园”,以人文景观为主,滴水穿石,游园形态;在校园西北方向建设“银梭园”,以自然景观为主,小桥流水,绿岛形态,使行业文化与学校文化有机融合、生动呈现。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论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隐性课程教育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