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以情入境,以问导思——我所认为的好语文课

以情入境,以问导思——我所认为的好语文课

小编:

" 当前,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好的语文课应当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应当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学生地位,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即强调语文学习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尊重,以一定的参与度为标准,就广度而言,要看是不是绝大多数(或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就深度而言,要看学生是被动、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要看理解程度、学习质量是否得到提升。但这种主体地位的尊重,不是片面地强调学生的课堂地位,把课堂上的一切都交给学生,甚至断言:以讲为主的课绝对不是好课。其实,“讲”本身没什么错,关键是“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绝不能不分具体情况将所有的“讲”与“满堂灌”混为一谈。所以,我认为教师根据不同的文章,采取不同的教法,只要让学生有所得,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根据不同课型和学生的特点及认知规律,构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样的课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多样的交流与合作,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这样的课就是好课。当然,一堂好课首先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中能力得到发展。

第一, 创设情境,给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

课堂气氛、学生情绪、教师感染力三者的和谐统一,是教学手段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多年来我倡导“情境教学法”,营造了学生乐学、爱学、温馨愉快的课堂气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的情感影响,以情引情;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导情。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爱,从而产生一种满意,喜爱的情感。

“入境动情”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视为教学“定调”,能一下子抓住学生,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我在上《我与地坛》的第一节时,先读了报上的几条消息:“天津一个16岁的花季少女和母亲拌了几句嘴,一时想不开,吞服60多片晕车药自杀。广州一个9岁男孩儿,午后玩玩具,妈妈批评几句,竟上吊自杀。上海一个16岁少年,和母亲发生争执,一气之下从6楼跳了下去。”然后组织学生学习这一节内容。学生在这一节课上,对“珍爱生命”有了更形象的认识,对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在上第二节时,针对学生对老师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先给学生讲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讲父母对自己的呵护、理解与支持,然后再要求学生也讲他们与父母的故事,讲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发言踊跃,有的甚至含着眼泪讲述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故事。在此基础上,我再组织学生学习《我与地坛》。这样,师生就在一种人文情怀中一起自然地学习课文的语言,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达到教师、学生、课文的和谐统一。这里没有枯燥的知识传授,没有苍白的架空分析,学生这时已不再是单纯地学习语言文字知识,而是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审美的教育,受到人文情怀的熏陶,切实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这种情感的共鸣,又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访胜,采撷珠宝,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第二, 设置主问,给学生充分思维的空间。

主问题是教学中有质量的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这一问题设计的着眼点之一是整体

阅读,深化理解。往往体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教学中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

这里所说的整体阅读,不是指让学生读课文并大致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而是让学生

围绕着一个或者几个“话题”对课文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这就要求给学生一个“抓手”,让学生在这个“抓手”的导引下得到真正深刻的阅读体会。在这方面,“主问题”可以说有着绝对的优势。比如,《祝福》教学主问题: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研读课文,证明这种看法。“祥林嫂——没有春天的女人”,这是一条多么生动多么富有吸引力的阅读线索,同学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反复认真地咀嚼课文,理解词句,梳理脉络,终于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到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①丽春之日,丈夫夭折——她是在春天没有丈夫的;②孟春之日,被迫再嫁——她是在新年才过时被婆婆抓走的;③暮春之日,痛失爱子——“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④迎春之日,一命归天——消逝在祝福的鞭炮声中。大家理解到,冷酷的社会没有给祥林嫂以温暖的春天;作者突出祥林嫂没有春天的悲剧,其中蕴含了一定的象征意义,从而更加深刻地剖析了封建社会的反动本质。

于是,“没有春天的女人”这条“线”,“串”起了人物、情节、内容、形式、语言等等课文内容的“珠”,也“串”起了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又如,《荷塘月色》这篇优美的散文可以从作者行踪、作者感情变化、作者对景物的描写这三种角度分层划段吗?还有没有另外的分层划段的角度呢?《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人说,这一课中的情感张力,紧紧依托在课文的句式表达之上,你能证明或否定这一说法吗?

很明显,要探究或者回答上述问题,就得研读全文。像这样能够牵动对全篇文章阅读或

牵动文章主体部分阅读的问题或者说提问,既使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得以明确,又充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使教学过程显得“形散而神不散”。

第三, 课堂上有学生“问”的声音。

要提高教学实效,首先必须发展学生,只有发展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力,才有真正意义上

的课堂实效。创新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大多数伟大的发现都应该归功于问“为什么”,而一切伟大的智慧都在于逢事能问出个“为什么”。语文课上有时我们太习惯学生回答老师设计的问题,而学生却很少能去主动地询问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我们说,能积极主动地回答上老师的问题,固然是高明的学生,但能创建性地提出高水平的问题更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而且,只有教材认真读了,文本仔细分析了,内容深入思考了,才能提出比较有意义的问题。我们说,提不出问题的学生是没有思考的学生和没有学习实效的学生,实际上我们是以鼓励提问题的方式,来带动对课文的深入探讨来增强课堂效果。而且,有时学生的奇思妙想也总能在另一层面、另一角度启发老师。比如学生提出来:为什么不是“不尽长江滚滚去”为什么不是“渌水荡漾猿啼清”。充分体现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自主式学习的优秀品质。另外,在教《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有一个学生就提出来了“弱小的郑国为什么连续两次击败强大的秦国的进击,保存了实力?”的问题,而且他能够从战略上、从军事上、从外交关系上进行对比分析,使老师刮目相看。我们不知道每节课上,学生会“冒”出什么经典的思想来,想到什么“异”样的地方去,我们的学生就是这么可爱,就是这么富有创见。我们教师要尽其所能的为他们构建一个展示才情的平台。

语文课上,把问的权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使老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思想的砥砺与碰撞,有情感的体悟与交流,有美感的激发与生成,学生有想要表现的欲望和空间。

第四, 课堂里有学生研究的声音。

能提出问题固然重要,能科学、合理而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才能。

我们说,能解决问题的课堂必然是一个思维高度运转的课堂,必然是效率倍出的课堂。作为老师,我们不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是致力于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第三册第二单元诗歌教学为例。在这一单元的的教学中,我们先把诗歌鉴赏的表达方式、修辞、表现手法以教学案例的形式给学生展示出来。然后再给学生讲解、分析,总结一定的规律,给出一些鉴赏的方法。比如,诗词鉴赏要注意考查的四个角度:一是思想内容的赏析,二是具体形象的分析,三是表现手法的理析,四是语言特点的评析。这样,学生带着内容开始学习,之后,我们再举具体的诗篇来解读具体的问题。如,什么是直抒胸臆,什么是间接抒情,什么是融情于景,什么是借景抒情,什么是以景显情,什么是托物言志,让学生从理论高度上认识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有了方法,学生以方法为武器去解决问题。然后,我们布置学生自行鉴赏诗六首、词七首。并且要求学生以出题人的高度,自我命题,自我解决问题。有的学生问老师“错了怎么办”,我回答“错了再做,直到熟能生巧”。以此,我们既巩固了前一阶段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又锻炼了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在进行鉴赏方法例析的时候,虽然用了三节课,六首诗又用了三节课,但对于一般的山水诗、写景诗,学生则均已能进行初步的鉴赏。因此,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是高的,效果是好的。

我们知道,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

需要呵护,需要正确引导,尤其需要帮助,需要学法指导。而我们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如果能从发展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引发思考,会思考的外部环境,并为其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一点切实的帮助,学生那一点潜在的能力将得到初步形成。课堂实效也一定会大大提高。

当然,一堂好课,还是让学生有所积累,有所收获,有所发展的课。好的语文课应当让学生受益,它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他们对世界的感觉、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一堂好的语文课最终应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纬目标的有机整合。

热点推荐

上一篇:数字化视唱练耳教学研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